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并且近几天,他发现此人貌似还有点“耳背”,有时候交待一件事,那货总得打破砂锅问到底折腾个几遍,才弄个似懂非懂的,也不知道这毛病是故意装出来的,还是原发性的。

昨天他和徐陈伟闲聊时说:“张坤延这个兵,简直是癞到家了。”

可人家听了后,反而把他怼得哑口无言:“老梁你带我们那批兵也好,带去年的那些人也罢,遇到不听话的、毛病多又刺头的,我可从来没有听说你嫌弃的这个,又嫌弃那个的。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你在新兵二班时,说过这么两句话,‘新兵连里没有不行的新兵,只有不行的班长。’”

这特么是我说过的话吗?我怎么没有任何印象!梁荆宜本来是打算寻求安慰和理解的,现在倒好,自个把真实想法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徒弟面前,反而被徒弟给打击到了。

不过,事后仔细想想,徐陈伟说得也没错,火车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嘛!

作为班长怎么能嫌弃班里的新兵呢!

新兵从地方来到部队,他就是白纸一张,对于他如何迈好军旅生涯的第一步,全凭班长的教育引导和感化。

再说了,五班的新兵素质不行,旁人多半会说是他这个班长没教好,班长没能力,谁又会说是新兵本人的错嘛!

这么一通检讨下来,轮到幡然醒悟的梁荆宜开始自责不已了。

昨晚躺在床上想了很多,他觉得以后要改变观念,对张坤延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以武会友,以拳脚赢得尊重。对于连长交待的杨科明退回原籍这个事呢,为了保险起见,他连续两晚上把人家喊到篮球场上聊天。

聊了些什么话题呢?

聊理想聊人生,聊家长里短的那些破事,聊各自的家乡有什么好吃的特产,聊彼此有没有喜欢的女孩子......

畅聊到飞起的杨科明还以为这是班长格外垂青他呢!

其实,人家是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稳住和掌控他的情绪。

只是他压根儿都想不到,自个会在几天后,和部队挥手说“再见”的。

马上就是元旦节了,这是新兵们在部队里过的第一个节日,连队这边还是很重视的。

排长凌建科已经提前放话出来:元旦节当天,会给所有二排的新兵们照相,单人的和集体的都有。

这可是新兵蛋子们期盼已久的事情。

能在杨科明离开之前,照几张全班合影当作留念,也不枉大家在部队里相识一场。想到这些,梁荆宜心中不免生出一些感伤来。

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连队加餐。

在被充足的油水暖了一阵肠胃后,五班宿舍的氛围活跃得不行。

和往年带兵的套路一样,梁荆宜带着俩新兵去营部的军人服务社采购了一些零食和饮料回来。

这是新兵蛋子们步入军营后过的第一个节日,仪式感很重要,更何况杨科明与班里的战友分别在即,全班在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天,就只当是给他践行了。

元旦节上午,排长凌建科兑现照相的承诺,并且他中午就急吼吼地把照好的胶卷,亲自骑上连队给养三轮车送去了镇上的照相馆洗了个“加急”。

洗“加急”的话,照相馆收费要比正常的冲洗费贵上十块钱,但是次日上午十点之前,那冲洗好的相片,就可以拿到手了。

之所以要洗“加急”的原因很简单,他是担心相片洗的时间久了,等拿到手的时候,杨科明已离开了部队。

虽然与这个新兵接触的时间不长,但相聚一场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凌建科不想让任何人带着遗憾离开。

今年新兵的服装发放得比任何一年都要早,九九式的新式迷彩服在开训的第三天就全部发放到位了,所以新兵们照相穿的都是一水的新式迷彩服,看上去那是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的。

遥想当年,梁荆宜他们那批新兵蛋子们,可是连续把冬季作训服穿了一个多月才发的迷彩服,这么一对比下来,现在的新兵可比以前那是幸福多了。

上午十一点,通讯员靳臣楠送了四封信到五班,收到信的人分别是梁荆宜、曾火东、张坤延和杨科明。

老规矩不变,收信人完成五十个俯卧撑之后,才能把信从班长手里拿走。

曾火东和杨科明麻溜地做完俯卧撑领了信,但张坤延瞅了那信封上的字迹后,决绝地一摆头说:“班长,信我不要了,你看着怎么处理吧!”

“怎么啦,你连家信也不要啦!”梁荆宜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调侃道,“你不敢要这封信,该不会是担心这是女朋友写来的分手信吧?”

其实他是故意这么说的,看那信封上字迹和落款的地址,就知道是张坤延家人写来的。

“班长,他哪里是不要信,他是不想做那五十个俯卧撑。”平时有些鬼灵精怪的黄军灵接过话茬。

“就你话多!”张坤延伸手佯装要一巴掌拍过去。

“坤哥,哦,不对,家门啊,要不这样,五十个俯卧撑我承包了,你把信让给我,行吗?反正来了半个月,我也没有收到信。况且你看我这臃肿不堪的身材,也迫切需要做五十个俯卧撑来燃烧点卡路里。”上回取笑人家张坤延“神经”的张森林嘴巴又开始不老实了。

“滚!”张坤延朝黄张俩人怒目而视两秒后,随即趴在地板上摆好了姿势,深呼一口气,屈臂接身体下沉,开始“吭哧吭哧”地做起了俯卧撑。

梁荆宜的信是余舒雅写来的,虽说也是五张纸的量,但里面有两张是画的彩图。

在信中得知,因为大表哥考上了山东大学后,母亲没能亲自到场祝贺,心里一直有些愧疚。

所以,她上个月月初请了七天假,陪着母亲去了趟贵州印江的大舅家,当作是弥补缺憾,了却母亲的一桩心愿。

虽说火车上就耗去了三天,但在剩下的四天时间里,她和母亲被热情的大舅全家给捧上了天。

她在信中说:这是土家族的母亲远嫁湖北二十多年后,第三次回到故乡。

故人难忘,故土难离。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里的青山绿水和一草一木,都有着母亲对自己少女时代的最美好回忆。

有一天上午,她俩路过刀坝乡中学时,难掩内心激动的母亲扔下她,独自跑去学校的大门口,轻抚着那被大红色油漆漆过的校门,手舞足蹈一脸自豪地对拍马赶到的她说:姑娘啊,当年这个铁门,我可是亲手刷过好几回油漆的!

这还是印象中,那个只会干农活和洗衣做饭照顾全家吃喝拉撒的中年妇女吗?此情此景,她觉得母亲仿佛重返了那早已逝去的“学生时代”。

在大舅家做客的日子里,除了一天三顿餐餐喝上二两正宗的茅台酒暖暖胃,吃上土家族特产的黄糕粑和苕粉填饱肚子外,她还告诉梁荆宜,大舅抽空带着她们母女俩去了两处好地方。

一处好地方是“梵净山”,这座道教名山位于印江、江口和松桃三县的交界处。

那彩图之一画的两个错落有致且无缝对接的大石头,就是梵净山上最有名的“蘑菇石”。

炮兵连》小说在线阅读_第4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火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炮兵连第4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