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门外响起了“报告”声,他在说“请进”的同时,抬头一瞧,见是侦察班的王威国,脸上立马掠过一丝丝疑惑的表情。

也是的,在一般情况下,专业集训队的人在没有得到连队统一的通知下,节假日那是极少私自回连队的。这新兵蛋子单枪匹马回来,莫非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向连队汇报?

两秒后,他脸上迅速恢复到正常神态。

问了才知道,这新兵蛋子哪里是向他汇报什么重要的事情,人家是专程回连队取信的。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通讯手段简单匮乏且有限,虽说不至于远距离的交流沟通靠吼,近距离的安全保障靠狗,但收到一封信后,自个内心的喜悦之情,无疑可以媲美如今中了一张三千块钱的小彩票。

当然了,广交笔友的那种人除外。

信是姚江生喊文书张鹏永送到连部的。

指导员嘛,脑瓜子里面始终装着“如何把握连队战士的思想脉膊”这么一个思考,所以面对这个难得的机会,他肯定是要利用一下的。

年轻人有虚荣心,那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王威国接过的那封挂号信信封很大不说,且厚厚的,提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这摆明了里面是有“私货”。

果不其然,拆开来里面是一本二零零一年四月份刚出版的《读者》,翻开书,浓浓的油墨香味扑鼻而来......

“这是什么?汇款单!”姚江生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张比巴掌略小的纸张,那纸张上目测有打印的蓝色字体,“二十一块,不错啊小伙子,你靠文字赚钱了。”

“成功了成功了,我成功了,我的文字被收录到《读者》书里了。”确认这不是“退稿信”的王威国兴奋地张开双臂,正准备给对面的姚江生一个大大的拥抱,突然他的动作又停止了,应该是意识到了自己的瞬间失态。

“祝贺你!”姚江生把刚刚从地上捡起的汇款单递了过去。

参加过“京城五十周年大阅兵”的人,什么大阵仗和大场面没见过。

接过了汇款单,王威国紧紧握住姚江生的右手,用力地摇了又摇,仿佛这个“款”是指导员汇给他的。

他俩可以说都是搞文字工作的人,只不过一个按部就班的被条条框框桎梏住了大脑,限制住了发挥;而另外一个则是可以天马行空不受约束,由着自己的性子和爱好,随意堆砌和组合文字。

他俩也可以说是文字的“搬运工”,姚江生的“搬运”,那是日常的工作,是本份;而王威国的“搬运”,有可能一举成名声名鹊起,也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在一个不算灿烂的烟花放过之后,就归于长久地沉寂。

写文的人都清楚地知道,要想始终竞走在文学这条路上,你必须放下一切私心杂念,做个默默无闻的“苦行僧”。

在接受了一通指导员思想上的洗礼和灵魂上的拷问后,王威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出了连部。

他得去向新兵班长报喜,元旦节寄信当天,他和梁荆宜有个私下约定:如果投稿给《读者》的文章被发表录用的话,有稿费了,他是要请客的。

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口钉,他得说话算话呀!

梁荆宜没让他请客,才二十一块钱,能请什么客嘛,两瓶可乐,两袋花生瓜子,也就所剩无几了。

再说王威国本身在新兵连期间,那都是节俭得要死要活的,让他请客,梁荆宜是万万不会的。

元旦那次,不过是俩人之间开的一个玩笑罢了。

心意领了,其它的就算了吧!

王威国则是当着梁荆宜的面,继续放出“缩小版”的豪言。

以前在新兵连时,这货放“卫星”说,要成为一名军旅畅销书作家,现在他改成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报道员,就像连队副指导员刘河爱一样,凭着一支笔,仅仅在炮兵团四年的时间里,就整两个金灿灿的三等功挂在了胸前。

梁荆宜一边对他的豪言表示夸赞,一边捎带着问他的专业学得怎么样了?

谁知说起专业,这货马上就像被霜打过的茄子一样蔫而吧叽的,原因无它,侦察专业他不感兴趣,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他都是“应付式”的,所以成绩有点“拉胯”,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说,侦察班四个同年兵,陈德俊、王章燃、朱辉志和他,其中陈德俊和他学的是侦察,王章燃和朱辉志学的是计算,他是四个人里面最不受班长郭中华待见的。

这其中有个人性格和作风养成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也是因为他的训练态度不端正。

这货在临去集训队时,还和梁荆宜说:我想调到炮排当个简单的炮手。

“少尼么的自甘坠落!”梁荆宜气得一脚踹在他的屁股墩子上。

等这货走了看不到人影了,梁荆宜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事找他帮忙呢!

可惜的是,为时已晚。

一天后,梁荆宜“自吹自擂式”的事迹报告交到了连部,指导员姚江生笑纳后,也没提出什么宝贵意见,仿佛他很满意似的;

三天后,在团俱乐部召开表彰大会,团领导对“十佳思想工作骨干”进行了颁奖。

而事迹报告嘛,就这样在雄壮的进行曲中不了了之了。

经此一事,梁荆宜算是深有感触: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领导一句话”吧!

近一周时间除了专业训练之外,连队就是以搞后勤生产为主了。

这都是因为去年营里在菜地走廊两侧种植了佛手瓜,且长势和收成喜人,因而在师里出了名,不仅引来了其它兄弟单位领导的观摩学习,还在年底不出意外地捧回了师后勤部颁发的“后勤生产先进单位”。

于是,今年师后勤部领导又有了新的要求:炮兵团榴炮一营的菜地,要继续搞点特色出来,六月五日将由后勤部牵头,再次组织其它兄弟单位的领导过来观摩学习。

领导之所以提出这么个“新要求”,自然是有他们的考量:一个是充分的信任,去年的佛手瓜让他们眼前一亮,这可以说是部队进驻zz以来,师里后勤生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另一个是寄予了厚望,在去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之上,他们希望一营再推阵出新,引领菜地的“时尚新潮流”。

毕竟像这样的“后勤生产先进单位”不可能“年年岁岁花相似”,单一的以种植佛手瓜为主打牌吧!

再说了,经过去年的观摩学习,其它兄弟单位也有样学样,回去后把佛手瓜种植那是搞得风生水起,大有赶超一营之势。

“一营全体官兵要把师后勤部领导的指示牢记于心,并用实际行动捍卫属于我们的荣耀。”副营长陶炼在全营干部和骨干会上说得那是振振有词。

他这么说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想方设法也得保住咱们一营“后勤生产先进单位”的这个金字招牌。

副营长的职责有两大块:一是炮排的训练,二是后勤生产。

去年年底的那个“后勤生产先进单位”也是靠他一拍脑门,突然间灵光乍现鼓捣出来的。虽然有阴差阳错误打误撞的成份,但也不可否认,他对此所作出的努力。

炮兵连》小说在线阅读_第3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火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炮兵连第3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