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无论周围的一切弄得你有多么烦忙,答应我:你一定要好好地照顾自己。

老梁,好久也没有收到你的来信了,我想你最近一定很忙,没有时间给我写信。

放心,我不会怪你的,只愿你一切都好,别让我为我担心。

老梁,每当我打开抽屉,拿出你的相片,看看照片中的你,给我一种感觉,你很憨厚、正派、老实且又不失机警和帅气。

我觉得能做你的红颜知己,那是我的幸运。

人生难得一份真爱,如果得到了,就不要轻易放手,我时常这样跟自己讲。

这次我表姐结婚,正值荆州举行龙舟赛,我特意在金凤广场为你照了几张单人相,准备有时间了一起寄给你。

结果相片让我不小心给弄毁了,不过还好,我是有底片的,等我这两天拿去洗了就快点寄给你。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相片这个事,你可千万别猴急哟!

老梁,你可知道有的时候,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是多么的累,这当然不仅仅指的是生理上的,而且还包括在每个人心理上的。

我觉得苦累对于人类而言,并不值得可怕,并且耐力还可以通过时间和实践去磨练出来。

但一个人的心,有时候究竟在想什么,却是那样的深不可测抑或是不堪一击。

人啊,真是一个奇怪的物种!

我觉得作为人能够投胎遇到你,真是一件值得开心和甜蜜的事情,嘻......笑脸一个,你会不会觉得我这个人很迷信?

老梁,我这次可抽不出太多时间给你写那么长的信了。

写长一点不要紧,又得花上半个多月的时间,可是我又急着把信寄给你。

所以,也只有这样只言片语,请你原谅。

祝你:一切都好!

余舒雅

二零零一年五月十二日晚六点十二分

呵呵,还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看到这个位置,梁荆宜那是忍不住诡笑着来回读了好几遍。

至于为什么会诡笑,作为荷尔蒙旺盛的男人,大家都懂的。

这次回信,梁荆宜把上个月参加教学法验收的那段“黑暗时光”,毫不掩饰地全部向余舒雅汇报了。

指导员姚江生不是说,要把自己在部队里的喜怒哀乐全部分享给女朋友嘛,他这个老实疙瘩那是完全做到了。

并且,他经常拿出来温故而知新的第一封信,人家余舒雅在信里面所写的内容和姚江生所说的,那简直是有点不谋而合嘛!

她是这么写的:在我身边生活的不同的人,组成我舒雅生活的圈子。这些形形色色的人,让生活在圈子里的我,是既欢喜又忧愁,他(她)们让我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的,在他(她)们的面前,我可以无拘无束地放飞自我。

按照目前的这个发展趋势,我绝对应该是她“圈子”里那个最重要的人!梁荆宜的自信心瞬间爆棚。

等写完寄走了这封信后,他对余舒雅的第十封来信,那又是充满了无限的等待和期望,因为他想从余舒雅那里得到某些“特殊的指引”。

梁荆宜被连队推荐到团里参加“十佳思想工作骨干”的评选,结果他走了“狗屎运”,被眼光独到的领导和评委们给慧眼识珠般选上了。

从天而降的荣誉,让他受宠若惊。

和去年打完演习回来被评为“xx五号演习十佳义务兵”一样,他觉得自己有些德不配位。

团政治处要求连队给当事人交上一份字数不少于一千五百字的“事迹报告”,并特别指出这批被选上的“十佳思想骨干”,大概率会作为先进典型,在团俱乐部给全团官兵作报告和宣讲。

关于那份事迹报告,指导员姚江生把梁荆宜喊到连部,让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考,这算是太相信我的个人实力,还是另有其它的原因呢?梁荆宜琢磨着。

要知道以前但凡连队需要应付上级的文字材料,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文书或是干部们操刀的。

毕竟这两类人,属于是专业玩笔杆子的,他们处理起文字来,那是妥妥的有感觉。记得九八年年尾至九九年年初的那段时间,全团去闽粤交界处参加“hg军用光缆施工”,三师兄蒋古日因为当着团长的面,跳水排除故障给力,被团里记三等功一次的事迹报告,虽说是像“压担子“一样甩给了梁荆宜操刀,但后面还不是由排长钭星宇又加工润色了的。

可指导员让他写自己,这不是自吹自擂嘛!想一想就令人挺难为情的,但领导既然开口说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服从命令。

受领这个任务写到一半后,他想啊,要是王威国没有出去参加专业集训就好了,这样的话,自己不就可以让王威国代劳了。

不说让这小子全部代劳嘛,最起码加加工,或者是润个色什么的,总还是可以的吧!

仅过了一天,瞌睡遇到枕头的事,它居然还真的发生了。

这天是星期日,部队法定的休息时间,在火箭炮营侦察集训队的王威国是上午九点回的连队。

集训队周日休息那是全天,而连队的周日休息才只有半天而已,因为连队下午还得安排时间搞生产和修整那条任你修来修去,仍然没完没了的环团公路。

今天王威国之所以独自一个人回来,那是因为他昨天下午接到了文书张鹏永的电话。

张鹏永在电话里告诉他:有一封从甘肃兰州寄过来的挂号信是他的,并且那信封上注明的落款单位有点“吓人”,是大名鼎鼎的“读者杂志社”。

“读者杂志社”这可是中国当时纸质刊物里面,处于最顶级、最畅销的金字塔塔尖级别的单位。

当张鹏永告诉他是“读者杂志社”寄过来的信时,这货心里那叫一个激动。

虽然暂时还不能确定是不是“退稿信”,但这个时候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他一心只往好的方面想。

他在电话里不停地说着“感谢班长”之类的话,人家张鹏永在收下一大串的“感谢”后,笑嘻嘻地扔给他两个字老乡。

他顿时领悟过来了,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自己来封信都能第一时间接到连队文书亲自打来的电话,如果不是因为有老乡这么一层特殊的关系,换作是别的新兵蛋子,谁才会管你是那路神仙寄来的信呢!

既然回到连队了,自然得去连部报个到,证明自己曾经来过,这也算是战士必须要做到的礼节礼貌。

连长姜子军去了三楼副连长朱金陵的宿舍下象棋,那副象棋还是前任副连长余辉斯留下来的。

部队的干部们总是带头用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来诠释着什么叫做“勤俭节约”,什么叫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两方面传承。

而指导员姚江生伏在办公桌上,正埋头奋笔疾书写着什么。

作为指导员,他每天都得完成一定数量的文字材料,仅是纪录本,就有两三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类型嘛,也就预示着必须用不同的文风写。

这也是他晚晚加班到深夜的一个原因所在,这种情况也是基层连队的一个“通病”。上级领导一直在强调要给基层连队“减负”,但口号喊得震天响,这个“负”啊,却一直减不下来。

炮兵连》小说在线阅读_第38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火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炮兵连第38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