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宿舍里随即响起笑声一片。

菜地走廊各单位种的佛手瓜苗,已经开始牵藤往架子上爬了。

六班的木瓜树又抽出了嫩枝,最能体现班里成绩的粪坑,那是捡得满满的,看得出来,在自己探家的这段时间里,班副张明黎把后勤生产这块抓得不错。

搞完生产,六班成一路往上走。

“光军,器械有没有经常操练操练,单杠三练习会不会了?”快到器械场了,走在中间的梁荆宜扭头问殿后的李光军。

这小子在新兵连期间,就是排里有名的怕苦怕累的典型,分到炮六班后,在梁荆宜的强压之下,算是略有改观。

这不探家一趟二十天才回来嘛,梁荆宜想看看在李光军的身上,会不会有奇迹发生?至于他为什么会问单杠三练习,而不是双杠三练习,那是因为单杠学起来比双杠简单。

“班长,我们几个经常操练的,是班副带的我们。”李光军眼神闪躲,说话的声音不大。

大致听得出来,此人的自信心明显不足,估计原地踏步,上顶玩玩二练习的多。

顿了两秒后,见班长停下来望着自己,他反应过来了,问题都还没有回答完呢,于是,嘴里结结巴巴地嘟囔道,“三练习,我......我还不是很熟练。”

说话的底气不足,来源于自身军事素质不过硬,不然的话,他的声音也不会那么怂了!

“看我的三练习上杠。”已快步跑到单杠底下的李锐飞跳起抓杠,身体前后自由摆了两下,双臂同时发力,上身就轻轻松松地过了杠。

这货正准备把右腿搭在杠上来一个完整的,不甘心让李锐飞一个人出尽风头的徐陈伟,伸手把那悬在半空中的解放鞋扯了扯:“大飞,往边上挪挪。”

等人家挪到边上后,徐陈伟也学着李锐飞的上杠动作,身体借力前后一个摆动,单力臂上杠。

梁荆宜注意到班里的其他三个新兵都是面面相觑,脸上虽然也是统一带着微微笑,但是笑起来的样子,却很不自然。

很显然,那仨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下老兵连队有一个多月了,按说单杠三练习哪怕是爬,也应该可以爬上去了,说到底呀,还是这哥仨努力程度不够。

现在做不上去,并不代表着以后也做不上去,面子暂时可以丢,但是信心不能丢。

“没关系,记得之前我说过的,每天搞完生产,六班的人把器械和四百米障碍轮着来,争取到专业训练结束的时候,人人都可以把器械玩到五练习以上,四百米障碍跑进良好以内。”说完,梁荆宜走到单杠下,等杠上的俩人跳下来后,他一个标准的双立臂上杠。

那绷直的脚尖、那协调的身体、那上杠的力度,都可以说是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存在。

“怎样才能达到你的高标准?有请班长给我们指引一条进化的方向。”刚刚在杠上炫耀了一把的李锐飞趁机幽默了一把。

梁荆宜又朝脸上一指:“这就是你们进化的方向!”

这回那仨面面相觑的家伙,瞬间也被逗得大笑起来......

贾剑是踩着整八点回来的。

连队领导也问了下午归队销假的梁荆宜:为什么一起回去探家的贾剑,没能和他一起回来?

梁荆宜说,贾剑从郭坑下了火车后,就说自己有事先走了。至于说,到底是什么事?又具体去了哪里?他也不太清楚。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逾假不归这个违反部队规定的行为,榴炮一连可是有前辙之鉴的,量他也不敢再次触犯。

在俩人探家期间,下连的新兵少了三人:其中刘强去了集团军卫训队参加卫生员集训,而代巍和吴二木则是被推荐去了师司训队学驾驶。

回来的第二天,全团上下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教育、大讨论,教育和讨论的主题紧紧围绕着“s个代表”进行。

连队除了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和讨论外,还按上级要求让每名党员同志写出不少于一千字的对照检查。

一千字的对照检查?

我滴个乖乖,那得是有多少个人问题要暴露出来啊!

面对这个难题,梁荆宜连自己探家选择的时机不对,也单独拎出来大作了一番文章。

不然你写的字数不达标,明摆着思想上不重视教育嘛!

他写自己之所以挑选四月份探家,那是因为担心在预备党员转正时,在连队支部党员大会上,所有党员同志会当面给自己提出一大堆的批评意见。

这么写的目的,属于是主动给自己找问题,而且各级领导在大会小会上都一再强调:有问题不怕,党员同志要敢于剖析自己,要敢于在其他同志面前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党员队伍才能永葆先进性。

梁荆宜写的对照检查,差点引用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的那段文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可他一想啊,这么三句话写上去,会不会显得不太合适,思考了一阵后,便又放弃了。

他觉得“s个代表教育”,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无非就是带领全班刻苦训练,熟练掌握手中各种武器和技术装备;带领全班加强政治思想的学习,努力提升个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

团里给每名党员都发了一本《党员读物》,书中主要刊登的是关于党建方面的文章,以及领导在各个重要时期所发表的讲话摘录。

教员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也毫无悬念地被光荣收入其中。

文中有两句古诗,让梁荆宜很有感触: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他对照了一下,这几句诗中的“墙上芦苇”和“山间竹笋”,又何尝说的不是自己呢!

怎样才能去除华而不实的外壳,而做到表里如一,这需要转变观念,敢于改造和反思自己,也只有把缺点进行最彻底地纠治,自己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排长钭星宇的那本《教员大辞典》,又被梁荆宜给借了过来。

俗话说“理论是行为的先导”,从书中汲取伟人的经验和知识点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无疑比自己去尝试,会少走一些弯路,会更有效果。

有了这些充足的理论知识作支撑,一千字的对照检查完成起来,那就是不值一提了。

这天是周三,吃晚饭前,连值班员通知:六点半按一排、二排、驾驶班的顺序,由各班长带队到食堂二楼司务长叶山水的宿舍,领取九九式的新款军服。

指挥排的那帮人在外面参加专业集训,他们将由各集训队另外安排时间,回连队领取。

这次配发的九九式新款军服,义务兵的包括:贝蕾帽、夏常服、长袖短袖、迷彩服、皮带、领带、领夹以及一双高帮迷彩鞋;干部和士官则是比义务兵多了一双三节头的皮鞋。

上头的领导考虑得也是周全,发了皮鞋的干部和士官们,还人均配有一盒“金鸡牌”的鞋油。

这种“骚操作”,可真够细致的。

领完服装,六班宿舍。

“班长,要是把这玩意也换掉就好了,每天上个几趟厕所,都要来回解绳子、系绳子,真是麻烦。”正在试穿夏常裤的李锐飞手指下身的八一军用大裤衩子,继续说,“也不知道部队的女兵们是不是也一样穿的这种?”

炮兵连》小说在线阅读_第3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火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炮兵连第3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