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的做法,显得很大公无私。
过了十点半,这个点搞训练和教育会显得时间不够用,于是连值班员吹哨通知:各班长组织新兵在宿舍里学习条令条例。
学习条令条例本来是个很舒服的事,可对于十班和十一班的新兵来讲,却是如同“炼狱”一般。
他们其实也是在学习条令条例,只是班长在执行的过程中有点变味了。
规定一分钟内将“士兵守则”背下来,背不下来的人,罚俯卧撑一百个;一分钟内将“保密守则”背下来,背不下来的人,再罚俯卧撑一百个......
最早的一批新兵来部队还不满十天,你让他们把这些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一分钟之内马上给背出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既然背不出来,那很抱歉,班长们有言在先,嘛哩嘛哩哄,俯卧撑等着你。
一百个俯卧撑对于老兵们来讲,属于是小儿科和毛毛雨。
但是新兵不同,新兵连的体能训练还没有完全展开,晚上的几个五百,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所以他们这些人做的俯卧撑,哪怕是按照小鸡啄米的标准,一次性凑够一百个,也是够呛的。
别班的新兵是坐着学习条令条例,而十班和十一班的新兵,则上趴在地板上开始一轮又一轮的锻炼身体,这一个小时锻炼下来,结果出事了。
十一半开饭,全连站在食堂门口,唱完了饭前金曲“我是一个兵”后,连长上台说,利用这个时间讲两句。
听说他要讲两句,底下站着的干部和骨干们的心,瞬间就“石化”了,因为他口中的讲两句,一般情况下两句的“平方”都不行,搞不好两句得乘以十。
事实也是这样的,说好的两句,他绘声绘色地讲到没完没了了,直到队列里有人站不住晕倒了,他才将说话的阀门给拧上了。
晕倒的是十一班的人,那个新兵个不高,但肥。
“卫生员!”陶炼大喊一声。
食堂里面传来一声“到”,这是张雨彤的声音。
他在新兵连担任卫生员兼通讯员,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文书杨鑫悦给新兵连的两位领导,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像给领导叠被子、洗衣服、倒水、打饭之类的活,算是常规操作,他之所以没出来参加大部队的集合,就是因为在里面给领导们安排午膳。
推开食堂的纱窗门,张雨彤一脸不解地望着领导。
平时自己打完饭没出来集合,也没见领导发火呀,今天这是怎么了?
“看我干什么?看那个新兵。”拉下脸来的陶炼,手指十一班站立的方向。
指导员陈海洋也过去了,那个新兵的症状是脸色煞白,身体有些抽搐,此时李大宝和刘俊永正左右搀着他。
这个晕倒的新兵叫李董宜,来自hb,高中毕业。
张雨彤虽说在卫训队混了几个月,可那些知识却是难堪大用,更何况回到营直后,营部的孟军医也没带他实习过。
所以说,他这个卫生员是徒有其名,而无其实。
自己搞不定怎么办?只好去求助营部的军医。
其他人进去吃饭,晕倒的李董宜被李大宝送到了连部。
等孟军医急匆匆跑过来的时候,此人已经坐在连长的靠背椅上,喝着温开水呢!随口问了几句后,他感觉这个新兵头脑清晰,反应灵敏,判断晕倒只是暂时性的,所以后续什么也没问,直接选择闪人。
陶炼让陈海洋和李大宝也去吃饭,他说想和李董宜聊聊,可就是这么一聊,聊出来问题了。
李董宜说,李大宝在组织学习条令条例的时候,把他们十一班的人可搞惨了。
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他们起码有半个小时以上,是趴在地板上整俯卧撑度过的,在那段时间里,他们普遍感觉到了什么叫作“度日如年”。
至于他为什么会站在队列里晕倒,他给出的理由不是自己的身体素质差,更不是连队的伙食不好,而是饭前的那一阵体能,搞得太猛了。
陶炼试探着问,那如果上级来找你谈话,你会不会把这件事给说出去?
李董宜犹豫了几秒,呷了一口温水后,点点头,意思是会如实汇报,可当他下一秒发现连长的脸色似乎不对劲时,又赶紧摇摇头。
听了真话后的陶炼忍不住打了一哆嗦,他暗自感叹道:么皮的,今年新兵的味道,果然是不同了。
以前带的那些新兵,不管班长怎么整,但凡上级领导来搞访谈,你都不会把班长变相打骂体罚的事情给说出去。以往上级机关下来给新兵搞问卷调查,新兵们都是挑好的方面写。
而这批新兵可能就不一样了,这才来七八天时间,这个晕倒的鸟兵思想就有点不受控了,是得提醒部分班长们注意“教育方式”了。
连队本来是准备下午将“法律援助卡”发放到新兵手中的,现在看来,在下发“法律援助卡”之前,很有必要组织上一堂政治教育课,将部分新兵的思想给扭转过来。
虽说新兵打电话困难,但是他们有一卡在手,对连队后续的严格管理,还是会造成一定影响的。
下午的队列训练被临时调整为政治教育,指导员陈海洋授课的课目是:如何走好军营生涯的第一步。
仅从字面上理解,就知道这是专门为新兵量身定做的。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
陈海洋围绕着这四句话,讲了一堆大道理,灌了几碗鸡汤,对于刚来部队犹如一张白纸的新兵们来说,指导员讲的这些道理,听起来很励志,嚼起来很有味,对自己以后的军旅之路很受用。
他在课上说:新同志要搞清楚“严是爱,松是害”这六个字的含义,班长对你们严格要求,那都是为了你们好。他们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你们以后的军旅生涯能走得更顺畅。而有些新同志还不能理解班长的良苦用心,以为是班长故意整顿,以为班长是故意针对他。
其实不是这样的,班长跟你们既无前怨,又无后仇,你们之间的关系是战友,战友是平等的。等一年或者是两年后,当你们走上了班长的岗位了,相信你们的带兵方式,也会和你们的班长同出一辙。
他在课堂上还随机抽点了几个人来回答,“你希望班长对班里的管理是严格一点,还是放松一点”这个问题。
新兵们的回答出奇得一致,都是说,严格了好,严格才会提高,严格才会出成绩,而放松了管理,只会害了自己。
上政治教育课,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借着这个话题的“东风”,他又谈到了集体荣誉感。
他说,对班长有看法,觉得班里、排里或者是连队有问题,我们一家人要关起门来说。千万不要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特别是当上级机关来检查时,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嘴,管好手里的笔,站在连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说得直白点,这里所指的“集体荣誉感”,就是挑好听的说,挑好的写,别把不好的一面,展现在上级领导和机关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