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可是等梁荆宜提醒他之后,他还说你不要多管闲事,你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所以要改变连队的氛围,并不能指望某几个人,特别是某几个还没能量的人,它需要的是自上而下形成的合力,只有这样了,连队风气才会得到改变,才会得到扭转。

很显然,目前整个一连还是一片混沌。

中午,食堂门口。

饭前一支歌后,担任连值班员一排长涂新育正在说事,下面指挥排的队列里突然传出了争吵声。

“吵什么吵的,没个鸟数?”连长徐志乐当即大声喝斥。

谁知道他的喝斥没起到什么作用,争吵的俩人还在继续。

“闭嘴,给我滚出来!”怒火中烧的指导员范平礼直接将争吵的俩个当事人,从队列里给拽了出来。

发生争吵的是许才南和刘新昊,他俩站在全连官兵面前,还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让其他人进去吃饭,这俩货跟我到连部。”范平礼手指涂新育。

三分钟后,范平礼带着刚刚发生争吵的俩人,推门进了食堂,各自坐到位置上拿碗吃饭。

千难万难活着最难,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这说明什么事在吃饭面前,都得靠边站,也只有把肚子填饱了,才有劲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

梁荆宜坐的这张桌子正好对着侦察班,他看到了两个面无表情的当事人,紧挨着坐在一起嚼着大米饭。

眼前看到的这一幕,他好想笑。到底是什么矛盾,让两个天天吃住睡都在一起的人,会当众发生争吵呢?

事后他问了刘新昊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个原因。

当时集合唱歌,刘新昊站在许才南的前面,许才南发现前面这小子腿没站直,便提醒了一句。

结果刘新昊没搭理他,继续保持着这个姿势。

班长的话你也不当回事,许才南朝这小子的腿上踢了一脚。

“再踢一脚试试看,老子受够你了”,这是刘新昊扭过头去,朝许才南说的原话,不过在队列里他说话声音是压低了说的,但是前后距离近,听起来也是清清楚楚的。

许才南急了,他想我一个班长管你不是很正常的,你是我手下的兵。

俩人互不相让,就有了后来发生的那些事。

梁荆宜问他,和好了没有?

他说,肯定和好啦,指导员说不合好的话,以后的饭都不要吃了。

话又说回来,许才南作为侦察班长,他的运气也是够背的,接任班长没多久,就发生了郑建平那档子事。后来参加专业集训,结果班里也没有取得一个好名次。回来没几天,又和班里的老兵发生矛盾,他心里苦闷,还不知道向谁诉说呢?

晚点名的时候,许才南和刘新昊被范平礼叫到队伍前,当着全连官兵的面,在互相道歉握手言和的基础上,还来了一个深情地大拥抱。

晚点名最后在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中圆满结束。

战友之间怎么可能会有深仇大恨呢?无非就是因为年轻气盛,而相互之间发生一点小误会,或者是小摩擦罢了。

就像部分九八年兵对王荣锦、任斌卫、许才南有点意见一样,说是意见不如说是误会。

俗话说,舌头和牙齿还有打架的时候,更何况是有思想和行为能力的人。

团里通知: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八时至二十九日下午六时,由团司令部对榴炮一营五十公里徒步野营拉练进行考核验收,要求除了必要的岗哨和养猪的饲养员外,必须全员参加。

看来饲养员真是个极其特殊的岗位,当所有人提上枪、扛上筒,到前线准备打仗的时候,他还可以从容不迫地喂着猪。

野营拉练这可是梁荆宜来部队后的第一次。

以前也听班长和老兵们说过,徒步野营拉练是一年搞一次,但是去年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搞成。

出去两天总比呆在营区好,现在又是处于一级战备期间,所以不管是不是节假日,人员都不能请假外出。

徒步野营拉练仅是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挺轻松的。

徒步嘛,就是什么都不用带,和徒手跑五公里一样;野营呢,无非就是带上帐蓬,找一个能住的地方,过它一夜。

其实不然,拉练要带的东西多着呢!个人的被褥和衣服鞋子,本班的枪支和弹药,甚至连队还给每个人发了一个装有两斤大米的米袋。

那个米袋是绿色的,样式与救生圈很相似,看上去很复古,也很有喜感,挂在肩膀上的话,感觉就好像回到了解放前。

两天时间不算长,五十公里是一个来回的距离,说白了也不算远,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物资准备。

六班是一人买了两个面包,几根火腿肠和两瓶矿泉水。徒步不同于坐车,买多了也不好带。

老天爷有点不给面子,这几天的天气不怎么好,从昨天早上开始,小雨就一直在下个不停。

连队很多人还幻想要是这么一直下着雨,团里说不定会把这次徒步野营拉练给取消掉。

这种想法有点一厢情愿了,因为直到晚上八点,雨也没停,团里取消的通知也没有来。

连长徐志乐在动员会上说:下雨对我们革命军人来讲是一种考验,想想红军两万五,想想红军过雪山草地,我们才这么一点距离,才遇到这么一点困难,这算得了什么嘛,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五十与两万五没什么可比性,所以在拉练之前,九八年兵和九九年兵还是挺兴奋的,毕竟这是他们来部队后的第一次徒步野营拉练。

二十八日六点起床后,小雨还在下着,连队没有安排出操,各班在宿舍开始装被囊,打扫环境卫生。

六点半开饭,听连值班员的哨声到三楼兵器室取枪支和弹药。

六班是四支八一杠和一具四零火箭筒,刚开始连值班员通知说,每个班还要扛一箱步枪子丨弹丨的,后来考虑到一箱子丨弹丨大几十斤,太重了,又临时改通知说,不要带了。

六班五个人,枪支人人有份,梁荆宜扛的是四零火箭筒。

这玩意整个一连只有两具,除了六班,还有一班一具,它净重十四斤,差不多是两支八一杠的重量。

张明黎也想扛火箭筒,他觉得这玩意扛在肩膀上很有派头,但是梁荆宜没给,党员嘛,积极性和先进性总要体现得比团员高一个档次。

拿完武器,又到器材室拿帐蓬,六班分了两顶,梁荆宜和张明黎一人带一顶。

晚上睡觉也是明确划分了的,陈杏志、王勇学和张明黎三人睡;排长、梁荆宜和蒋古日三人睡。

七点,各班在宿舍里待命,排长钭星宇给二排的每个人都发了一个方便袋,他还要求所有人必须带上一套迷彩服和解放鞋。

排里有几个老兵是不愿意带的,但是在他的一再督促下,也还是极不情愿地给带上了。

炮兵连》小说在线阅读_第1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火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炮兵连第1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