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我就喜欢说实话的兵。”马斌正把蒋古日的思维,往自己设定的方向上引。

在读军校期间,他对心理学知识,也比较感兴趣。

前面几个人都把各自的原因说了,连长批是批得凶,但是看起来,也没有多大点事,更何况自己第二年兵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蒋古日这么一想,他也懒得理了,干脆实话实说为兄弟们发声,当个九八年兵的发言人吧!

他说,上了教导员的课后,人仿佛松了一口气,想到以后再也不会遭受九七年兵欺负和压迫,他就很兴奋。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给愣住了。

马斌正没想到这个兵给出的理由,让他一时间居然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来进行有效地反驳。

而底下坐着的九七年兵,有的人面露怒容,有的人面露不解,还有的人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无所谓表情。

最难堪的算是九八年兵了,他们本来人就少,“冒泡”的五个人上去,被轮番批得体无完肤颜面尽失,已经是够倒霉的了。

现在蒋古日还口无遮拦,说了九八年兵个个不敢说出口的心里话。

这万一惹恼了九七年兵那个庞大的群体,搞不好九八年兵会整体被整顿。梁荆宜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了。

“连队的官兵都是一家人,大家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怎么会出现你口中这种情况呢?简直是一派胡言。我命令你马上道歉。”指导员范平礼本来不想插话的,可现在连长被问住了,连队团结的局面也面临着威胁,他可不想任由这种不好的气氛继续下去。

“蒋古日马上道歉。”钭星宇也急了。

自己从新兵连开始,一直带在身边的兵,现在几乎变成了全连公敌,这都是些什么事呀!

“对不起,我说错了,我没文化,说话没经过大脑,我错了......”台上站着的蒋古日痛哭流涕,声音哽咽。

团里的喇叭吹响了吃中饭的号角,有些坐不住的老兵,已经开始仰起脖颈朝外面的食堂方向,四下张望了。

窗户开着,炊事班饭菜的香味飘进来,那是挡也挡不住的。

两个连主官原地碰了个头后,范平礼说,对这五个九八年兵的处理,等下午开会讨论后再作决定。

本来是一件大喜事的,可经过前前后后这么一番折腾,连队干部是尴尬,九七年兵是心里有火,九八年兵则是胆战心惊。

梁荆宜也不能例外,上课的时候,他还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在部队干下去。但是现在,他考虑的不是干不干的问题了,而是这段危险期,自己到底要怎么度过?

四天过去了,梁荆宜所担心的整顿,并没有如期出现。

甚至连五个被拉到前面,出尽洋相的九八年兵,也只是在当晚点名时,被连长马斌正作为一个“特殊的小团体”,给了口头严重警告。

一切都朝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良性方向发展,好像那天的不愉快,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二十日上午八点,团里召开共同课目开训动员暨表彰大会。

由于上台领奖的单位和个人比较多,团里需要提前进行彩排,所以指导员范平礼、二排长钭星宇和六班的蒋古日三人,是比大部队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团俱乐部的。

共同课目对于老兵们而言,没有一点新鲜感,因为所有的训练内容,都是重复以前所学过的。

虽然主席台上坐着的团长和政委在作动员时,表情是严肃的、是认真的,动员的口号也是给力的,但是底下坐着的人,能听入耳的,估计寥寥无几。

都是老兵了,对于这种新瓶装旧酒千篇一律的动员大会,已然提不起多大的兴趣。

还有很多人打起了瞌睡,但是团机关负责巡逻检查的参谋和干事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强强联手逮了不少“瞌睡虫”,并让其站着亮相,接受丢人现眼的处罚。

一连被逮的人不多,才两个,一个是侦察班的郑建平,另外一个是驾驶班的唐大兵。

要命的这两位大侠,都是九八年兵,上次出的那档子事,虽然表面上看,算是平息了,但连队领导和九七年兵是不是真的放下了,还打个问号。

这都是些什么人嘛!这不是给人把柄抓吗?梁荆宜对九八年兵这个群体,不免感到忧心仲仲,毕竟九八年兵在连队处于绝对弱势,一旦有事,他们会因分分钟顶不住,而垮掉的。

枯燥无味的动员大会在热烈地掌声中结束,接着便是表彰大会。

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分为两个批次。

先是表彰在“年度工作总结”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后是表彰参加“hg军用光缆施工”中表现突出的个人。

一连在九八年度,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在第一个批次中,指导员连续两次登上领奖台,他第一次领的是“先进连队”,第二次领的是“先进党支部”。

看到他意气风发地在台上晃来晃去的,梁荆宜觉得他比团长和政委还有面子。

政委在颁奖时,还特意表扬榴炮一连,他说,这个连队是整个炮兵团里面,唯一一个能做到“文武兼备”的连队。

政委并不是要故意拔高一连,而是一连确确实实在九八年,干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实弹射击中,一连是全营三个连队里,炮打得最准的连队;参加“xx七号演习”时,一连构筑的射击掩体,又得到了军长的表扬,如果是在战时,军长的手一抖,搞不好会当场给一连记大功一次......

钭星宇上台领的“集体三等功”,这个是奖给炮二排的,也算是对他当排长一年来工作的肯定。

第二个批次的表彰,主要是针对个人,上台领奖的三个人,全部记的是三等功。

蒋古日的三等功奖章,是由周团长亲自给他戴上的。

团长也是有始有终,送佛送到西。

当初在光缆施工的现场,是他看到了在污水里排除堵塞物的蒋古日,也正是因为他的一句话,才有了蒋古日的三等功,如今,又是他亲手颁奖。

等周团长给他戴好了闪着金光的三等功奖章,两人相互敬礼握手后,蒋古日面朝观众席,由于高兴过头,抬手敬礼过猛,大檐帽都被中指给戳掉了。

他在地上捡大檐帽的滑稽动作,给本就欢快的氛围,又增加了一些特别的佐料。

虽然参加“hg军用光缆施工”表彰的人少,但是他们获奖的份量重,比起那些所谓的团嘉奖,还有优秀个人之类,这可是三等功啊,甩它们几条街都不止。

别人当兵十几年,都得不到的荣誉,被他们三个人在二十天之内,咬咬牙就得到了。

让人看了既替他们感到高兴,又眼馋得要命。

团政治处主任还给他们三人作了简短的事迹介绍。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光辉事迹,参加光缆施工,无非就是每天比别人多挖几米沟啊,多放几米线啊,轻伤不下火线之类的。

之前团长和政委作的动员,梁荆宜没有认真听,可政治处主任在讲的时候,他却一本正经认真地听了。

他是想听听,自己辛苦给蒋古日写的那些事迹,到底有没有派上用场。

炮兵连》小说在线阅读_第1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火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炮兵连第1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