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车辆在原地停了两分钟后,又缓缓启动,大概行驶了约五分钟,车辆再度停下,这一停,就是很久。

坐在车厢尾部的梁荆宜探头望了望:这里土路狭窄,刚好够一辆车通过,五炮车距离他们大概有十米,而前面的三炮车也几乎是这么个距离。抬头看天,太阳不见了,再看看四周,在烟笼雾罩之下,密不透风的荔枝林,犹如格林童话中一座封闭的城堡。

哔,一声长哨响起。

“一连注意,所有人员下车,以班为单位就地隐蔽;驾驶员在车上原地待命,各班排长到四炮车位置集合受领任务;前后的警戒哨,各排按要求部署到位。”这周担任连值班员的是二排长钭星宇。

下车后,班长宗儒麟在四炮车位置等待开会,而班副郭鹏永则带着四班其他人,跑到两颗荔枝树后面隐蔽起来。

“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保管好,等一下要上交到文书那里统一保管。”作为一个第二年的老兵,郭鹏永对疏散隐蔽的一套流程,那是清清楚楚的。

梁荆宜下意识地摸了摸背上的八一杠,确认它还在。

脚下潮湿的地面上,时不时有叫不出名字的各类虫物,爬来爬去打闹嬉戏;夜里沾附在荔叶树叶上的露珠,正“吧哒吧哒”地往下坠落,荔枝林里下起了局部的小雨......

时间在等待中慢慢流逝,这是一种难受的煎熬。

“哎,我要是留守就好了。”老兵王勇学发起了牢骚。

他这人被班长训,被排长批,却仍然不汲取教训。说得不好听点,那就是“死猪不怕开心烫”。

其实,他跑五公里挺厉害的,梁荆宜见过他的获奖证书,上面写着:全团第四名,记团嘉奖一次,发奖时间是一九九七年六月。

听郭鹏永说过,王勇学一开始是想分到有线班的,可是新兵下连的时候,带新兵的排长嫌他矮了,便把他分到炮班当了炮手。如果当时真把他分到有线班,说不定他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打演习的时候你留守。”郭鹏永怂了王勇学一句。

作为班副,他可不想老兵在这个时候,因为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拉低了班里的士气。

“切,我才不会留守呢!当兵三年,如果不参加一次大型演习,岂不是白混三年?”

“那你还不自觉点。”

“你那只眼睛看到我不自觉了?哦,对了,我差点忘记了,你是党员,党员的自觉性,我们团员哪里能比得了?”

“停,当我说错了,行不?勇哥。”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升级,郭鹏永选择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他是副班长,是九七年兵中为数不多的党员,是连队重点培养的对象,不管是在管理水平上或者是在思想觉悟上,他肯定会比普通团员的王勇学,要高出一大截。

王勇学也是见好就收。

他之所以对郭鹏永这么恼火,主要原因还在于:他觉得发个牢骚,没什么好值得大惊小怪的,更何况班长又听不到。

可郭鹏永却不这么认为了:你一个老兵在新兵面前发牢骚,什么样子吗?像这样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吗?

梁荆宜和杜军安只能默默地当听众,面对班副和老兵发生争执,他俩也不方便出手。

因为担心一旦出手拉出个“偏架”来,反而会引起另外一个人的误会。

两边都不得罪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静观其变不插手,我只看看。

二十分钟后。

“上车了,准备出发。”宗儒麟朝四班隐蔽的方位一挥手。他应该早就猜到班里的那帮人,会藏到这两颗粗壮的荔枝树后面。

车子向前开了不到三十米,梁荆宜听到“咚咚”两声响,是宗儒麟在敲击驾驶室的后窗。

“吱”,驾驶员一脚刹车,车子在一处近两米高的土坎处停了下来。

担任四炮车驾驶员的是代理副班长程成洋,他在出发前,曾和宗儒麟开玩笑说,“好马配好鞍”,连队里只有像他这么优秀的驾驶员,才衬得起拉上基准炮。

但是在四班,不仅宗儒麟不这么想,其他人都不这么想。程成洋这人有点懒,他们担心的是,这个驾驶员在晚上挖掩体的时候,会不会既不出工又不出力。

这次梁荆宜没有等到连值班员的一声长哨。

“下车了。”坐在车厢前部的宗儒麟命令道。

这个近两米高的土坎,在宗儒麟的眼中,那是挖炮掩体的绝佳位置。

全班协力将火炮从炮车的牵引钩卸下,程成洋一脚油门,炮车右拐弯,开进了一个极窄的林荫小道......

“天然伪装!”宗儒麟手指四炮车,眼里写满了羡慕。

枪支以班为单位统一交到指挥车上,由文书徐坤为专人保管。

接下来,各班按照连队的安排,开始构筑掩体。

白天的警戒哨是由指挥排的人负责担任,他们的工作量相对炮排而言,会轻松一些;驾驶员属于是跟班走,哪个班的驾驶员,就跟随哪个班作业;炊事班的人外出可不轻松,他们等车辆、火炮和人员到位后,必须马上埋锅造饭。

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后勤保障跟不上,前方将士哪里会有劲奋勇杀敌!

中午饭是一荤一素一紫菜汤,吃完就开******掩体的要求是在便于伪装的前提下,保障一门火炮能够完全自由、方便的出入,而且让敌方不能轻易侦察和破坏。

两米高的土坎,的确为四班省了不少事,但是不能光看表面,这里的土质还是有点硬,加上掩体的面积大,所以出土量惊人。

从下午一点挖到六点,除了进炮的入口外,其它三面的土,堆得就跟小山似的,而且这些堆土由于过高,还时不时地从上面滚下来。

排长钭星宇加强五班、六班挖车掩体,他在中途休息的时候来过四班。

他说情况不容乐观,莫拼选择开挖车掩体的那个位置不太好,今晚两个班可能要搞一个通宵才能完成。

当时,望着只挖了个缺口的炮掩体,宗儒麟拍着胸脯夸下“海口”:“排长放心,四班搞完了这个,第一时间过去增援。”

钭星宇听了自然高兴,他是笑着离开四班的。

二排三个班密切配合、相互支援协力完成任务,彰显了他作为排长带兵有方的能力和艺术。

颇有些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宗儒麟的“海口”夸早了,真正等到四班完成炮掩体,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三点。

这到是令钭星宇后来有点失望。

六点半吃晚饭,炊事班继续“老三篇”--一荤一素一紫菜汤。

在吃饭的时候,连长马斌正把夜间作业的要求,重新做了强调。

他说,严格灯光的管制,尽量不要出现明显的光亮,特别是手电筒,用的时候要拿毛巾把镜头包住,防止因光线过强,导致被上级机关派出的检查组人员发现;还有着装的问题,不能出现打光背和穿裤头的现象;关于挖的这些掩体,团和营两级领导会检查和验收。

领导检查和验收是一个“万用表”,随用随插,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打光背和穿裤头的现象是不可能有的,毕竟十月中旬了,半夜三更的气温,只有十多度,没人能顶得住;

炮兵连》小说在线阅读_第1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火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炮兵连第1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