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我的没有没收,因为我只带了两瓶,但是我看到别人的被没收了。”宗儒麟用手比划了一个塑料脸盘般大小的圆柱体,“这么大的一壶酒,足足有十斤。”

“哈哈......怪不得呢,那是人家带的东西太明显的。”郭鹏永可不想因为纠结于这个问题,从而影响到了自己愉快的心情,“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你们放心,我说话算话数,保证把mq的葡萄酒给你们带过来。”

见他们几个人聊得正在兴头上,梁荆宜和杜军安默默地退出了宿舍,菜地的粪坑已经快要见底了,他俩得抓紧时间去捡肥。

海训回来的第一天,他俩就站在粪坑边上默哀了足足一分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那浅可见底的粪坑。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底肥被掏去了大半,也不知道老兵王勇学在留守期间,是不是把粪坑的底肥,当做水来浇了。梁荆宜心里直犯嘀咕。

粪坑存货大量减少的问题,不仅仅是发生在四班,其它各个班也都大抵如此。

毕竟留守的那批人,几乎清一色的是老兵。

尽管营区的人因为海训的原因,走了有十之七八,人粪的产量呈现出“断崖式”的下降,但是各个连队猪圈的那些猪,产粪率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所以说,老兵捡肥的积极性,是不可能与新兵一概而论的。

后来梁荆宜听连队的饲养员陈龙永说,在他们外出海训期间,一连留守的老兵,连一根毛也没有在猪圈里出现过。

等于说,在这半个月时间里,各班的菜地浇肥,都是在吃老本。

菜地里自然又是聚集了很多同年兵,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同样的目标。

三个和尚都没水喝,更何况还是那么多的和尚。

说是下来捡肥的,最后肥没有捡到,牛倒是被吹出来几头。

连队已转入协同训练阶段,这一周开展的是班协同训练。

早上训练时,六门火炮从炮库里推出来一字排开。

在班协同训练展开前,排长钭星宇先带着一个示范班,给两个炮排演示了战炮班的基本操作。

他们演示的是七个人的战炮班,而四班由于郭鹏永探家的缘故,实际人数只有五个人。

别的门道梁荆宜看不太懂,但是几个人他还是数得清清楚楚的。

可是这点小困难,根本难不倒勤劳又智慧的中国军人。

人多有人多的办法,人少咱们也能照样玩得转。

如果说一个挖不好驻锄的炮手,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炮手;那么同样的,玩不转战炮班基本操作的班,也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班。宗儒麟对全班如是说。

在训练时,他将人员的各自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郭鹏永的角色,很快就分摊到了其他人身上。

战炮班的基本操作,按照大纲的要求,满员是八个人。

它包括炮班长、瞄准手以及一至六炮手。

六炮手的话,一般情况下由负责本炮的驾驶员兼任。

在四班,担任炮班长的,毫无疑问是宗儒麟,瞄准手是梁荆宜,一炮手是余白水,二三四五六炮手的职责,则是由王勇学和杜军安俩人共同完成。

梁荆宜是负责方向瞄准的;

余白水担任的一炮手,是负责高低瞄准的,他也需要打动高低机,居中气泡;

王勇学和杜军安的操作会麻烦一些,他们要协力完成:打开并检查炮闩,装填弹丸和药筒等等一系列动作。

战炮班的基本操作中,梁荆宜最怕的是扛大架。

这一条大架有近千斤的重量,想一想,一百斤对一千斤,这比例可是一比十啊!

第一次开架的时候,是宗儒麟和余白水扛的大架,梁荆宜他们三个人在旁边提着把手起辅助作用。

等到第二次开架的时候,扛大架的人换成了梁荆宜和杜军安。

“看着挺吓人的,其实也没多重。”宗儒麟在喊“一二起”的时候,还不忘安慰这两个心里充满忐忑的新兵。

大架压在肩膀上了,梁荆宜感觉也不是自己想象中那般沉重,咬咬牙,还是扛得住的。

在下午准备收操的时候,副连长余辉斯让六个炮班比试用炮和收炮速度,他是想看看一天的训练效果如何。

全连六个炮班,除了二班和四班是五个人,其它班都是六个人。

各班将火炮并架,装上炮衣,全班成一列横队站在炮尾,班长整好队,向余辉斯报告“某炮准备好”。

“不要着急,各班在抢速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余辉斯停顿了几秒后,下达口令,“各班注意,开始。”

叮叮梆梆......

一通紧张又激烈地猛操作过后,各班长报好的声音先后响起。

最后一个报好的是二班长周志永,用时一分二十七秒。

余辉斯点点头,他对六个炮班完成射击准备的速度,还算基本满意。

按照训练大纲的要求,一分三十秒完成射击准备就是合格了,这才只是练习了一天时间。

接下来便是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各种物资器材的摆放是否到位,瞄准手和一炮手的平衡气泡是否居中,炮衣是否按规定要求整齐叠放、三角木是否放在炮轮的正确位置......

余辉斯带着两个排长在检查过程中,也挑了不少小毛病,关于四班的就有俩:一是炮衣叠得太次,二是王勇学蹲的位置不对。

说炮衣叠得太次,这不假。但是说王勇学蹲的位置不对,就有点牵强了。

两个炮手干四个炮手的活,他蹲在哪个位置,似乎都不太合适。

当然了,检查说没一点毛病,也不正常。所幸每个班都有份,五十步也不用笑一百步。

海训回来,团里出了新通知:各单位中午起床后,必须保证有半个小时的读报时间。

梁荆宜都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看过报纸了。

上级下发到基层连队的报纸一共有四种:它们分别是解放军报、人民qx报、mn日报和参考消息。

其中参考消息,只闻其声,未见其面。

听班长和老兵们私底下议论说:参考消息不同于其它报纸,它属于是机密级别的,要一定级别的领导才能看。

下午起床后的读报半小时,主要是以解放军报上面刊登的内容为主。

这段时间不管是电视,还是报纸,都花大篇幅报道“三江告急”的新闻。

但是报纸上面的图片和文字,来得远远不如直面镜头真实。

昨晚的新闻联播说,长江的第三次洪峰已经通过yc,正向下游的jz杀来。

荆州告急!

梁荆宜的老家,就是jz的。

利用周四上午的政治教育课时间,指导员范平礼将他收集汇总的有关“三江告急”的新闻,给全连干部战士进行了通报。

我们部队该不会直接开往jz吧?如果是那样的话,我既可以参加抗洪抢险,为国为民出力;又可以在完成任务后,抽空回家看看亲人。梁荆宜边听边打起了心中的“小九九”。

军区赋予我们集团军抗洪抢险的主要方向是在jx省。指导员的这一句话,将梁荆宜心中的“小九九”,给瞬间砸得个稀八烂。

晚上八点,营里紧急通知:全营由平时的四级战备,即刻转入一级战备;所有的外出休假人员,立即以最短的时间归队;明日一早,个人携行物品全部装入被囊,所有战备物资上车,确保上级一声令下,全营齐装满员出发。

炮兵连》小说在线阅读_第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火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炮兵连第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