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那盘剥好的虾肉,虽然梁荆宜只是简单地说了声“谢谢”,但在他的心里,却是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伸出两只手,他小心翼翼地接过那盘充满爱心的虾肉,尔后又在全班人的注视下,吃了平生第一次海鲜。
讲真话,虾子的味道不错。
尽管在平日里梁荆宜对炊事班的厨艺,实在不敢恭维,但是炊事班这次做的虾子,却让他吃出了“满汉全席”的味道。
晚饭后,他和杜军安、陈进文、蒋古日和刘新昊等一帮同年兵坐在一起聊天。
当众人聊起“宗儒麟亲自动手为梁荆宜剥虾”这个热门话题时,那些家伙对第一当事人,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人一得意起来,就特别容易忘形。
今天过了一回“海鲜瘾”的梁荆宜,也难免是一个庸俗之人。
有些飘飘然的他,牛皮哄哄地对那些人说:“你们想一想,在榴炮一连还有哪个班长,能主动放下架子,给新兵剥虾的。你们说,有吗?一个都没有。”
杜军安表示强烈不服,他指着梁荆宜的鼻子:“你特么的连剥个虾子都不会,这种小事还要麻烦班长动手,亏你做得出来。”
后院起火了!这可是梁荆宜始料未及的事情。
他气得瞪起双眼,怒怂杜军安:“你特么的也不想一下,我才是班长的‘嫡传弟子’,你算个球!”
旁边几个同年兵见他俩动真格的了,赶紧劝的劝,拉的拉,最后聊天落得个不欢而散的结局。
杜军安因为这件事,把脸拉得老长,即便梁荆宜冷静下来后,不停地给他赔礼道歉,可直到晚上八点半点名,他都没有选择原谅。
这是什么鬼日子嘛,好不容易吃个虾,我特么还得罪杜军安。梁荆宜暗责自己是不是一早出门没看“老黄历”。
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在他,怪他说话太没个分寸。
值得庆幸的是,杜军安没有把这件事捅到班长那里,否则以班长的脾气,他肯定逮住梁荆宜,就是一通劈头盖脸的臭骂。
想到这些,梁荆宜觉得自己对不起杜军安。
前些天,杜军安在“秤砣组”练习蛙泳,由于喝多了海水,回来咳得厉害,自己不仅关心没有到位,而且还嘲笑他。
今天发生的事,就更不用说了,想想就会良心遭到谴责。
自从下到炮四班,杜军安虽然在训练上,比不过梁荆宜,但是他干工作的积极性,一直都比梁荆宜要高。
有好几次,他都是深更半夜打着手电筒,单枪匹马地挑着粪桶,去后面的厕所捡肥。而在他捡肥那个时间段,作为同班战友的梁荆宜正舒服地躺在床上,裹着被子做着美梦。
已经伤害他两次,我以后再也不干这种傻事了。梁荆宜警告自己。
今年海训考核,团里规定的距离是一千米,并且要求各个连队除了留下一名做饭的炊事人员外,其余的务必全部参加。
晚点名时,连长李强说:经过“一对一”教练员的不懈努力,连队的一帮“秤砣”,已经全部学会了蛙泳,所以从明天开始,将进行全连第一次合练。
听到明天要合练的消息,杜军安的心里又开始不安起来。
他虽然是学会了蛙泳不假,可是技术水平有限。
在“一对一”练的时候,他最多游过一百米的距离,但明天是一千米,想想心里就没底,他担心自己会拖班里的后腿。
而且这种事,他又不好意思跟班长明说。
于是在连队解散后,他主动找到了梁荆宜,毕竟新兵之间好沟通。
杜军安能放低姿态主动找自己,这是梁荆宜求之不得的事情。
当听到杜军安纠缠于明天的一千米时,梁荆宜瞬间明白了他的那点小心思。
在洗漱间里,他当着杜军安的面,拍胸膛保证:“不就是一千米的蛙泳嘛,明天你跟在我的后面,我负责拉你游。”
听到他这么一说,杜军安那难看的脸色,似乎消散了不少。
虽然对梁荆宜晚上那满嘴喷大粪的德性,他十分不满,但是想到人总有犯错的时候,况且他对这个人的个性比较了解,如果自己计较太多的话,就不是同班战友了。杜军安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梁荆宜说明天在游泳的时候,要拉着杜军安一起游,这也并非是他胡乱夸下海口。
在游泳的项目上,参加所谓的“全团尖子比武”,可能他还不够格。但是在游的过程中拉拉人,这点实力他还是具备的。
其实,杜军安的担心是多余的,关于他和五班钟勇世的问题,排长钭星宇早就安排好了。
二排那么多游泳厉害的班长和老兵们是干什么的?他们不就是用来拉人的吗!
七月十九日,是团里进行一千米泅渡考核的时间。
各连队究竟是骡子还是马,很快就会见分晓了。
一连炊事班负责留守做饭的是班长温生南,作为班里资格最老的兵,他有这个优先选择权,没人能争得过他。
今天的天气不错,海面上风平浪静的。
团里的临时考核点,设置在一连的这个位置。
按照一营的建制顺序,营直是第一个参加考核的单位。
考核时,每间隔十五分钟,监考的作训参谋就会放一个连队下水。
也就是说,为了节省时间,考核采用的是流水作业。
在连长李强的亲自组织下,一连开始做下水前的热身运动。
“榴炮一连。”一个中尉参谋手拿扩音器,对准热身的队伍,喊了一嗓子。
梁荆宜朝海里的那帮人望去,目测游了大概有两百米的距离。
李强转身,保持立正姿势,高声答“到”。
“整好队伍,你们一连还有十分钟下水。”中尉参谋一脸严肃地举起手中的扩音器。
他负责起点线,在他的旁边还站了一个身背电台的无线兵。
看到这个无线兵,梁荆宜不由地想起了受伤住院的唐星星:要是不出现那个意外的话,或许唐星星就会和我们一起并肩战斗了。
“是。”李强朝中尉参谋点了个头。
而中尉参谋则是还了个举手礼。
为什么李强不敬礼,而是选择点头呢?
这是因为在海训时,干部和战士身上穿的都是迷彩背心和大马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敬礼显然是不合适的。
并且用点头代替敬礼,也是团政治处为了应对上级的突击检查,所作的统一规定。
在讲究礼节礼貌这方面,没有那个单位,会比军队做得更好。
下水前五分钟,中尉参谋核查,并记录了参加的人数。
全连按要求成两路纵队,连长李强和指挥排长王强,他俩“强强联手”负责在队伍的最前面带队和压节奏;指导员范平礼和副连长余辉斯,负责殿后和鼓动。
“一连准备,开始!”扩音器里传出中尉参谋下达的口令声,他还让无线兵通知终点线的同事开始计时。
在“双强”的带领下,众人朝着一千米之外的终点线,发起冲击。
话说这区区的一千米,在岸上走的话,不会觉得它有多远,但是在水里游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刚开始下海游的时候,队伍里还有班长和老兵兴奋地叫嚣声,“加把劲,赶上前面游了十五分钟的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