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攻方大为恼火,说你一个师,就算是美军编制的师,打光这么多单位后,还能拿出300多辆主战坦克来?还有那么多坚固工事?守方笑嘻嘻地说,我就是有,你怎么办吧!

攻方说,那我也有两样东西:我有一个车载离心炮连,隔着上千公里就一个个敲光你的中远程导弹基地,还把你飞在几百公里高度的近地轨道低轨卫星用小碎块云团拦截扫光,你还拿什么打我?土木被覆装甲防线和混凝土工事防线都用离心炮一通乱轰,守方插进来说,慢着,请注意你的离心炮是车载的,有那么多弹药供你这么挥霍? 要是中岳号台湾号这样的超级战列舰我们还信,攻方说,所以我们还有第二样东西,我们还有一个成组坦克连,顶在前面近距离硬楔进去,其它东西都在后面跟着,精确打击,弹药够了吧?

双方反复推演论证,一连3天干下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营只有3个格子连的话,防守没什么问题,但在进攻拥有优势兵力的大型坚固防御时还是不够的,比较理想的编制组合是:2-3个类似格子的实验步兵连,1个车载离心炮连,1个变轴向地效机大队,1个成组坦克连,合起来组成一个中岳级步兵营。

两个陆战师的军官们推演出的这个结论让作训部吃了一惊。远程车载离心炮的研制还没过关,轻型车载离心炮连设计方案还没成形,变轴向地效机数量不足,真要这么编 的话,整个集团也编不出几个营,成军两个师是不可能的。

实际情况是,从那时起各单位紧赶慢赶,到美国人提前发动“遏制咽喉”时,才刚刚凑着编出一个完整的中岳级步兵营,立即就被军委拿走,今天一开打就投入到西线的残酷陆战之中。

1112

刘教官的培训班办到第5期,学员大多不认识了,自己猜测是其他现役部队的军官,不该你问的就别多问,只管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学员们。说是“教”是有些过头了,教学相长,这话说得一点不错,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讨论的过程,东西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的,实验步兵战术的理论和学员们一讨论,就结合了部队的实际。每一期都有不小的修改提高,到第5期办完,形成的东西被上面批准为数字化实验步兵规范的首次版本。 还要办第6期的,突然被上面叫去谈话。作训部长简明地告诉他:形势紧张,第6期不办了;我们现在还来不及完全按照规范编出多少个中岳级实验步兵营,现有的只能凑出一个营,但是根据你们提出的意见,决定结合我军现有部队,先编出几个数字化旅,每个旅需要我们拿出5、6个数字化连,结合有基础的现役部队的一个团级单位,支援部队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加强到位,变轴向地效机正开足马力生产,眼下每个旅只能暂配一个中队,中型车载离心炮全军只有4台,轻型的,从本集团抽出了30个中队,两个陆战师编制内还剩1/4,仗着离超级战列舰近,还能保持原定的战斗力。最快的进度,半年内我们可望成军3个准中岳级的旅。近来形势发展很严峻,军委要求做好在近几个月内打赢两场高烈度局部战争的准备。我们不想打仗,可是有人磨刀霍霍,非要比划一下不可。这样,最坏的情况是3个月内我们只能拿出一个完整的中岳级步兵营和几十个连级单位,你们报上来的计划编不起来:格子和蜂巢都编不成旅,各自编一个小团,格子只有9个实验步兵连,没有加强部队了,合成作战指挥放在师一级,大型攻坚战你们可以得到另外的旅、团、营级单位的支援,成组坦克的情况相对好一点,可以有一个成组坦克旅支援你们。

…,根据这些情况,你编一个实验步兵战术暂行方案,3天后报上来。你本人担任格子团的第一营营长。

1113

站在松山茶社,全身沐浴在夜风里,初次带兵打仗的刘博士刘营长在重压之下还是感到浑身振奋。 压力不可谓不重,南部叛军主力十万人马要从这里通过,防线长达160公里,手里的兵力却只有一个营。兵力对比达到三百比一。以传统观点来看,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刘营长只能从所有的有利因素出发,来思考这一场恶仗怎么打。天时,地利,人和,三样东西都在我们手里。天时方面,这场冲突发展到这里对日本叛军已非常不利。不能侥幸速胜,时间拖长就只有覆灭一途。短期也不行,30个小时后,我军基垄装甲师就到了。对方的时间只剩30个小时了。地利,刘营长暗自赞叹战役指挥的高明,一来二去的,就是把我方放到打山地埋伏这个最有利的态势上,这是一个无法再挑剔的舞台了。人和,只论军事的话,我们的人虽然只有一个营,不过日军很快就会明白他们撞上了怎样的一个营。

2条主要公路从防区内穿过,刘营长各自沿途布放了一个连,防御纵深达50千米,两条主要公路两侧的三个空档填进去一个连9个格子。除去两条主要公路,次级公路和小路还有二十几条,这些都不要紧,计算机的地形数据库显示这些山间道路的宽度仅容两辆车并行,有的地段只能走一辆车,山路一边是山坡-峭壁一边是山涧深谷,一般两车道的路用一辆炸坏的装甲车辆就能堵住,一列车队五六辆车都被打坏塞在那里,这条路就过不去了,工程坦克和工程机械上来都没用,上来一辆打坏一辆,越塞越着实。鬼子要是弃车步行的话就正中我们下怀,刚离开车队的步兵还比较密集,容易被消灭,漏过去一些也没什么用,一是时间来不及了,徒步走150公里的山路到东京要两昼夜,我们的主力已经到了,而且徒步步兵攻击东京湾的台湾号战列舰防御圈是白送死。如果他们下车先攻击我们各个格子,那他时间同样来不及,这仗打起来也就有意思了。

主要公路比较宽,防守难度大,特别是松山公路,6个车道,到桑松附近公路两侧相对平坦,装甲车辆通过宽度达二三百米,装甲集群能够一冲而过,是最难守的一段,所以刘营长把营部就放在这里。

刚才打了一场小型进攻战:松山主峰制高点上要放一连的一个格子,那上面有日军一个雷达站,加上守备分队一共31个人,地效机按梯次进攻的原则先在山下放下一排的3个格子,嗤嗤打了十几发50传感器上去,悬浮单元升空,数字化单兵进到距主峰500米,那些鬼子还懵然不觉悟,不客气了,2发155炮弹吊了上去,一点没浪费,一排3班的全越野性能6*6车开上去时,断墙残垣间只找到6个伤兵,妥善包扎了。

各连、排、班全部就位,零星的进攻战打了几起,稀稀落落的155炮弹爆炸声打破山间寂静,远远传开,回荡。松山茶社营部的两部电战指挥车和拖出来的两部被动雷达成四点布成一个600米方圆的雷达阵列,外层15千米内有3辆155炮车和18名数字化单兵在游动,加上上百枚50传感器和3个悬浮单元,松山地网形成了。

山间回荡的炮声显然惊动了日本南部叛军主力长长的车队,刘营长从战情视屏上满意地看到,松山公路上那列长长的光点在10千米外停下来了。

1114

你最好就在那里停上30个小时。可惜做不到。初次打仗的刘营长在振奋、紧张的心情中等待。不是等我们的炮车开炮,是等鬼子的直升机和无人机。鬼子被的山间单位在被打掉之前,从我方地效机的隆隆马达声中应该判断是我们的或是美国人的直升机部队到了,他们应该先行报告给车队了,受到攻击后,若有残存的兵力或是渗透进来的日军先头侦察单位,应该报告这些山间单位受到了直升机的垂直攻击,他们暂时很难发现我们的155炮车,情形还是八路军山间埋伏打日本鬼子,不过场景大大地不同了,山路两侧上没有密密麻麻地趴着步兵屏息以待,没有这些兵,稀稀落落的几个数字化单兵最近的距离公路也有300米,埋伏在公路近旁的只有大量的50传感器,至于那些155炮车,更是远离公路到2千米开外甚至5千米、10千米,猫在某个隐秘角落,多半是在一个盆形的凹陷里。今天的八路这样打埋伏,鬼子找不到人,只好判断是直升机部队的垂直攻击了。照逻辑,他们在没有固定翼战机的情况下,只能用直升机和低空地空导弹实施攻击,因此直升机要飞散到前方一带山区搜索,车载无人机也要放出来,一些雷达车也要开机,这些正是我们想要的。

直升机没能飞到松山茶社,刘营长只听到远处传来低沉的嗡嗡声,就看到视屏上代表直升机的十几个大光点一一熄灭了,战斗场景无法亲眼看见,只好想象 ——155炮车的螺旋炮管最后一段3米长的直管斜指夜空,整体螺旋炮管敏捷地转过一个角度,嗤的一声,无光无烟,一枚155炮弹被冷发射气压推出炮管升上夜空,升上群山的头顶,突然全身一震尾部喷出橘黄色的亮丽尾焰,疾如飞鸟投林般冲向远方某处,亮丽的尾焰几经转折突然加速,接着一团明亮的火球爆开,鬼子一架武装直升机解体了。

想象可能比现实更美丽,犹如印象派的画作往往高于现实。刘营长调整机器,让视屏显示出低空的次级光点,这是那些无人机了,车载的,飞不太远,飞越 10千米以上的距离到达这里再四处磨磨蹭蹭寻寻觅觅地找,找啊找,你能找出什么呢?你怎么能辨别灌木丛中身着红外隔离防护服的数字化单兵呢?155炮车不是大金属体,你怎么区分他和一座房屋、山间农舍旁的一辆拖拉机一部卡车呢?甚至几颗潮湿粗大的大树丛集在一起,也会有惊人的显示呢?白天,我们还需要草木伪装覆盖对付你的光学侦搜,夜晚的话,这个也不大讲究了。

次级光点也一个个地熄灭了,那是被50枪榴弹干掉了,甚至就是被7.62子丨弹丨抓下来了,只因为它们在地网系统上纤毫毕现了。

次级光点剩下不多了,不知鬼子是怎么想的,刘营长此刻很想跟鬼子指挥官谈谈,交流一下信息化步兵作战的心得,又一批次级光点飞了过来,二十几道红外流线显示在视屏上,哈哈,鬼子的自行炮车和导弹车开火了,你要打哪里呢?直升机你一架也没找到,地面的红外发射焰目标也一个没有,大概无人机报告了一大堆电磁波位置回去,你们一定找到了上百个雷达的位置,所以导弹炮弹就打过来了,唉,打就打吧,那不是雷达也不是指挥通讯电台,那只是几百块一个的50传感器啊。

1115

石油咽喉保卫战》小说在线阅读_第2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中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石油咽喉保卫战第2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