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广义地说,这些都属于盾类,看得见的盾,硬盾。他看见你就在那里,却打不动你。这个思路是走向没落了。因为工事和装甲无论怎么发展,总是落后于矛的发展,他只要知道你在哪里,无论你的盾多硬多厚,他总能打破。地下工事可以深挖,可是也深不过钻地攻击武器的进展,太深了也不行,有地热温度的限制。坦克装甲,到目前为止谁的都比不上我们的成组坦克,但是成组坦克也不是打不破的,正面侧面都打不透,从上面打控制车,155毫米还是打不透,203毫米怎么样?更大口径的炮弹直接砸上去怎么样?(转头问一下刘教官)他们测算过,110公斤TNT在控制车3米内近炸,车就肯定抗不住了。

硬盾不行了,人们就发展软盾,看不见的盾。打埋伏是一种战术软盾,你看得见敌人,敌人看不见你,距离也就不对称了。特种作战的主要形式都贯穿着软盾的思路。形形色色的隐蔽方式,让人家看不见你,都是软盾。伪装也是,他看见你了,却不认为你是敌人,转移目标的伪装也是软盾的一种,他看见飞机大炮坦克车了,假的,纸糊的,对于真身来说就是软盾。电磁干扰也属于软盾,还有电子战的多种形式,共性都是让人家看不见你,干扰他,雷达屏幕上一片雪花,或者虽然你看见我了,可是打不着,导弹打过来,被我们的电子干扰给搞偏了、被电磁脉冲烧坏了。真的打不着和假的打错了,这是发展到现代的两大主要形式。除了真的和假的两类以外,真假混合在一起,把真东西隐蔽在假东西里,或者说给出万万千千个真东西,以数量代替质量,也能构成更有效的软盾,比如我们的变轴地效机,地效机表面处理以后在贴地飞行时真身回波与地面杂波都是真的,万万千千个真的,数量太大,他分不清哪一个是目标了,数量就代替了高质量。

软盾还是比不过矛的发展。电子对抗,盾和矛的发展在经济上不成比例。美国人搞隐形飞机,几亿美元一架,探测手段呢,(转头问问刘教官,举起一只50 传感器)这个东西的造价人民币600多块,只发射单纯的一列正弦波,集合成阵使用却厉害得很,天上一只鸟、地面一只兔子跑进来都看得见。几百人民币的东西集合起来用,几万几十万人民币的电子矛,就打破他几亿美元隐形机了。经济上不成比例,敌我双方费效比的对比与双方国力完全不成比例,将在技术经济上造就一方的终极战略优势,技术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但与经济结合在一起,结合对了,就可以在一个时期内造成一种终极优势。“以经济制军事”。

……

雷达发展到现代,有三大前沿方向:时间上运动,空间上阵列,方向上被动。

时间上运动,远离的列车汽笛频率听起来降低,接近时增高,声波速度与运动物体相对速度可比时,改变了相对的频率,电磁波是光速,但是当飞行器高速运动时,A点发射的电波,其回波却在B点收到,距离和位置变了,可以据此大大增加雷达的等效天线尺度,多普勒效应用在雷达上构成合成孔径雷达,但是雷达本身必须高速运动,所以装在飞机上、卫星上。空间上阵列,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在空间上依次排列,相控阵雷达是一种初级形式,阵列时域的依次脉冲发射是一种发展形式,双极、多极阵列构成长基线天线的也属于空间上阵列雷达的发展形式。方向上被动,发射是正方向的话,接收就是负方向,雷达如果只是接收某些别人发射的电磁波,比如设立两个以上的雷达天线,接收已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手机通讯站等等的信号波,当一架飞行器冲进来就加入了他对这些已知信号的反射波,多方向角度的,打破了原有的“宁静”,雷达天线对比一下方向和时间的差别就知道有人进来了,在哪里,探测出F117的被动雷达是一种初级形式。

科学的发展总是在交叉的边缘上。我们把这三个前沿方向结合起来,在它们交叉之处,创造出新的系统,能力远远超过这三大前沿方向的自身。雷达自身不飞行,能不能做成合成孔径的?相对运动就可以,雷达系统不运动,电磁波的发射点位置却是运动的,20个一级节点排成一条直线或曲线,依次按照确定的规律发射电磁波,就等于一架飞机沿着这条线一边飞行一边发射电磁波,同时也依照顺序在不同位置上接收电磁波,相邻节点的距离除以发射时间间隔就等于飞机在这一段上的速度,空中的悬浮节点当然也掺乎进来了,阵列与运动交叉,就作出了不动的合成孔径和运动的相控阵,也就给对方模拟出一个飞行器还是什么运动的东西,他一看,好目标啊,大喜过望,导弹打过来了追上去了,打得好啊,我们这个系统又造成了虚拟成像,探测的矛、制导的矛与隐蔽的盾伪装的盾结合起来了。方向上被动也不一定非要接收已有的什么广播电台的嘛,那东西打起仗来保不准就关了、炸了、坏了,主播小姐钻桌子底下去了,不稳定嘛,平常你把场测得好好的,一打仗,变了,所以那么死心眼干什么,我们自己作出它一片广播电台,(把手中的50传感器举了举)这电台多好,又便宜又多,天上吊着若干,地上铺着一片,发射的频率、位置都是完全已知的、可控的,谁要闯进来,一下子场子里多了一大堆反射波出来,不就原形毕露了。

电磁波的带宽越宽、包含的频率成份越多、相位关系越复杂,这个电磁波就越容易受到破坏,在电子对抗中越容易被打败,越复杂的东西越难复制,越不稳定,这是一个普遍规律。电子对抗也遵循着这条规律。当然,复杂是因为有那个需要,需要它包括那些内容,因此形式上不得不复杂一些。可是谁说复杂的东西非要由一架天线发射呢?把各个成份分别由不同的小东西发射行不行呢?还是阵列原理和运动原理的变形。我们这个系统内各个传感器发射的电磁波虽然是单一正弦波,担任复杂内容中的一个简单成份的角色,但是每个点发射的时间、连续长或者说是脉冲宽是可变的,发射频率是有限可变的,按照…(这段实在要删去了,壮士笑谈注)

我们这个ZY电子系统,做到了现代雷达技术还达不到的水平,不过,技术发展永无止境,这个系统也不是打不破的。现在就可以打破,这就是不对称攻击。

什么叫不对称攻击?就是攻击手段与防御手段不在一个范畴内。归纳起来,有下面这么6条:

在一个领域的两端攻击中间,在中间攻击两端;第二,在不同领域的界面上攻击;第三,从与之正交的其它的维攻击某一维;第四,不同领域间的跨越攻击和交叉攻击;第五,不同领域的质的替代攻击;第六,不同领域的时间合成攻击。其中某些项在哲学上可以再归纳提升,某些项在技术上可以再演绎分解,某些项在现时条件可以合成使用,某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合成使用,某些在将来是可能合成使用的。

李中岳说,今天这条布幔初看是代表了实战环境中的雨雾尘沙硝烟暗夜树林灌木山坡房舍和各种物体障碍的

阻挡,打起仗来,射击时更多情况下是你看不见对方,敌方却可能先发现你,美军从2009年起陆军装备和战术的主流就转入“非直视攻击”。我们不能每次进步都是人家搞出来了以后、展示给世人看了甚至打痛了人之后,我们才猛醒。这次我们要领先一步,赶到他前面去。进一步说,这条布幔是代表了领域之间隔膜的界面。

从距离的量到距离的质,从不同领域距离上无限大的界面隔膜到距离无限小的有机合成,李中岳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不对称作战的要义。

1109

来自学员的压力有所放松,来自上级的压力却加大了。集团作训部要求只讲原则要诣,鼓励学员提问,提出自己的意见见解。刘教官明白作训部的意思。对于高级中级军官的培训,只需要让他们明白基本原理,越是高级的学员,讲课内容越是基本。小学生要背诵乘法口诀那样的一大堆东西,研究生只要基本公式原理,到了科研第一线,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一切要靠研究者自己摸索前进了。老大总是说,你不能深入浅出地把问题讲明白,只是因为你自己还没弄懂,你要求人家背的越多,说明你自己懂得越少。学员都是高中级军官,掌握步兵信息化作战的基本原理和设备主要原理就行了,究竟怎么打仗,要靠这些人根据战场现况去自己发挥,所以对基层军官士兵要讲条例背条例,对军官要讲原理,官越大原理越基本。到了学问的最高层次,连原理也剩下不多的基本几条,都带有哲学的味道了。

讲数字化实验步兵防御战术时,大家还没提出什么尖锐问题,到了最后讲到进攻战术,刘教官只讲了一个梯次进攻逐步推进的原理,大家就讨论开了,提出的问题让刘教官招架不了。

在讲防御战术时,刘教官给大家算了一笔帐:敌人一个现代装备的步兵营有多少家伙?至多,坦克自行炮步兵战车三四十辆,再加上直升机十几架,其它导弹雷达电战平台,连装甲吉普运输车辆工程兵机械都算上,要打的目标不过上百个,可是一辆数字化155迫击炮车带了多少炮弹呢?120发,4吨多炮弹,15吨的车子自身没什么装甲,三分之一的份量是弹药。这120发炮弹只要十之八九击中目标,敌人这一个大营就被干光了。还没用到弹药车上的弹药。我们要做的事就是两件,第一发现敌人,第二把一发炮弹准确砸到敌人的脑袋上。

敌人要想靠集团冲锋来突破是没有用的。简单算一下,我们炮车自动装填射速是每分钟20发,敌人一个展开的机械化步兵营要通过50公里的有效射程大约要花去至少50分钟,那么前5分钟他那一个营的目标就被打光了,即使是一个旅,接近到二三十公里也就没了,更大的单位用来攻击一个班无法充分展开,弄不好被我们“一炮打俩”。

石油咽喉保卫战》小说在线阅读_第2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中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石油咽喉保卫战第2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