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费尽心机而不可得。退一步却海阔天空。皎洁的月色下,一森佑元恍如南柯一梦,感到天地宽阔,大彻大悟。

1065

曾南岳被紧急指定为中国全权代表。日本皇宫草坪上,对面,站立着日本一众政要精华人物,默默无语,

皎洁的月色下,一个高瘦的老人分开众人走近, 对着曾南岳,慢慢跪了下来。

迟了半个多世纪。日本天皇对中国人民补行一跪。

1066

中岳岛号。

下主轴承危急。细微的汗珠密密地从总工程师鼻子上渗了出来。 情况已基本搞清楚,问题赤裸裸地摆在眼前,虽然明明白白,但已无法解决。

破坏者的心理素质非常稳定,身手肯定受过专业训练。他从同步环梯进入下主轴通行孔,这一步就很难,主轴达到2级战备以上的转速时,套在下主轴通行孔外的同步环梯要想在那个直径下同步运转其离心力已让人体难以承受,而此人竟然在主轴转速达到每分钟20转的临界转速下经同步环梯跳进那个通行孔!他必定先降低同步环梯的转速低于同步转速,否则人体绝难承受那个离心力,不过同步环梯转速越低,通过下主轴通行孔的时间越短,人要在一瞬间跳进去,就要估摸提前量在面对主轴钢壁时往里跳,才有可能跳进那个通行孔,稍有差错就会被通行孔口撞飞或者剪切成碎块。刚才总工程师亲自带人上了较低转速的同步环梯,离心力已经让年逾不惑的总工头昏眼花,勉强看清那位检查员――25岁的硕士,小伙子身影一闪面对下主轴钢壁撞了进去,情景惊心动魄。那小伙子进去后顺着螺旋扶梯下到底部,身在12对主磁极板泄漏的比例微小但是绝对值强大的漏磁磁通之间,那个磁场非常强大,人身上如带有铁磁物质就会被牢牢吸附动弹不得,小伙子一定是在近百摄氏度的高温和强磁场之中挣扎着勉强检查到那个被打开的工程尼龙检查底孔,再用尽力气克服离心力走到主轴心部用那里的检修电话报告了情况,再按指示勉强接通了液氦-液氮管路备用接口,打开开关,低温冷却剂流了下去封闭了热窗,但是在骤然下降到摄氏零下六十几度的环境低温中,小伙子再也没能从通行孔里跳回来。

从已降低到很低转速的同步环梯上跳下来的时候,总工程师一跤摔在地面上,头昏耳鸣之中,坐在地板上紧张思考起来:怎么办?

破坏者打开检修底孔后,一定是掏出预备好的那个非铁磁的金属物扔了下去。即使是一只小铜螺帽,也会卡在旋转的磁悬浮间隙之中,产生剧烈摩擦、高温和机械损害,破坏了A相下锥面一小块热隔绝层,在A相超导磁场线圈上打开了一个向上的“热窗”,热量从那个热窗冲了下去,A相温度升到低温超导临界温度之上,铜阻出现,A相推斥力急遽降低,主轴向A偏移,产生严重机械摩擦,造成进一步发热的恶性循环。

怎么办?

船的总体设计是李中岳本人在1985-1991年间完成的,那时高温超导刚刚出现但并不成熟,中岳岛号的主炮外环超导、炮管电磁加速线圈超导、离心电磁副炮超导和各驱动电机超导无一例外是使用同一液氦低温超导系统,下主轴承磁悬浮超导也是使用了这个系统。船上储备的液氦倒进下主轴承锥面后暂时封闭了那个热窗,维持了A相磁悬浮线圈处于超导临界温度以下,坚持到刚才,液氦作用发散殆尽,热窗重新打开,开始注入液氮。使用液氮与液氦有质的不同,液氦是维持超导低温,以超导磁悬浮间隙隔绝了机械摩擦,不使摩擦热发生,使用液氮则根本构不成低温超导,机械摩擦发生了,液氮只是把机械摩擦热吸收掉,当散热剂用了。因此尽管液氮的散热效果比液氦好上几十倍,但是数十万吨重量下下主轴承的机械摩擦一旦出现就非同小可,计算表明它相当于一个1万5千千瓦的电炉子,液氮注入就发散掉,散热量小于发热量,温度不断上升,温度越升,锥形磁悬浮轴承A相区间热膨胀导致的机械摩擦接触面越大正压力越大,发热量越大,由此造成恶性循环,温度不仅在上升,而且在加速上升,现在已达摄氏131度,如果升逾160摄氏度,A相热量因横向未设主要隔热层将使B相C相温度升逾的超导临界温度之上,三个相区的超导都破坏掉之后,全面机械接触将很快导致轴承锥面热融合,上百万千瓦的发热量会把主轴下端加热到合金钢相变温度,扭断主轴下端,引起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绝对以技术解决是做不到了。剩下的,在剩下的时间上想想办法。

还有多少时间?

拦截弹应该在对方的攻击弹射出之后发射,而我们的拦截弹群却是在美国发射洲际导弹之前发射的。固定式发射井也罢,机动式发射平台也罢,不管它在哪里,所针对的目标一旦确定,它射出的洲际导弹的弹道就是确定的。美国有多少洲际导弹是瞄准中国的,多少是瞄准日本的,这个我们基本知道,合起来有3000 多枚。发射位置我们也是大致知道的,一部分是精确知道的。它们对准了哪些目标,我们也是大致知道的,而这些目标在哪里,当然,是精确知道的。因此,从发射点到目标点连出外空弹道,这就是那些大炮仗的必经之路。这些大炮仗要沿着这些必经之路飞行30-50分钟左右。

中岳岛的拦截炮弹先敌射出,穿入外空后,很快以一个夹角进入美国洲际导弹北极弹道的逆弹道,爆裂成数以亿计的陶瓷碎块,这些陶瓷碎块云团在逆弹道无阻力飞行15-50分钟左右,将在北极圈内坠落。

关键,是美国的洲际导弹群会不会在拦截弹群进入逆弹道之前射出升空。

如果是,美国全部预瞄准中国、日本的洲际导弹将全军覆灭。

如果不是,中岳岛在下主轴承故障前最后一次的外空拦截射击将虚掷,美国的洲际导弹群中有几发将不可避免地在日本、甚至在中国落地。

1067

中岳岛号超级战列舰。

李中岳咬紧了牙关。

总工程师报上来最后的抢修方案:从固定锥面中心向下主轴承注入高压水流,1厘米的磁悬浮气隙消失后,高压水流通过不到0.1毫米的极小间隙产生递减压力,可得到平均为35公斤力每平方厘米的托举压强,在半径10米的圆锥面投影面积上产生11万吨的托举力,这个力量不够,因此同时要调整整个主轴平衡系统的36支直径1.6米的电动-机械减速调整螺栓,将主飞轮平衡地轴向下移,配合上主轴承的电磁调整,让上主轴承的磁悬浮悬挂负荷达到极限,这样,上下两个主轴承的液压托举力和磁悬浮悬挂力加在一起可以承受总旋转质量的92%,剩下的重量要用发射主炮炮弹来解决——立即把5万吨主炮炮弹发射出去!

整个作业工程时间需要50分钟。这段时间内,使用剩余全部液氦和液氮最多可以维持下主轴承温度在金属无塑性变形的相变温度以下30分钟,此后需要注水冷却,但高压水泵尚未接好,注入的只是中低压水,因此那时下主轴承摩擦损耗极大,重载机械摩擦很可能对下主轴承锥面造成不可修复的机械破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立即使用主飞轮转动惯量机械能经主飞轮外缘主电机以最大功率发电供给炮弹的电磁加速系统,射出的炮弹初速将达到极高水平,以等效电磁制动主飞轮。高初速发射炮弹将一直坚持到主轴转速降低到零。滑动摩擦消失,就保护了下主轴承锥面,磁悬浮系统修复后,战列舰仍然可以有效使用。磁悬浮系统的彻底修复要在主轴停车后的8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

这就是说,一旦出现下主轴承重机械摩擦的最坏情况,中岳岛主炮必须在30分钟内以最高初速将主飞轮能量发射完毕,此后8个小时的时间内不能发射。

这个技术要求和当前的战略决战态势很不符合:

1 如果在这批1500发外空拦截陶瓷炮弹飞到北极逆弹道之前,美国的首批洲际导弹升空,则这些洲际导弹必被拦截,任务就转为逼迫美军发射剩余的战略导弹,直至美国油尽灯枯。这就要以发射攻击其重要目标的打击炮弹为辅,以发射拦截其各批次的洲际导弹的陶瓷拦截弹为主;

2 如果这批1500发外空拦截陶瓷炮弹落空,则任务变为以主要力量发射大批攻击其重要目标的打击弹,尽可能摧毁美国的战略打击力量,我要归零,你也归零!还要保留足够的拦截弹拦截其后续射出的洲际导弹。

两种情况对现有主飞轮电池的能量使用和输弹机构的安排的要求都很不相同,特别是,两种情况下,主炮只有30分钟的作战时间都是远远不够的。

最坏的情况是,美国人按兵不动,等待30分钟之后射出他们所有的大炮仗。

如果出现最坏的情况,就只能放弃对打击日本的洲际导弹的主要拦截。现实地估计,美国此时射出的洲际导弹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瞄准日本目标的。越过日本射向我国的只会是很少几枚,依靠台湾号战列舰和位于日本西侧关门海峡的华山号巡洋舰有能力同时布设拦截弹幕毁掉这几枚心怀不轨者。不过,台湾号刚才对中绳东日本联合舰队做了一次远距离炮击,曾老五这个血性家伙的莽撞射击消耗了大部分中主炮飞轮电池的能量,现在正开动所有发电机给飞轮电池充电,如果美国的洲际导弹不是在30分钟内打来,也不是在很久以后等曾老五充足了电再打来,就是在30分钟我们刚刹车之后打过来的话,计算下来,台湾号和华山号的拦截炮弹密度不足,可能导致10%-15%的导弹漏网,剩下的这些,只能指望我们的陆基高能激光系统了,那些系统中大部分的跟瞄装置还没过关,还是老式的力矩电机型的,拦截再入段洲际导弹需要长时间定在一点才能打透范艾伦离子包裹层,做得到吗?可能最后会有一两发漏网。

怎么办?

这是最坏的情况,其中也不能排除一个很可能发生的好情况:美国人打我们的那部分战略导弹不是打我本土目标,而是只打击我们——中岳岛号。这是更可能发生的情况。一来在目前态势下,美国佬直接攻击中国本土就会引发不必要也是他不希望的中美战略敌对,更重要的,中国真正威胁到他的战略打击力量不在本土,就在这里,中岳岛号上。他要求得安全感,先要打掉我们。

石油咽喉保卫战》小说在线阅读_第2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中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石油咽喉保卫战第2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