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沿山给出了小心翼翼的报告:数千发微小碎片以32度角与失踪卫星轨道交汇,随即卫星消失,微小碎片群在定轨道上绕行…千米后坠入大气层消失。对微小碎片群轨道的分析表明,这是从中国东海地区发射的,…,结论是:中国的破片攻击卫星技术有了惊人的发展,已经拥有击落美国任何空间目标的能力,没有卫星支持,就使得美国现行战略导弹无法准确击中目标,即便是打击固定式发射井,落点误差再加大500米的话,百万吨级的核弹头也无能为力;并且如果中国人的洲际导弹群在面对反弹道导弹拦截时放出“几千枚微小碎片”开路,构成反弹道导弹来袭方向的模糊保护层,就能轻易地粉碎导弹拦截,这意味着中国可能率先发展出了主动攻击式反拦截技术,他们打过来的弹道导弹我们无法进行常规拦截!报告的结论是“我方核打击能力的第一击将无法摧毁中国过半数的核反击能力;除了使用 K31系统,美国也将无法防御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攻击”。
这份报告给了五角大楼极大的震撼。进展至此,美国的核打击无法消灭中国的核反击力量,而当中国实施核反击时,美国只有动用K31的高能激光才可以避开充当洲际导弹开路先锋的破片保护群直接击中洲际导弹本身。但是中国人并不知道我们正在发展的K31系统。这就是说,中国人经过这次实验之后,将信心暴涨,如果不及时地先发制人地压制住他们,美国将不得不在中国人的某些一贯要求的领域――比如台湾问题――作出战略退让。
美国总统思考的结论是:立即就比划一下,让中国方面保持头脑清醒。因此叠加在种种因素之上,攻击卫星事件成为美国发动“扼制咽喉”行动的导火索。
(编者注:作者这段文字写在我首次攻击卫星实验之前2年。修改稿基本保留了这段文字。)
美方先发作出来的自然是一封秘密照会。最后一句话是:“……美国除有权采取对等行动外,也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人家要翻脸,我们只有两种应对逻辑。一种是韬晦之计——尽量让对方低估我们而不翻脸,另一种是硬碰硬地应对:你要翻脸,我也翻脸。但是两个因素致使韬晦之计到近些年来逐渐失效:一个因素是中国国力突飞猛进,你要韬晦有人不信了,另一个因素是对方被利益和野心驱使本来就要拿走你的一块东西,你越韬晦,他越发觉得你实力不够,因此越发相信他的侵犯具有可行性,韬晦对于那些弱智而又疯狂的人士成了某种兴奋剂。台湾问题就面对着这样的局面。
因此,让对方止步的手段越来越趋向韬晦之计的反面,这就是适当的显示实力。
美国照会的第二天,李中岳向中央军委提交了最初的中岳岛计划。
不久,中岳岛的灵魂人物李中岳被秘密逮捕入狱。
两个多月之后,中美日之间的石油咽喉攻防战突然爆发。美国人兑现了他们的威胁:使用K31系统击落了中国的9颗卫星,击毁了中国空军在战区内投入的全部电子战机,使美国在即将输掉常规信息战的关头挽回了局势。
中午过后,中岳岛下主轴承出现故障,面对如此危急情况,李中岳现在一心盼望牛仔总统早点把他那些大炮仗打出来。
应变计划早就拟就,在这个关键点上,中岳岛原计划是这样,军委改进制订的3号预案还是这样。在这个问题上别无办法。
这就是一定要把美国的几千枚战略导弹引出来。掠海飞行的巡航导弹难以在远距离被发现,但是巡航导弹的射程相对较近,这个射程内的敌方潜舰都已被肃清,陆基基地的还有十几处,都已锁定,等待军委的命令,而担任美国战略导弹主力的数千枚陆基弹道导弹的发射基地都在美国本土,如果我们先行动手摧毁,那就面临政治经济和军事技术方面的两大问题,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着的,前者限制了我们使用核弹头,于是,后者的问题就更难解决:
使用常规弹头,难以摧毁美军加固的发射井,也难以肃清他们的机动型运载平台。美苏争霸时代,美国的战略导弹发射井加固得坚固异常,核弹头稍偏一点点就无效了,地面机动、地下机动、空中机动和海上、海下机动的各个发射平台也难以一网打尽。 苏联人也始终没什么好办法。
我们的办法是引蛇出洞,逼着他都打出来,打得越彻底越好。只要战略导弹一升空,发射井和机动平台就都失效,我们就可以使用模糊轨道拦截的方式,用数以亿计的微小陶瓷碎块把这些导弹摧毁在上升段轨道上,即使他使用核弹头,也限制了污染范围。核弹头只要不爆炸,就不会造成多大污染,坠落下去让美国人慢慢找吧。而且坠落在美国本土及附近地区,也麻烦不到别人。
中岳岛下主轴承出现问题,迫切需要美国佬立即发射其所有的大炮仗,配合一下我们新出现的情况。可是还不见动静,美国人这次的忍耐力真好。
我们久等不至。故障下的主飞轮长时间保持在一级战备转速是不行的。如果降低转速,就要面对如何应对他突然打击的问题。我们在较低的转速级别时,他突然发射大量战略导弹,我们即便能够做到全力加速、全部拦截,从简单计算也可知道,拦截之后其大量弹头的坠落区靠近我们,在我们经济蓬勃发展的势头上,这种事情是不允许出现的。何况,今天的海面风平浪静,还难以做到短时间内提升主飞轮转速。李中岳的命令是:不能降低转速。必须保住能量。
总工程师朱东岳和所有高级军官立即明白了这个命令的含义。 不能停车。如果停车,故障就能彻底排除,危险也就消失。不停车,消除故障隐患就极其困难,危险随时间增大,但是只要主轴不停车,中岳岛就维持着对美国本土和日本浅见山的战略打击-拦截能力。
李中岳对任务的能量分配做了力所能及的调整。第一位保住了对外空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第二保持着对美国本土目标和日本浅见山基地的战略打击能力,第三,最大限度地削减了对各个次要目标打击用量,大部分原定打击计划被撤销,仅对西线打出必须的支援,包括摧毁波斯湾内的卡尔文森号战斗群,并对台湾北部沿海的日军“接侨舰队”打出了一次主炮射击,200发巨型炮弹一下子干掉了日寇的新凤号航空武库舰战斗群,在这个捉襟见肘的基础上,接到了老五动用战略打击能力炮击的意外报告,立即命令调出800万兆焦飞轮能量填补台湾号这次炮击后出现的北极弹道防御圈漏洞,并且,台湾号自身防御能力已大为减弱,一旦浅见山樱花飞机飞出来攻击台湾号,这条巨舰将挡不住动能铁棍的雷霆一击。必须再安排拦截樱花飞机的能力部署,让它一出浅见山就给我栽下去!… 布置到后面,李中岳发现准备用来与中绳东日联合舰队主力决战的能量被分用掉了。
以完全冷静的理性思考作出一系列应变部署,李中岳开始品味曾南岳隔着一千多公里炮击自己眼前日本舰队的含义。
老五下命令时人已登陆东京市内,他不知道我们下主轴承故障的事。这是关系国家战略决战的绝密,何况老五离开台湾号后已无法实现机密通讯。这时他却接到了李之焕的求救电话。老五是义气深厚的血性汉子,又一向言必信、行必果,他撂下“今天就是拼刺刀,兄弟也挡在前面!”这句话,回头就命令动用中主炮向一千多公里外的鬼子联合舰队开炮。他只能打这么远,他打我眼皮子底下的目标,是想换取我调出能量接力对围攻万里镇李之焕总部的鬼子开炮。不止如此,这里面还有别的味道。你不打我眼前的目标,我就不能向万里镇开炮了吗?你并不知道我主飞轮出故障的事。兄弟之间,用得着这样交换吗?一个为了自己兄弟和亲人发动作战的指挥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军人,只能算是条汉子,可惜老五没能站在战略全局看这件事,把我们党保卫台湾的策略部署看成了工于心计讲究谋略精于计算的…
你把你大哥看成什么人了? 兄弟!什么叫兄弟? 真到了拿战略导弹拼刺刀的时候,大哥会挡在你小子的前面!
一想到老五的险境和兄弟情分,李中岳惯有的冰雪般的冷静被一丝丝抽走,在中岳岛屋顶大厅里罕见地急急走来走去,脸色渐渐涨红了起来。
1029-1030
1029
小林跟着排长趁着夜色掩护摸近了营部,距离营部地下隐蔽所还有50多米,伏在耐盐碱的红柳丛后面观察了七八分钟,就见营部警卫排的老几位推出一个五花大绑的人来,那人口齿不清喊着什么“违抗军令”,劈劈啪啪又挨了几下重重的耳光,看来口齿不清的原因是捱过几顿生活了,天黑看不清那人脸孔,听声音挺陌生,不是营部的人,推着往海边走了百余米,砰砰传来几声枪响。
排长身上一哆嗦,低头想了一会儿,唉地叹了口气,高声与那几个警卫打招呼,然后拉着小林慢慢站起身来,走了过去。
弄清了情况。老营长本来和这钦差是熟人,以德报怨,不管刚才自己被捆得粽子似的,还想放这这人一条生路,可是万里镇总座亲自打来电话下令必须毙了这家伙。一个警卫脸上带着嘲笑低声对小林和排长说:“以后遇上好事跑得快点,你们前面已摸来两拨了。”
排长愣了一会,吩咐小林外边等着,自己进了营部。不大一会功夫出来说:“营长命令收拢部队,对准海上鬼子军舰开炮!咱们赶紧回去,抢在别人前边!” 话音未落,就见远处火光闪闪,一片片火流冲向远处海面,隆隆爆音传来,原来又有几处炮位抢先开炮了。
1030
太伊滩头火箭炮营各炮纷纷开炮,上百条火流划破夜空,打了几分钟,二十多千米远处海面上鬼子几艘军舰熊熊燃烧起来,
背后的日军装甲群自行火炮开始猛烈轰击,一群群炮弹落在太伊滩头的淤泥里,爆炸不算猛烈,基垄炮台也打过来几发炮弹,稀疏得很,与基垄岸炮的强大火力不成比例。刚打了1分钟,近处海面上忽然冒出一片片炮口闪光,第一两栖坦克军的前锋坦克团主力抵达太伊东滩头,炮弹流与太伊火箭炮营的交错而过,第一顿炮弹就干掉了火箭炮营背后的日军自行炮群,打得很准,显然得到了我数字化步兵的近距指引。太伊火箭炮营炮击两栖坦克团背后海面上的鬼子军舰,在两栖坦克开炮暴露位置后掩护了坦克团的侧背,鬼子军舰虽然发现了坦克团炮口焰的位置,却无法有效炮击了,坦克团百门125火炮的猛烈炮击干掉了鬼子自行炮群,也有力地掩护了太伊火箭炮营的侧背,两岸军队相互掩护,犹如手持利剑交互前进扑向剑齿虎的兄弟二人。
遥远的南面飞来大批的6英寸炮弹,数百条曳光流线飞越台岛上空,在中岳岛留守部队北支队特战大队的近距指引下,准确落在基垄岸炮炮台,政策分明:凡是向太伊火箭炮营和我两栖坦克团开炮的,都被155毫米炮弹炸毁,凡是沉默不语,都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