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代战争因此出现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三大特点:第一,现代战争不以夺取土地为目的,而是出于全球化利益构成的需要,出于对重要资源攫取和控制的需要,单纯的领土纠纷已无法引致战争,因此战争的结果往往并不大幅度改变边界。第二,大国之间爆发现代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即使爆发也要尽力避免全面摧毁敌方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战争潜力,否则也将沉重打击本国经济利益,对大国的全面战略焦土轰炸越来越难以出现,大规模核战争的实际可能性逐渐降低,同时,战争范围不仅扩展到海陆空天电五维军事手段的合成作战,更扩大到军事手段作战和非军事手段作战特别是经济金融作战的2维合成作战。第三,大国之间即使出现现代战争其主要过程也会异常短促,将以突然发生突然结束的短促的高烈度冲突的形式出现,从传统角度衡量没有压倒性的胜利者;相反,大国和小国之间的战争则往往打成绵绵不绝的长期的低烈度持久战。
4 中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将促成国防战略的转型。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来看,传统的保卫国境线的完全防御型国防战略到2008年之后将开始发生转化,在此后5年的时间内,将形成新秩序下的国防战略,军队将根据经济全球化分工合作构成的利益要件分布去保卫国家利益而不只是按照国境线保卫国家利益,中国军队走出国门保卫国家战略利益的时代必将到来。
这篇文章给了不少人以启迪,此后不少相关的论文专著问世。司令员此后在两次见面机会里与那个人作了长谈,特别就中国的西线军事斗争深入交换了意见。一次大型演习时在直升机上司令员问那个人:那么说你的那篇小说形式的文章要到2012年左右公开出版了?那个人笑笑说,不一定非要走那个形式了,其实03 年已经出了嘛。
982
在原来的西线作战计划中,如果中岳岛的离心电磁武器发挥正常,作战能够进入中绳-台湾阶段,我军掌握了可靠的海、空、天优势,并将美军海空军主力吸引到东线,这时西方第一快速反应师才会出动,作战才能进入建立中亚-中东中国走廊的阶段。
美军的海空军主力部队在战前数天内已主动地向东线快速集中。今天一打响,美军的高能激光系统突然提前启用,使战略态势发生意想不到的逆变,打到北京时间中午时分,军委决定提前打出西方第一快速反应师这张王牌,在战略优势尚未建立的僵持态势下,西线奇兵突出,在美军海空主力集中到东线的时候,第一快速反应师批亢捣虚,一下子打在美军兵力空虚却又是石油战略要地的中东软肋上,美军猝不及防,来不及调动兵力封堵这个巨大的战略缺口,西线部队出奇制胜, 2000公里蛙跳,一下子占领了波斯湾出口的咽喉重镇恰赫拔哈尔。
不是取得优势后再进驻,也不是打一下相机撤回,而是在不利态势下提前行动,来了就不走了,坚持到底,完成夺回中东石油咽喉、建立中国走廊的战略部署。
针对当前局面,司令员决心调整部署:快速反应师现在的核心任务就是坚守恰赫拔哈尔。坚持72个小时,直到陆军主力到达。如果此后中岳岛离心电磁武器的战略打击发挥顺利,那么大不里士和阿巴丹就是不守而守,美军地面部队如果不知死活深入伊朗,届时就会成为头顶上毫无防护能力的软柿子,难免全军覆没的下场,那时,法德也不愿意看到中俄两家独占石油咽喉的局面,必定会急忙前来补课,部队会不请自来,不仅补占阿巴丹,还会趁机占领其它要点,站到了美国的对立面上,国际反霸权主义统一战线还是会水到渠成。
如果中岳岛的离心电磁武器发挥不正常,那么我们的态势就很严峻,头顶上不占优势的条件下,守住恰赫拔哈尔就很吃力了,分散兵力占据大不里士和阿巴丹就难以打赢难以坚持,那时,收缩兵力固守恰赫拔哈尔一点,还是能够有效控制住波斯湾出口,我们在战略上还是有了控制中东石油咽喉、与美国人讨价还价求得和平解决的本钱。
司令员决心已定。固守恰赫拔哈尔。最初一段时间会比较困难。
983
美军部署在伊朗周边地区的军队,反映了美军全球到处伸手,兵力捉襟见肘的窘境。
驻伊拉克的兵力近15万人,其中第4机械化步兵师奉调回国“轮休”,否则士气坚持不下去了。换来了美军在本土镇宅的王牌部队第一骑兵师,这个师编的很满,有3万多人,主力集结在巴士拉。驻伊美军还有第10山地师部署在提克里特地区,此外,战前紧急从驻欧洲部队抽掉了2个主力师——第1装甲师赶到土耳其和第1机步师赶到伊拉克,这两个师抽走以后,美军驻欧洲兵力就非常空虚了。加上原驻伊拉克“轮休”归来的第3机械化步兵师和近期调来的第三陆战师主力,美军在伊拉克方向集中了5个陆军师(陆战队师也计入了)。
在土耳其方向,除了刚赶到的第一装甲师之外,还有第82空降师,加上其它一些团、营级单位和空军部队,驻土美军约有6万余人。
在中亚国家××××的美军基地,驻有第101空中突击师,约2万余人。
在波斯湾对岸的阿曼半岛驻有原第18军部分部队整编而成第18空降师。
这样,在伊朗周边的中东-中亚地区,美国集中了8个陆军师,几乎占美国陆军10个现役陆军师中的绝大部分。加上各基地空军部队和在波斯湾的卡尔文孙号航母战斗群,伊朗周边地区美军总兵力达33万人。这还是从伊朗战区抽出2个航母战斗群、大量的空军和一个陆战队师集中到东亚的结果。美军在战前的兵力部署,形成一大一小两个拳头,大拳头在东亚-东南亚,小拳头在中东,其它地方的兵力几乎被抽调一空了。
按照中国维和部队参谋部的判断,美军对伊朗我军的打击主要将来自三个方向。.
由于俄军快速反应部队已经进占德黑兰,其有力之一部即将进占马什哈德,斩断“颜色革命”北进路线的后路,因此,来自中亚国家××××美军基地第101空中突击师的攻击将被俄军遮断。
土耳其方向的美军第一装甲师和第82空降师将首先攻占大不里士,然后向德黑兰方向发展进攻,配合马什哈德方向的第101空中突击师,夹击德黑兰。那么,俄军要守德黑兰就必须阻击大不里士方向的美军装甲集群,仅靠其快反部队一个旅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俄军总参谋部已经表示要“酌情派出”陆军部队,但是并不可靠。可以判断,如果在中国打赢、局面明朗的情况下,俄陆军定会大举出动,如果局势复杂甚至逆转,那么俄军很可能不出陆军,摆下快速反应部队与美国人谈判,要点什么条件再撤军,这个条件,应该不出美国承诺撤消部分对北约东扩和“颜色革命“北进的支持的范围。如果局势很糟糕,那么俄军快反部队会不等谈判就先行撤军,这种情况如果在72小时内出现,我军的北线就空门大开。
为了稳住俄军,我们必须对大不里士方向的美军给予一个打击。这是一个政治仗,在战术上不属于必要而在战略上必须要打还要打赢的。
美军攻击我军的主力将来自伊拉克-阿巴丹方向,以及来自波斯湾阿曼半岛的第18空降师-卡尔文孙航母战斗群的垂直打击。
我军第一快速反应师应付阿巴丹、波斯湾美军的主力突击固守恰赫拔哈尔已经很困难了,但是,还要分出兵力主动出击大不里士方向。
必须如此,才可能坚持72个小时。
司令员深知中国正处于两线作战的困难境地,这不是我们愿意的,而是被逼到了这个份上。同样,美、日两方也都面对两线军事作战,三方都在力求摆脱两线作战的局面。对中国来说,东西两线比较,中国的取胜之道在于迅速摆脱东线,因此,美国除了面对中日两线的军事作战之外,还要面临更宽广领域上军事-金融的两线打击。
二十 两线作战 984
984
李之焕将军走出总部会议大厅不久,就和海军司令一起被一伙穿着海军军装的人拥簇着上了一辆中型巴士,车子显然是临时找来的,上面什么都没有,将军急于了解情况,无奈手机打不通了。在车上,海军人员向将军报告了早上以来大半天的情况发展,最新情况也只到1个小时前——车上人员的手机也都打不通了。
时间不多,简要地商谈一下之后,作出了分工。海军司令去台北市内的政战大厦,台独政变发生后,那里集中了蓝营主要领袖和绝大部分立委,相当一部分泛绿立委为了安全也聚在那里,够三分之二表决权,因此拥有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成为眼下台湾的政治中心,此时被军内深蓝系的海军陆战队一个营拱卫着,大厦内通讯设施完整,拥有卫星通讯手段可以和外部各方联络,俨然成为台湾统派力量的司令部。让海军司令去那里,李之焕将军出于三层考虑,第一自然是那里属于海军的地盘,海军司令去那里人选适当指挥得动;第二,台湾军队四大政治派系中,李登灰的亲日系主力在基垄一带协助日军登陆,在台北市内只有少量别动队,陈选举的所谓主流系分布于岛内各处和澎湖金马,掌握着空军主力,海军中只掌握了三分之一的力量,但目前在台湾海峡阻挡解放军船队和两栖坦克阵的舰队还被陈系勉强控制着,这是因为海军司令被软禁于国防部会议大厅,此刻他老兄人一去,想必可以瓦解陈选举系统对海峡舰队的控制,那么,如何应对解放军就让他老兄去全权处理,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述,自己是坚守国军传统理念的,即使不坚决抵抗也无论如何做不到张开双臂欢迎解放军登台,这个事,就让海军方面去一力承担吧,自己将把传统的军人气节保留到最后;第三,国军的传统系还在自己掌握之下,这个系统本是先总统蒋公一手带出来的,绝对是国军的中坚,经李、陈两人的屡次削弱分解,现在在政治上看起来已趋式微,但是李之焕将军知道,陆军中真正有战斗力的几个部队,海、空军的一部分,还是属于传统国军,政治式微不等于战斗力式微,而眼下当务之急是组织对北部侵台日军的抵抗,这个,非要自己去统带,才有可能把北部四分五裂的国军组织起来,而国军中第四个派系也被称为急统系,或者叫亲大陆系,数量很少,都是精英部队,眼下集中于中岳岛舰队,准确地说是主力集结于台湾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