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美军陆战队员趟水登陆,散兵线慢慢逼近机场。遇有任何抵抗都召唤舰炮射击,登陆步兵给出了精确座标,有的直接使用单兵激光制导仪照射目标引导射手号的6英寸激光制导炮弹准确命中目标。美军以不到20人伤亡(大部是在那条先头小艇上)推进到机场边缘,才遇到了猛烈的抵抗——厚重的钢骨水泥工事下建有地下坑道,这些坑道是越军花费2年多时间用丨炸丨药和錾子在坚硬的珊瑚岩上一点点凿出来的再打上防水层,坑道深不足9米,长仅30多米,已属殊为不易了。

坑道工事里130毫米炮弹近距直射出来把接近的美军炸得人仰马翻,十几挺机枪喷吐火舌扫倒一片士兵接着把数十名美军压制在地面抬不起头来。

接近坑道工事50米以内的士兵从单兵通讯头盔里接到命令:后撤到50米以外!

这些士兵只能匍匐往回爬。一发接一发的火箭弹、枪榴弹打在身边,陆战队伤亡已达六十余人。5分钟后,钻地弹头6英寸炮弹从射手号巡洋舰一发接一发飞到,美军在上甘岭战役之后一直精研对付坑道工事的深钻地弹头,如同其它各场失败的战争一样,把问题归结于某种武器的不足。射手号巡洋舰吸取太平洋战争夺岛战斗的经验,携带了大量专门对付珊瑚礁岩内坚硬工事的钻地弹,此刻用来轰击南威岛越军坑道工事,6英寸重炮15分钟连续轰击一点,300多发珊瑚岩钻地弹砸了进去,炮击停止时坑道工事已化为一个直径30余米深十余米的大坑。

射手号巡洋舰的炮击不是主动停止的,坑道工事造成的恐慌让它本来还要一直打下去,打到惊魂稍定胆气略壮时为止。可没到那个时候炮击就不得不停止了。

“当当当当当当…”,一排十几发125毫米穿甲弹打在巡洋舰船舷水线之上1米多处,内部爆炸立即引起熊熊大火和连串爆炸燃烧,惊恐莫名之中,舰长在望远镜里看到一幅奇景:8千米左右的天水之缘出现了二十几个黑点,放大倍率仔细看,天哪,24辆两栖坦克,黑洞洞的炮口正指着巡洋舰。

十四 704

704

我军在南沙战役使用的两栖坦克原来是给台湾战役准备的。坦克就是普通的陆战主战坦克,但是放在一块具有流线型的工程尼龙外壳/骨架泡塑填充的浮板上,总长18米最大宽度5米的浮板自身比重比水轻得多,50吨的主战坦克开上去后水线恰在淹没履带裙板的位置,坦克原设的舱内三防密封系统用得上深涉水渡河用的抽水装置还用不大上,浮板尾部有一个塑钢轴承座的轴承轴系,下面经万向节和水下轴承向后伸出连接螺旋桨,上轴承座伸出的轴经万向节-花键套连接到坦克尾部的动力输出轴端上,使得主战坦克上千马力的发动机可以经变速箱驱动螺旋桨,使得螺旋桨尺寸可做得比较大,利于螺旋桨效率的提高,并能够方便地变速。这样一条总排水量不足70吨发动机功率却高达1200马力的“坦克艇”的航速可达43节,这对于浮渡海峡作战是至关重要的——浮渡台湾海峡用不到2个小时。

浮渡坦克普遍存在抗倾覆稳定性问题,ZY研究机构设计的浮板式浮渡坦克采取2辆一组的基本链接方式,两条浮板之间以长8米左右的塑钢梁铰接,使坦克组的横向抗倾覆宽度达18米,构成一片宽18米长18米吃水和水面以上高度都是1米多一点的扁平矩形浮渡板,这样一个板要想把它掀翻是很难的。为了抗拒恶劣海况,4个坦克组菱形铰接构成8辆坦克、总宽80米总长80米的浮渡坦克板阵,这是风浪难以掀翻的,承受海况取决于人员承受起伏颠簸的能力。

炮塔露出水面约1米多一点,抽水装置在必要时抽取海水覆盖动力舱舱盖,倒U型排气管出口朝下,所以浮渡坦克的红外特征极低;露出水面的炮塔与海面雷达回波难以区分,使用鱼雷攻击这种坦克,由于目标过小与鱼雷尺度相当,泡塑-塑钢浮板没有金属特征、声反射弱,鱼雷命中困难,并且费效比太不划算。有效的打击方式是水面舰艇炮击和直升机攻顶。但是置于坦克顶部的各个相控阵点雷达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雷达网,可以由指挥车中心计算机统一指挥各坦克的导弹和制导炮弹、高射机枪,组成对空远近多层的最优打击矩阵,一个营的坦克矩阵的对空火网就不是直升机能够突破的,远距发射的导弹则需要制导手段,可是对着什么东西制导呢?同样坦克矩阵的坦克炮也可构成对海、对陆的最优打击矩阵。

解放军准备了1000辆浮板式浮渡坦克,其实就是1000辆普通主战坦克加上1000块泡塑浮板,组成第一两栖坦克军,原定用于台湾战役,1小时 40分钟即可渡过台湾海峡,此间任何军舰、飞机来寻晦气的话都会被上千发射程26千米以上的制导炮弹和导弹打成马蜂窝,1000挺高射机枪指着的坦克军上空容不下苍蝇也容不下直升机,临近滩头,1000管125坦克主炮的打击力将使滩头任何抵抗灰飞烟灭。

现在,第一两栖坦克军第三师第3团被派来担任南沙战役登陆作战主力,指战员们对于改任务打外国侵略军同样热情高涨,有些人的兴奋程度更高一些,唯一遗憾的是南沙那几个占据者的武装实在不够看的,杀鸡牛刀啊,直到第1营的官兵们面对要打巡洋舰了,才感觉棋逢对手物超所值。

十四 705

705

望远镜里出现的攻击者竟然是坦、坦、坦克!

舰长脑袋里一阵昏晕,坦克,8千米距离,发射鱼雷——开玩笑,鱼雷靠什么制导?反舰导弹——八成也是玩笑,目标尺度太小,电磁制导头盯不住,只能是老式的目视射击!直升机飞过去目视发射火箭弹!开炮,开炮!所有舰炮瞄准那些坦克,给我打!

6寸主炮炮口急速摇了过来,现在炮击不用雷达更没有指引激光,就是老式测距开炮!考验炮位官兵的基本功,可这些现代化训练的美国海军官兵对最新型的卫星激光照射目标炮击都有所训练,就是对最古老的目视测距炮击没咒念,即使已属陈旧的舰炮雷达测距仪也用不上,那些小黑点没什么雷达回波,干脆说舰炮雷达测距仪的设计师把这么小的舢板级目标忽略了,这目标比最小的鱼雷快艇还要小几倍,冒在水面上的1米多方园的一个炮塔让雷达测距仪也不知所措,换用反导激光直瞄测距!射击诸元人工解算!人工,懂不懂,去找计算器!

主炮炮位一团乱糟糟的时候,第二排坦克穿甲弹到了,

“当当当当当当…”,一排24发125毫米穿甲弹打在巡洋舰甲板之上1米高度以内,有效炸翻了数座副炮和速射炮,一发炮弹堪堪从主炮炮塔旁掠过,概率之神照顾了巡洋舰一次,

轰轰――,巡洋舰尚存的各口径舰炮齐射,也是海军的传统毛病,什么传统都没了,偏偏这舰炮齐射的传统毛病不丢,这时节齐射又有什么用,白耽搁了十几秒的功夫。

十四 706

706

美军久不练习,目测炮击水准实在不怎么样,第一群6英寸主炮炮弹和3英寸副炮炮弹在坦克群后方200余米处炸开,

可是坦克群是移动的,坦克炮第一次射击到巡洋舰第一次射击之间的2分钟内,坦克群逼近了1200米,使得巡洋舰本应打近了的第一次齐射变成打远了,这群炮弹也不是全无用处,标准的舰炮无助推弹弹道给坦克群24个雷达点构成的点阵合成相控阵雷达提供了足够清晰的弹道数据,坦克群第一次射击是从潜伏瞄准已久的静态位置打的,所以颇为准确,命中率达70%,首次射击后高速移动,第一次的座标不能用了,这时偏偏巡洋舰的炮弹群雪里送炭送来了准确的炮位数据。坦克群的点阵合成相控阵雷达原理与空军的巨网一样,原设计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从敌方坦克第一次射击的弹道测定对方炮位,此时这个炮位可太大了,2万吨的庞然大物目视瞄准都差不了太多,大瞄小困难,可小瞄大就容易得多了。第二次齐射全部命中,准确摧毁了对坦克群威胁最大的半数舰炮。

巡洋舰的第二次齐射还是打远了百余米,因为坦克群在加速,坦克群的第三次射击仍是瞄准舰炮,这次射击摧毁了巡洋舰右舷绝大部分舰炮,概率之神没再照顾3联装主炮,一发125毫米炮弹在炮管下方爆炸,虽然没有穿透炮塔,可近在咫尺的爆炸冲击波把娇气的舰炮炮管推弯了,只是微微弯曲,可炮塔里的人在震得半晕之中仍保持着最后的清醒——炮管很可能弯曲,弯一点就不能射击了,否则炮弹炸膛就是炮兵以身试法了。

.主炮被打坏,舰体内部舱室爆炸连连烈火熊熊浓烟迷漫,通讯室损坏,舰长立即第二次做出了唯一正确的决定——升起白旗。

20分钟之后,电台修复,第一份接受到的命令让舰长从放弃抵抗的羞愧中解脱出来:

电报上命令占领斯普拉特里群岛作战中止,立即与中国人停战,放弃已经占领的各个岛礁,还给中国人。

第二封电报让舰长了解到,南线作战的确必须中止。不仅幸存的里根号航空母舰已在事实上成为中国人的俘虏,而且被寄予厚望的克来星敦战斗群——这是美国挽回遏制咽喉胜机的最后依托——刚刚被中国的一艘最新式潜舰击沉。

十四 707-708

707

既然各占领国军队已大半向美军投降,而美军又向中国军队投降,还是等于侵入南沙的各方都向中国军队投降了。首先碰到的一个尴尬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船运送那么多战俘。射手号巡洋舰还带着2条护卫舰,其中一条刚才遭到一个两栖坦克连的炮击负伤,还能开得动,另一条距离较远完好无损,1条半护卫舰怎么也装不下这么多人,连美军自己的人都装不下,越军马军的更装不下了,太平岛舰只都去装载F军战俘了,这边本来可以指望射手号巡洋舰,可巡洋舰一直爆炸连连,眼见得要弃舰了。美军人员抱怨中国两栖坦克部队刚才“没必要打成这样”,中国军人则埋怨美军投降太晚,“早3分钟不就行了”。

埋怨解决不了问题。中美双方商量一番之后,决定把各岛礁战俘就近集中到有机场的太平、中业、南威3个岛上,然后永兴岛派水上飞机和轻型运输机来送人,至于各岛礁的战俘怎么集中到三个岛上,只好先用两栖坦克团的60多辆浮板装甲车,每车运载七八个战俘再加上两三位看守人员也是够挤的。

.

708

石油咽喉保卫战》小说在线阅读_第1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中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石油咽喉保卫战第1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