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所以此前十几年我们只能先绕过伊朗站。继续顺流东下,就到了印度站。我们当然要拉拢印度,为此不惜给他核技术。核技术这东西,利益需要支持就给,没有也给,利益需要封杀就不给,有也不给。当然,离美国远的可以给,近的绝对不行,苏联要往古巴运核导弹,古巴导弹危机就只能那样爆发、那样结束。印度站初始阶段还算成功。后面不好说。同样是因为利益。印度也要他自己的利益,目的当然是利益,武器只是手段。利益的基础在于经济,印度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最终服从于他的基本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上,美印经济联系密切技术贸易额很高,比印中之间高多了,这决定了我们在印度站初始必胜。可是接下去情况会变化。印度与美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以电子-网络-芯片这些计算机类技术产品劳务为主,这些东西很好运,一架飞机把一年贸易额运了一半,软件还用不着飞机运。可是中印之间基础经济领域的贸易却被世界屋脊隔绝。印度8亿人口其实穷的叮当乱响,吃饭的经济还是第一,本来应该是印中之间在基本经济领域的贸易红红火火,胜过跟我们做的软件芯片这些东西的十倍,印中关系本来应该比印美关系紧密十倍,可是有那条世界屋脊,天然如此,你们又能奈何。可是,二十年前,高瞻远瞩的中国开始了西部大开发。那时国务卿还是一位美国将军,在一次国际会议场合见到过中国代表——他现在是中国现任的领导人。私下场合大家没什么拘束容易发展友谊,国务卿问那位中国代表:你们的西部大开发,我看出来两条路线,一条通上海合作组织,一条通往中东石油,是不是还有一条战略路线,那个准备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不是通往中印边境?那位中国代表笑说:不止是中印边境。国务卿说:你们国内一些热血青年说有了这条铁路往中印边界运兵就有可靠保障,保证你们能打赢下一次中印边界战争。我也有同感。那位中国代表还是笑笑说:运送比军队更厉害的东西。国务卿惊问:那是什么?中国代表说:吃喝拉撒睡的东西。言毕哈哈大笑。

国务卿当时有些恼火,心想你不愿对我这美国将军透露更多东西可以理解,可也用不着这样。

现在懂了。的确是为了运输吃喝拉撒睡的东西,那些东西比高技术芯片厉害,甚至比军队还要厉害十倍。假以时日,中印关系一定后来居上远远超过美印关系。

顺着那条能源河流继续东下,就越过马六甲海峡,到了南海站。在这里,美国与沿着河流溯流西上的中日势力迎头相撞,石油咽喉之战的爆发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身居下游的中日溯流西上没有错误。占据源头的美国顺流东下也没有错误。新加坡事变的爆发也没有错误。这里唯一可能出错的地方在于美国的对日政策。联日制华,哼哼,对待两个同丨居丨下游的国家,却一厢情愿地把政策搞得那么泾渭分明,行得通吗?还是同样,在动嘴阶段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样做,但那只是心照不宣,心照不宣就是大家嘴上讲心里却不信。现在到了动手阶段,美国还要心照不宣吗?还要用这样愚蠢的东西付诸实践指导军事作战吗?那就演变成自欺欺人。可能会使美军遭受来自背后的惨重打击。而且,国际政治的拖时间定律。日本不同于中国,他现状不如我们却也相差无几,发展速度呢,却比我们还慢。所以中日这两个国家对美政策的不同在于:中国拖时间,日本却是抢时间,比我们还急。

那么,再过一会,日本的出鞘的武士刀锋,必然对准美国!

国务卿慢慢地把手伸向通向空军一号的专用电话。

563

射出300发AIM250导弹不久,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官就命令全体返航。

东亚时间午后时分,返航途中,司令官在检讨得失。与中国空军第二集团军的远程导弹战,为远东空军挽回了些面子。中国人原来确实没有那么多的J12,总统命令南线机群掉头看来是错误的。后来上来的中国空二军主力,黑压压近千架飞机,约半数是苏30、J11、苏27和J10,但是没发现他们有J12,没有能力强大的J8电子战机群(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点之一),头上没有一颗卫星,指挥机被K31击落,电子战船团的压制电磁场刚起作用,就被美国海军的潜射反辐射导弹击毁。这种条件下,美军依靠远程导弹AIM250的优势,打出可能是110对零的战损比,替美国空军挽回了一些面子。但是司令官面对先败后胜的战局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清醒地估量出,美国在这场顶级水准的大空战当中,按空军的标准还是输了。

在空战顶级武器的比较上,中国的J12压倒了美国的F22,中国的电子对抗压倒了美国的。美国空军只是依靠地球另一面飞来的不对称的激光,才打掉了中国老虎部队的电子战机群,如果那个机群还在,美国只有射程优势的AIM250就不会轻易得手,刚才向中国空军的远程导弹射击的战果也不会是110:0,如果他们处于一个政治上允许撤退的战场而早些使用掉头战术,那么那300发AIM250就可能在推进剂用尽后全数落空,并且,如果中国人掌握了制电磁权的话,远程导弹就不能制止他们空2军的主力机群冲过来,冲过来之后的近战,F22也不比苏30和J11占优,尽管J11没有装备那种令人胆寒的周缘矢量位移系统。

纯以空军的观点来看,中国人的问题在于数量。如果今后的空战中,中国人有足够的J12和电子战机群,那么美国空军将如何应对呢?美国空军会不会不可避免地一次次全军覆没呢?不不。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中国人的顶级空军比我们领先10年,那么美国就需要修改战略而不是修改战术。远东空军的基本战略就应该是 ——不要在中国人的家门口招惹他们。

如果空军战略做出这样的修改,那么美国的势力范围边界就应该从中国沿海后退1000公里。那块地带就属于中国人了。包括台湾在内。

还好,中国没有航空母舰。不然,那个地带的宽度就远不止1000公里。航空母舰很容易造,中国人造航母没问题,但是舰载机、人员训练和护卫编队却不那么容易办到。

美国空军黯淡的日子应该不会很长。F34、F35都属于与F22相近的水准,能够垂直起降就是了。对于海军,垂直起降当然很有意义,但是对于空军讲究的制空战机,垂直起降还是牺牲了一些性能,它增加的机动性,也比不过中国人的周缘矢量系统,比不过,还差很远。

空军部准备以2年内成军的F37作为过渡,而迎来崭新的绝代天骄——F41。

但是,不必了。今天上海东一战,必然将F41计划送进字纸篓。美国一定要拿到周缘矢量位移技术,用到下一代战机上。从那以后,才能重新和中国人平起平坐。

远东空军主力机群的掉头不是战术性的,不是只为了躲中国人可能射出的远程导弹,而是战略性的掉头—掉过头去对付日本人。远东空军不应该叫远东空军,那是二战后迁就英国人的做法。英国人早就不值得迁就了。应该叫西太平洋空军。

刚刚接到的情报表明,日本空军主力在越过东海日本线以后并没有遭遇中国空军的抵抗,他们也没有对油田区的中国海军舰只做出任何攻击,然后突然向东回转,即将截断美国远东空军机群返回中绳的退路!日本人要干什么?他们是要支援发动了独立运动的台湾吗?还是他们要先我们一步动手了?.

司令官的思考在这里被打断。此时,他听到了第一次明语警告:

“美军机群不得进入中绳附近的日本领空!”

“你方机群必须立即南下,返回台湾或者F国基地降落!”

什、什么?!

司令官让联络参谋负责质问日本人,自己则向华盛顿紧急报告了情况,话音未落,指挥机内侦测参谋惊慌地向他报告:“东南日军机群方向射来900发导弹,掠海飞行,方位×××,×××,高度×××速度×××,将于300秒后与我机群相遇!”

564

美国远东空军第二攻击波机群掉头后向东南方向飞行,与日军大机群的飞行轴向夹角近50度,双方都朝着大致东面的方向飞,不过这里面的味道大不相同。美国远东空军满腹密圈琢磨着配合杜特立中校行动攻占中绳的动手时机,日本空军则眼睛不仅盯着美军大机群,还盯着台湾基垄。

日本空军主力此前在越过东海日本线后并没有遭遇中国空军的抵抗,他们也没有对油田区的中国海军舰只做出任何攻击,就突然向东北转向,眼下的位置已经截断了美国远东空军的退路!司令官接到日军的警告后让联络参谋负责质问日本人,自己向华盛顿紧急报告了情况,话音未落,指挥机内侦测参谋惊慌地向他报告日军机群方向射来900发导弹!司令官命令一位参谋“不间断地”直接向五角大楼报告情况的发展,一面命令对导弹来向做电子侦搜,下令机群向南转向,先延长与导弹群交汇的时间,

这对于华盛顿做出那个艰难的政治决定是非常需要的,对杜特立中校行动时机的配合也是十分需要的。

30秒之后,对日联络军官报告:日方不回答。

司令官指示:从现在起,与日军的联络不再使用遏制咽喉行动的密码,改用明码!

第45秒,五角大楼指示:正在与日方联系,暂时不要采取还击行动,

第50秒,电子侦搜初步结果显示:发射导弹的方向的确是日军大机群,但是在日军大机群后面,中绳西北110海里处,还有一条巨大的人工岛,

司令官跳了起来,脑袋几乎撞上机舱本来就不高的天花板,命令:打开那个浮岛!

参谋军官换入战区搜索视屏,手指在那个浮岛位置上点了一下,人机互动系统立即将那里放大呈现出来。

似乎有个小点,不清楚。

参谋军官的手指再那个小点上又点了一下,小点放大,——是什么?

参谋军官手指连点,司令官伸过头来看—一个小岛—赫然出现!它,它,数据同步显示,它有20节的速度!不是人工岛!

放大,再放大!放到了最大。那座移动的岛屿轮廓终于浮现—长约2400米,最大宽度约300米,上面数百架似乎是飞机的金属回波小点隐约可见,头部显然具有低兴波阻力流线形状,尾部是一个直径超出了宽度的巨大圆形物体,它,它,它是—一艘巨大无比的航空母舰!

“打开情报分析计算机!立即查清楚!”司令官急促地命令道。情报分析计算机运行了15秒钟。结果是一段不长的文字,标题是:

ZY研究机构

565

美远东空军司令官用了30秒钟看了情报计算机根据输入特征信息从资料库里提取出来的简单介绍,说ZY研究机构是台湾国民党军队的一个秘密金库,主要功能是筹集资金和从事某些尖端领域的研究,这些领域是机身周缘矢量位移系统、……等7项,(其中第4、5、6、7项都只有一个标记,这个标记表示正在调查的最高密级,远东空军司令具有调取资料的权限,但在指挥机上无线调取的方式则不被允许)…,至于那艘巨型航空母舰,资料只是介绍说,该研究机构为了筹集资金,从台湾石化工业下游副产品中收取了数量巨大的泡塑材料,平时用某种方式铺放在海面上,已在高雄濒海地段拓展出一片人工黄金地皮,可能要效法日本筑波产业的做法发展一些商业项目并且使用风力和海浪动力的某种方式发电赚钱云云。

司令官看了,就知道在飞机上得不到最机密的东西,回去再和拳击手要就是了。如果是台湾国民党军队的企业,就应该不会攻击美军。特别是今天台湾军队受到中国大陆军队和日本“接侨”部队的两面打击,唯一指靠的只剩下美国了。但为了慎重起见——这是对日本人负责——司令官还是使用卫星电话,再次与五角大楼核对这个ZY研究机构的资料,很快,五角大楼给出回答:

“如果是ZY研究机构,那么他的确是台湾军队的一个秘密研究机构。中绳基地雷达监测,也未发现该船有任何热发射的红外迹象。不过你们要注意,他们就是美台联合防卫计划规定台湾方面准备的离岸浮岛式机场,最近从中国渤海返回时装载了3万多名轻步兵和大量陈旧落后的装甲车辆,不过没有任何舰载远射程武器。”

石油咽喉保卫战》小说在线阅读_第1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中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石油咽喉保卫战第1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