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皮埃尔现在扮演的角色却不是个脱逃者,相反,他是个追逐者。因此,他必须紧盯着前方的追逐信号,一步不落的跟定对手,伺机超越封堵住对手的去路,这样才算得上是取得了胜利,于是,皮埃尔的自由因此被限制了,他的主动权易手,预判的前端性被剥夺了。所以,他的动作总是比对手要晚上半拍,如此一来,能够跟上对手的节奏就已经很不错了,若要再想超越可就难上加难了。新手上路的皮埃尔咬牙坚持着,年轻充沛的体力和初生之犊的勇气让他一时没有感到半点的挫折,相反却给了他志在必得的刺激,皮埃尔跑得越来越好了,他的心念和动作愈发变得协调,“跑酷”者的状态渐入佳境了。
如果说后面追的辛苦,那么前面逃的可就更加的艰难了。从13区开往1区的地铁车厢里,“中间人”在不长的车程当中,他敏锐的感觉到了某种威胁正在迫近。这是种很奇特的现象,如果深究其中原因的话,的确很难简简单单的说清楚,唯一靠谱的解释就是,这全赖于他常年特情工作的自然养成,就像是一条老寒腿,又好比是一道旧伤疤,每逢阴天下雨都会提前有所反应,有什么道理可以解释得清楚吗?暂时还没有,但“中间人”就是真切的感受到了这隐隐藏在周围的危险。
所以,当车一到站,车厢门一打开,借着卡位之利,“中间人”便像只笼中鸟一样的飞了出去。他使出的神行之法在拥挤的地铁站中极其适用,虽然比肩接踵的人群限制了速度,但依靠着收腹缩骨之术,“中间人”却能够在人丛里自由穿行,好像空气一样的透过人缝儿,眨眼间便挤出了地铁站。
脚一触到地面“中间人”的心里便踏实了许多,他知道,只要是脚踏实地就如“甲马”在身,无论是谁没个三两下子是别想靠前的。看看时间已经迫在眉睫,“唐笛”所托谍情还没有传达给“大师”本人,若是拖延下去,恐怕会贻误战机的。这二者原因加在一起,令“中间人”不免心急如焚起来,就见他一抹身,便上了一辆刚好擦身而过的公交车,投了车资之后便顺着车厢朝车尾走去,那里刚好有几个空着的位子。然而,“中间人”看中的不是空位,而是空位旁的车窗,那里是他的下车通道。
就在“中间人”刚一落座的当口,在马路对面的另一个地铁出口处刚巧钻出一个人来,那人不是依靠“瘦身”术而是借着地利之便几乎脚跟脚的出了地铁站,他刚巧透过车窗看见了正要离去的目标。于是随手招来了一辆计程车,一哈腰便钻了进去,计程车在前方路口上拐了个弯,依照公交线路,很快便绕道赶了上去。
当公交车驶近卢浮宫附近的杜伊乐丽花园时,“中间人”不等车停靠站便越窗而走了,他快步穿过了街道来到把角的一家小书店前停下脚,借着橱窗的反光观察身后的情况。“中间人”的心中有一点点紧张,不是害怕自己被跟踪,而是为没有及时的发现跟踪者而感到心虚。他确信自己被某个有心人看住了,而那个人…他,此刻究竟是躲在哪儿呢?
“中间人”推开书店的门走了进去,这是个危险的举动,他对这家店的地理构成非常陌生,一但被堵在里面那可就是自投罗网啊!“中间人”非是不懂得其中的利害,但他非要这么做不可,因为,如果不冒险引出那个阴险的跟踪者,一但把他引到了跟“大师”接头的地点,那可就糟了!“中间人”边往里走边仔细观察着小店的布局,心说:至少,它该有个进货出货的后门才对啊!
果然,他在书店的尽头发现了一扇小门,那是个进门时看不到的死角,被一排排的书架遮挡着,“中间人”在小门的旁边站定,甩头朝着店门口望去,透过玻璃窗他没有看到任何跟踪而至的人影,他忍不住在心头暗自问道:难道?是自己的判断出现了错觉吗?不会!稍等个三五分钟看看再说。
“中间人”沉下心来,他左翻翻右看看,在书架间徘徊起来,但注意力始终关注着街面上,但是,二分钟过去了,仍不见有人走进来,而玻璃窗外的街面上也不见有可疑的行人驻足,“中间人”等得心慌,一时没了主张。可就在这个时候,从他身后的小门里窸窸窣窣的传来了一丝可疑的声响,一种超自然的反应立时在“中间人”的心头引起的反响,他意识到了天敌已在不知不觉当中抄了自己的后路。
一场真正的追逐就是从这里正式拉开序幕的,“中间人”始终都没有发现追踪者的身影,直到皮埃尔的加入才使得这一场速度的较量有了名义上的对手,但真正的猎手却始终都躲在幕后,甚至连“中间人”这样的高手都难以见到他的真面目。所以,这不能不说是场巅峰角逐。如果,以“中间人”的老辣仍就感觉自己如堕五里雾中,那么还有什么样的人物堪与那位神秘的追逐者对阵交手呢?难道,是老迈的“大师”吗?哦,但愿不要陷那老人于如此境地啊!“中间人”无奈的想着,他暗自打定了主意。
是的,这是个超一流的追踪者,是个特立独行的反间老手,是个神秘莫测的特情专家,是迄今为止少数几个顶级谍首之一。由这几个人组成的团队,是一个号称“无间走天下,黑幕任我行”的组织,是一个威震谍海的超级联盟,只有这个组织的成员才有资格拥有这样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而这个人当之无愧的承受得起这一分荣誉,他就是法国国家情报局的扛鼎之人,有“探长”之称的阿兰.杜瓦尔。他在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当中始终扮演的都是猫头鹰的角色,居高临下的看着追与被追的人们在他的眼皮底下跑得筋疲力尽,不到决胜之时他是绝不出手的。
阿兰.杜瓦尔,始终都是暗夜中的捕手,如果没有这点城府和能耐,他如何担得起《黑幕四眼罩》中“黑眼罩”之职,这样一个与“职员”阿瑟.麦肯奇,“蜘蛛”凯恩.斯坦利,“商人”希伦.瑟曼齐名的人物,让今天的这场角逐变得充满了玄机和不确定性。
这在无间道场的较量当中实属罕见,堪称《黑幕四眼罩》中首位接敌近战的开创者,也是这个无间高端组织首次浮出水面的揭幕人。通过他,让世人见识了当今特情界里由顶尖人物构成的联合体《黑幕四眼罩》他们是:
“左眼罩”-“职员”阿瑟.麦肯奇;
“右眼罩”-“蜘蛛”凯恩.斯坦利;
“白眼罩”-“商人”希伦.瑟曼;
“黑眼罩”-“探长”阿兰.杜瓦尔。
如果说“侍者”的“跑酷”靠的是速度,而“中间人”的“轻功”靠的是匿形,那么“探长”的“捕手”则靠的是捷径。有过二十年警探经历的阿兰熟悉巴黎的大街小巷,他对街头巷尾的里弄胡同了如指掌,为此他才不需翻墙过院蹿房越脊的耗费体力,那样也有失他“黑眼罩”的身份。所以,当皮埃尔一加入到追逐中来的时候,他便依靠自己的地利之便不断的给皮埃尔提供追逐的方位,而他自己则跃身事外,处处都抢在了目标的前头,以逸待劳的旁观起这场追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