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厂里的形式阿呆已经看得很清楚,郑宏途、杨淑童想搞些改革,但生产技术部门的实力派领导不支持他们,他们便鼓励员工提建议来响应,可是员工也没有人肯买他们的账。阿呆忽然意识到:阿呆这个时候要不要写一份建议支持他们一下,或许阿呆因此站对了队,以后会前途一片光明呢。
小钱提醒阿呆说:“你想一想:咱们厂如果没有生产技术部门那帮领导的支持,就凭郑宏途、杨淑童他们能做得成什么事情。”
阿呆想了想说:“生产技术部门那些干部对郑宏途倒是明显有抵触情绪,他们可能只是对他有些误会吧,误认为他郑宏途来厂里是做卧底的,是替总经理监视他们的,可能还认为他没少向总经理告他们的黑状。阿呆倒觉得郑宏途为人很耿直、做事也坦荡,这人或许将来能做大事,所以阿呆想这个时候该支持他一下。”
小钱没有回应阿呆的话,而是问阿呆:“你看咱们厂到底是谁说了算。”
“好像是林儒成吧。”
“真是林儒成吗,林儒成很多次在会上作出的决定,那次生产技术部门是完全执行的了,可林儒成把那些人又能怎么样,总经理祁铭章连厂里都很少来,就更拿那些人没办法了。郑宏途不过是祁铭章的一条狗,主子都控制不了局面,他又有什么用。”
不久后发生了件事儿,果然印证小钱的话。生产部门部门提拔了一名副课长,竟然事先没有跟郑宏途打招呼。而这位受提拔的副课长为了表示答谢之意,宴请了一些领导干部,此人几乎所有把主管以上的干部都请到了,可却唯独漏掉郑宏途、杨淑童。
小钱问阿呆此事说明什么?“明摆着厂里的人都看着很清楚:厂里的实权是掌握在生产部、工程部的一些实力派领导干部手里的,这帮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圈子,而这个小圈子是很排斥郑宏途、杨淑童这些人的。”
杨淑童对此事儿好像也有些耿耿于怀了,郑宏途却不以为然,他说:“也许人家知道阿呆们不喜欢吃请客送礼那一套,所以才不自讨没趣来请阿呆们呢。”
郑宏途觉得他只是平常太缺乏与生产技术部门领导的沟通了,因此便与他们有了距离,因为有了距离才产生了隔阂,化解这些隔阂最好办法就是要多跟这些人沟通,所以他才要鼓励厂里的员工提建议,以此加强与他们的沟通。
郑宏途还坚持他那一套,继续鼓励员工提建议。见员工在提建议不够踊跃,郑宏途又拿出了新的应对之策,他要求各部门主管带头提,将提建议当成硬性任务给各部门主管布置下去。可结果郑宏途的权威再次遭到了蔑视,那些部门主管的建议就是拖拖拉拉的提交不上来,杨淑童便叫阿呆去催促。
各部门主管对提建议这一套很反感,觉得这纯粹是形式主义。阿呆这一催促,他们就不耐烦了,冲阿呆嚷:“大家都这么忙,你又不是看不到,每天有那么多工作报告要写,你们做领导也不知道多体谅体谅,还要大家增加些工作负担”
阿呆没好气的解释说:“一个领导一个风格嘛,咱们这新任领导就是喜欢让大家提意见嘛。”
“你去告诉你们领导,大家没有什么意见,你们领导总不会还盼着大家对企业有意见,对企业不满吧?”
阿呆讨好说:“就算没意见也得提呀,这毕竟是上面安排的任务嘛,咱们总得对上面有个交待。”
“没意见怎么提,提不了,不会提。”
阿呆提示他们说:“其实这建议也没有什么难写的,上学时总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怎么写的,写些套话、废话不就行了吗?这样大家不就都好交差了嘛。”
做过以上的提示,阿呆有些后悔自己多嘴多舌,便又赶紧告诫他们说:“到底怎么写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儿。阿呆只是给你们个提示,阿呆可给他们讲清楚,你们要是写的让领导不满意,可别说是阿呆教你们那样写的,到时候阿呆可是不会认账的。”
这样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阿呆的启发,各部门主管交上来的建议写的全都是些千篇一律的套话、废话。总之统统都是说企业好话的,什么管理好、环境好、前景好……结尾都是些口号:什么愿阿呆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提升等等之类了。
郑宏途、杨淑童等看了这样的建议自然是很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他们毕竟不是丨警丨察,可以要求人家老实交待问题。
杨淑童心里郁闷,便拿阿呆来出气,质问阿呆:为什么大家提的建议都反映不出实情来。
阿呆心想这跟阿呆有何相干。嘴上应付她说:“你是在美国读书的,不了解咱们中国人的习性,咱们中国人只要一写文章就会习惯性的要写些套话、废话,这都是大家在上学写作文时就养成的习惯了。中国人往往是把真话放在私下里说的。”
杨淑童可没有阿呆想象的那么好糊弄了,她接着对阿呆说:“你当真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吗,阿呆怎么就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接着她抓住阿呆这个把柄追问阿呆:“先不说别人,就先说说你自己吧。你为什么不提建议呢。你工作一年多了,对于咱们部门的工作就没有想法吗?”
阿呆答道道:“阿呆虽然做了一年多,可做的都是基础工作。管理上的事情,阿呆们普通员工都会觉得那是你们做领导该操心的,阿呆们那里操得了那么多心。”阿呆接着又补充说由于工作的限制,自己眼界有限制,也写不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来。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情,更加耐人寻味。厂里定期要对管理干部进行考核,这年上半年的考核结果是:铸造课长余汉诚、仓储课长郭天饱业绩最为出色,而品检课长杜华州工作表现是最差的。这项考核可不是厂领导凭印象确实的,而是要数量说话的,也就是根本各部门完成的任务指标来确实的。
按理说这样的考核结果是很科学的,大多数干部也都很认可,可是大多数普通员工却高度的不认可,为此普通员工终于有人肯投建议书了,大多数建议书都指出这次干部考核是不公正的,但是这类意见书基本都没敢属上真实的姓名,纯属是些匿名信。敢于属上真实姓名的只有一个,这是一位工作不到半个月的新人,是位姓卢的女生,此人是生产部新招起来的一名生管文员。她所提的建议除了指责干部考核不够公证以外,对于企业的企业文化以及福利及问题还提了些意见。比如:企业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对员工只见处分,没见表彰,管理干部对员工更是不够尊重,顿不顿厉声呵斥;再如:工人的工资经常不能准时发放,经常比规定时间要晚发放几天,厂方许诺给员工福利待遇经常不能兑现;另还有:车间工人工作时间太长,没有节假日休息等等。
郑宏途正为没有员工肯主动提建议而一筹莫展呢,得到这小卢的意见书便如获至宝。郑将此意见拿给给众干部浏览,并对那些干部表示说:这位新人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使管理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这对于阿呆们提高管理水平是大有益处的。郑宏途还建议给予这位新人一定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