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不来厂里坐班的总经理祁铭章最近回厂上班了,祁铭章回厂是要教郑宏途管理企业,他带着郑宏途在厂里视察,遇到问题时,便随机解决问题,以达到言传身教之效。
视察企业各部门,尤其是巡视生产车间,这几乎是协理林儒成每天必做的功课。不过林儒成业务上并不十分内行,他检察工作只能发现些表面问题,相对来说林儒成还是比较好糊弄的。总经理祁铭章就不同了,他是从底层工人做起来的,下面人会用什么手段糊弄老板,他心里是有数的,因此各主管便从骨子里就很怕他了。
祁铭章不用死盯着工人看,从产品、设备、原料,这三样东西他就能看出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准及工作态度了。所以祁铭章首先带郑宏途去了仓库,仓库这个地方正是产品和原料的集散之地,倒是是个学习业务的好场所。
见总经理大架光临,仓储课长郭天饱自然是小心翼翼的跟随在左右,郭天饱心里有些紧张:因为祁铭章业务上有水平,可不像林儒成的那么好应付。好在祁铭章并没有向郭天饱提什么问题,他只是搜查下最近准备将要发货的一批产品,祁铭章打开其中的一个纸箱子,拿起产品仔细的端详起来。这产品是小轿车的轮毂,从外观上看起来:光滑明亮没有什么瑕疵。
祁铭瑞端详产品的时间很长,对于签定产品质量来说,厂里的品检人员应该是最内行的。可祁铭章要比那些人还要厉害,祁铭章不光是能看出产品质量的问题,还能判断出这质量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因为他与那些专业品检人员最大的不同是,产品生产中每一道工序他都亲手做过。
祁铭章对那轮毂相了半天面后,忽然向郭天饱做了个手势。在生产车间长期工作的人,尤其是在噪音比较大的环境下工作的,常会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有什么需要,并不说出来,而是用手势代替语言。祁铭章做的那个手势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呢,只有跟他长期一起工作过,并且在工作上达到相当默契程度的人,才能很容易的了解他手势的含意。
郭天饱与祁铭章也并肩工作过一段时期,他又是个极善于揣摸上司心思的人。郭天饱思量了片刻后,觉得祁铭章一定需要度量工具,能在仓库使用的度量工具是很有限的,郭天饱分析了一阵后,他便叫人递给了祁铭章一把卡尺。
祁铭章见是卡尺子,脸上露出不悦的神情,但还是接受了。只是用怀疑的口气问:“这个卡尺有问题吗?”
郭天饱赶紧向他汇报说:卡尺是不久前才经过计量部门校准过的。
郭天饱所说的校验,指的是政府部门对计量用具的例行校验。中国颁布额有计量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对企业的计量用具进行例行校验,当然这检验是要收费的。通过对计量用具的校验又可以养活一批公务员了。
一听到这卡尺校验校正过,祁铭章很不屑的冷笑一下,然后将卡尺扔还给了郭天饱,接着就什么话也没再说,和郑宏途离开了仓库。郭天饱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祁铭章虽然没有说什么,但郑宏途从他的表情中判断得出,他像是对产品质量不满意。便问他:“产品有问题吗?”
祁铭章告诉郑宏途可以放宽心,产品质量没有问题。但他接着又对郑宏途说:“我说没有问题,意思是说按照我们的标准算是合格产品。”
“我们的标准是什么,这么说还有别的什么标准吗?”郑宏途接着说:“据说所知,我们的产品是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质量可以说是合乎国际标准的。”
祁铭章很轻蔑地说:“iso9000算是什么东西,达到国际标准就很什么了不起吗?”
郑宏途不解祁总这话是何含意,难道还有比国际标准更高的标准吗?祁铭章回答是:当然有了,比如说美国、日本的产品质量标准都要比国际标准要高。
拿美国标准来说吧,美国不同行业都有各不同的质量标准,像军品电子配件,它就多达五千多个质量标准。像机械类产品追求的是精密度,单从精密度上来讲,美国的机械类产品在精密度上也不比中国大陆的能高出多少。拿轴承来打比方,轴承产品的国际标准的公差是5个丝,(百分之五毫米。)而美国、日本的质量标准是2个丝,(百分之二毫米。)这样看来美国、日本生产的轴承精密度也只比国际标准高出三个丝而已,(百分之三毫米。)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国家的轴承精密上与美国、日本的差距不是很大,只差百分之三毫米而已。就差这么微乎其微的一点点,这对产品质量能有多大影响呢,拿汽车发动机来说,一个汽车发动机是由许多个零件组成的,如果每个零件都差百分之三毫米的话,那许许多多个零件累积起来差的就会很大了,就会影响到汽车发动机的整体质量了。所以说名牌汽车企业只会在中国加工生产非核心部件,像核心部件发动机,就很少有那个外商敢在中国加工生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