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金玉慧向江小宛打保票说:“小宛,你放心好了,我还能让你为难,这回的人,绝对没有问题。”

江小宛在金玉慧那儿吃晚饭那会儿,门外就排满了等着她来面试的人。金玉慧的出租屋便成了招聘面试现场了。吃罢饭,江小宛才开始支应那些来应聘的人。

先进来面试的是一老一少两个女人,从年龄判断像是母女。江小宛见此二人老的老,小的小,有些为难了,厂里招工在年龄上可是有规定的,要求在18到35岁之间。那年龄大的女人看上去明显已经超过三十五岁了,那年龄小的女人又看上去不到十八岁。

年龄大的女人像是看出了江小宛的心思,向她解释说:不是她要找工作,她是想帮儿媳妇找份工作。江小宛暗吃了一小惊,那年龄小的,看起来不到十八岁的女人原来是老女人的儿媳妇呀,这么小的年纪已经结婚了吗?不过仔细一想,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这农村人的婚姻观念与城市大不相同,他们常是年纪很小就成家了,婚礼办了多年后才领结婚证。

这面试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验明正身。江小宛要过那小女孩的身份证看了一眼,还好,不是安徽人,按照厂里的人事制度潜规则,安徽人一律不要。(因为我们厂安徽人已经太多了,形成了帮派势力,现在厂里有意要削减安徽人的势力,所以不再招安徽人。)一看那小女孩出生日期,江小宛吃了一惊:这女孩竟然有二十三岁了,可从她的长相来看,像个未成年人,难道这身份证是伪造的?工业园区这一带制造假证件的,都已经产业化了。江小宛仔细一分析,觉得这身份证不该是伪造的,如果是伪造的,就不会把年龄造的那么大了。但如果身份证是真的,那就可能并非是她本人的。农村人常有年龄不满十八岁的就出来打工的,找工作时就借用哥哥、姐姐或者其他什么亲戚的身份证来蒙混过关,这种情况江小宛在招聘时可没少遇到过。

江小宛碍于金玉慧的面子不好揭穿她们,她端起白领的架子,拿腔拿调对那两女人说:“想到我们厂打工的人是很多的,我们厂实在是安排不下了。看在玉慧姐子面子上,我尽量帮你们就是了,不过我可丑话给你们说在前头,我也不能保证这忙就一定能帮得上。我们人事部门的权力是有限的,我们部门只负责给用人部门找人,找来的人能不能被录用,那可不是我能决定的,那是用人部门来决定的。我们厂各部门用人都是有标准的,比如生产车间吧,不同车间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环境的不同、设备的不同、生产产品的不同,用人标准是各有所不同,对于员工身高上、视力上、体力上、语言表达能力上,知识层面上,都是有不同的要求的……”

“哎哟哟,这小姑娘这么一大套话说的,真是清清爽爽,到底是白领呀,这水平就是不一样呀。要让我们呀,就是再读十年书,也说不来这些个呀。”那老女人讨好地夸赞起了江小宛。

江小宛受到恭维,心里得意,便越发把自己当成人物了,这神情也就越发的庄重起来了,她用领导式的眼神审视着这一老一少两女人,心里有些疑惑:这老女人一进门话就很多,可这真正需要找工作的小姑娘却一句话也没有,看得出她人很很腼腆,腼腆的原因可能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或者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江小宛想到这儿,忽然记起张淑芬提醒过她的一些事情来,她曾告诉江小宛:乡下出来的人,什么样的都有,她还曾经遇到过不识字的女人呢。江小宛暗想:这小女孩不会是这种情况吧。便试探性地问那小女孩子:“小姑娘,上过学没有,你会说普通话吗?”

那小姑娘一脸的尴尬,还是不言不语。

江小宛进一步的对那小女孩解释说:“我们厂里的工人都是来自天南地北,各地方都有各地的方言,要是普通话说不好,可是不利于工作上的交流的呀。”

不等小女孩说话,那老女人插话说:“我们小英普通话说的可好了。——小英,快普通两句,叫你江姐听听。”……

打发走了这老少两女人后,下一个进来的,是位二十出头的男子。江小宛一看他的身份证居然四川人,江小宛便对那男的打招呼说:“咱们还是老乡呢。”

那男子立刻用四川话跟江小宛套起近乎来,这一下反而惹恼了江小宛,江小宛板起面孔训斥他道:“老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儿四川人多了。好了,时间关系,请你说话尽量简捷点,你就讲讲你的情况吧。”

这位四川小伙叫张云阳,他讲述的工作经历很让江小宛很意外,他自称做过网管,精通电脑。江小宛觉得这人可能是在吹牛,因为他仅有初中学历,电脑岂能是他这种人能掌握的了的。江小宛便通知我来考考这个人。

我对农民工懂电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我在西安打工的那家小电脑公司就雇用过农民工,其实很多小电脑公司都喜欢雇用农民工,因为大学生很少愿意在小公司里工作,中国it行业中,农民工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

我简单考了张云阳几个有关电脑的问题后,就知道他是懂行的。只是江小宛对这个人还有些疑虑,因为这个自称懂电脑的人,只要求到生产一线当个普工。江小宛便问他:“我说你放着网管不做,干嘛要到生产车间下苦?”

张云阳告诉江小宛,在上海网管的工作很不容易找到,有着与他同等电脑技术水平的人太多了。再者,网管工作也很辛苦,通常每天至少要工作十二小时,工资还不是很高。这样还不如在工厂打工来得好。

等一一应付走了那些来面试的人后,金玉慧连连夸奖江小宛说:“小宛,还是你行呀,你说起话来呀,还真像是个领导,要让我摆那个架子,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摆呢。你到底是坐办公室的人,到底是比我们这些下苦的人有范呀。”

大学毕业后找不到正经工作,去沿海谋生的苦逼历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四海归心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学毕业后找不到正经工作,去沿海谋生的苦逼历程第1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