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巧离开后,徐蕾接着开导郑宏途说:“不光是这些,办个医疗室可不是那么简单呀,那可不是随便买些药品,再找个人就能行了的,医疗室和医疗从业人员都是要有执照的,不然出了医疗事故怎么办,别说出了医疗事故了,就是耽误了病情那都是要吃官司的。你想一想:老板办企业干嘛要惹这些麻烦呢?企业办的福利越多,给自己惹的麻烦就越多。像深圳的台资工厂还包住宿呢,员工在宿舍出了事情,还要企业承担责任呢。”
小叶更是嘲笑郑宏途说:“你这个人呀,想问题总是喜欢往复杂里想,照你这种搞法,简单的事情要越搞越复杂了。”
郑宏途面对同事的不认可,依旧不屈不挠宣讲着他的理论:“我们总不能以管理成本过高为由,把管理变得胡作非为吧。遇到问题我们可以去思考解决的办法,而一味的只图省事的回避问题,拒绝思考问题,长此下去,人会变成没有感觉的机器,失去创造力。不愿意思考的员工,也会在工作中失去激情,失去对工作的热爱……”
楼主头次见到郑宏途,听到他自我介绍时的那番演讲时,还以为他是个做销售的,被销售公司洗脑给大了。现在越来越觉得他不像做销售的那类型人。现在的大学里的学生也没有多少像他那么单纯的,我真搞不明白,是谁把他教育成那样的。
我本来不想搭理郑宏途这类一根筋,但觉得老是不说话也不好,总得在女同事面前显示一下口才吧,我便对郑宏途:“你说来说去,不就是觉得工厂不人性吗?我告诉你,你别以为只有私营工厂是那样的,国营工厂还不如这儿的工厂呢。我父母就是我们老家一家国营化工厂的工人,后来政府嫌那个厂太污染环境了,对工人的健康也不好,就硬把那个厂给关掉了。可是厂子关掉了,工人一点也不高兴。环境保护好了,只是对有钱人是好事,因为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了,就要求要呼吸什么新鲜空气。可是工人靠新鲜空气是没法活下去的。”
郑宏途反驳说:“你总不会说连保护环境都是错的吧?”
我回应道:“照你这么说连发展经济都是错的了,我们国家发展经济就是从制造业开始的,先是在深圳吸引外资建工厂,然后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地区还有我们长三角地区,就是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工厂那儿能不污染,而且全世界很多发达国家把工厂都迁到中国来了,这也是坏事情吗,全世界都在害中国了。”
徐蕾也插话反驳郑宏途说:“你以为就你书读的好,就你有知识,有见识,我们这些人都很愚昧,都没有远见。就是读书我看你也没有读好,你这人给人感觉像是在外星球读的书,一点也不实际。工厂本来就是没法讲人性化的地方。如果把工厂都关掉了,那咱国家人都去干什么工作呀?都去写字楼坐办公室去,都当白领去吗?先不说有没有那么多办公室可坐,你再想一想:写字楼里办公室又是做什么的,绝大多数都是在卖货,工厂都没了,还拿什么产品卖呀?从国外进口产品呀,我们有那么多钱吗?中国就是靠工厂赚外汇呢,工厂都没了,拿什么赚外汇。在改革开放中国就只能靠出卖资源赚取外汇。现在建工厂靠出卖劳动力赚外汇,总比靠出卖资源赚外汇好吧。”
郑宏途说:“靠出卖苦力不是发展经济的长远之计,要想使经济长远发展下去,我们就应该学习西方,靠发挥人的创造力来发展经济。”
我反驳说:“你可别告诉我说:西方的发达国家没有多少工厂,环境很好,工作场所都很人性化。人家可是有多少年的经济积累,人家靠高科技、靠品牌经济就能支撑经济了,而且人家国家人口还少,负担还轻。我们国家不靠制造业了,我们能有多少高科技产品,我们有多少品牌能卖到国外去。”
郑宏途依旧不服气反驳说:“对西方我比你们了解,我晓得西方工业革命之初也很不人性,而且还非常不人道,西方工业基础甚至是靠劳工的尸骨堆积起来的。可我现在不想跟你们讨论这个,我不想谈论经济,不想谈论政治,也不想谈论宗教,我只想谈论人性问题。”
徐蕾冷冷地说:“不谈论那些,那你就是瞎扯淡。没有时间跟你瞎扯。”说罢就走了。
楼主觉得徐蕾是我们部门老员工中比较有见识的一个,而且她是本科学历,学的是经济类专业,她男朋友也是学经济类专业的,目前还在美国留学,所以她对经济问题才有很兴趣。
我忽然觉得其实徐蕾做我们部门的主管比张淑芬要强的多,甚至比李凤巧都要强。但是台湾老板就是不用她,不重用她的原因是因为觉得她人品不好。大家可千万别误会,其实徐蕾的品德没有问题,老板认为她人品不好是因为四年多前,老板让她去做一项压榨工人的工作,而她拒绝了。
其实老板认为的员工品德不好,是指员工对他的忠诚度不高,不能与他保持一致,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够正直善良。当然如今徐蕾已经改变过来了,愿意与老板保持一致了,可是她给老板的坏印象已经留下了,老板已很难改变对她的看法了。
大家可千万别以为只有台资企业老板评判员工品德的标准才是那样的,在以人性化管理为主导,注重员工话语权的欧美五百强企业也是如此的。我有个同学在美国宝洁公司工作,三年后他被公司辞退了,也就是提前中止了合同,当然公司给予他了一定的经济补偿。他被辞退的原因就是因为人品不好,他所谓的人品不好是因为他太爱国了,他经常在公司内发议论说:宝洁公司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对中国民族品牌打击很大,很多中国民族日化品牌被宝洁挤垮了。这样的话他说的多了,人家老板就觉得他人品有问题,他在散布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了团队的团结。
在欧美五百强企业一般中国员工很难提升到高层岗位,行内人把这称之为玻璃天花板,因为西方企业没有明文规定不重用中国人呀,西方老板对不重用中国人的解释是:中国人的英文还不够好,其实这只是托辞。有些中国员工的英文已经过八级了,还要多好,再好就赶上台风了。西方老板不重用中国员工的真正原因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度还不够高。说白了就是:你要认为西方文化优于我们中国文化。在美国企业,你要想得到美国老板的高度赏识,那你就得爱美国胜过爱中国。
大家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一条职场定律了:职场上所谓的人品好,是指与老板保持一致,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真正善良。
小叶这时又开导那一根筋的郑宏途说:“你的那些想法呀,对我们说没有用的,我们都是弱势群体,我们这些人能管好自己的事情都不错了,那儿能操那么多心呢,要讲你去对老板讲去。”
郑宏途说:“我是要跟包括林协理在内的厂里领导讲的,但是只有我一个人的声音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联合……”
楼主可没兴趣在与郑宏途辩论下去了,不过楼主灵机一动,觉得郑宏途这一根筋脾气是可以利用的,他便向郑宏途建议说:“你有什么主张,你和我们这些人说真没有用。我们这些人在厂里又没有什么影响力,你找底层的那些工人谈也是没有用的,要找你应该找实力派,像车间里面的那些主管,他们在工人中间都是有影响力的,只要他们赞同你的主张,那就能一呼百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