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儒成通过劳工协议的签字工作,就可以考查出各生产部门主管是否能控制的住手下员工,有威望的主管就应该有能力让工人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就叫能震得住手下人。
林儒成事先预料铸造车间的课长余汉诚在他的职工中就没有那样的威望,实际情况还真是如此。余汉诚没能说服得了手下人在劳动协议上签字。他便干脆放水,允许本车间工人向上一级部门,也就是生产部申述意见,生产部经理周元坤那里应付的过来,他也同样放水,允许铸造车间的职工向我们人事行政部门申述意见。
我们部门对大批铸造车间的工人将来申述意见早有思想准备,接到任务后,张淑芬、李凤巧又召开一次紧急动员会,会上宣布二点,第一点,今天必须加班至半夜十一二点,因为铸造车间是分早、中、夜三班倒换着上班,仅凭上白班根本没法应付完三班倒的工人的;第二条,放下所有非紧要的日常工作,部门全体人员专心只应付劳工协议这一件差事。也就是说服铸造车间的所有工人在劳工协议上签字。
我们部门的人要比铸造车间的工人少的多,要是一对一的跟他们谈话,还不知道要谈到什么时候去呢。李凤巧经过对工作量及时间上的计算后,决定一次从铸造车间找十人来我们部门谈话,为了不影响铸造车间的正常生产,分别从熔炼组、成型组、切冒组、整形组、抛丸组、钻床组、修模组等各线组各抽出一人来我们部门。
听完李凤巧这番布置,我们部门的人叫苦不迭。牢骚不断:“这本来是铸造车间份内的工作,我们为什么要替他做。做得好,没有我们什么功劳,做不好,那可就成我们的错了。”
“就是,我们把不该担的都担下来,这样一来,领导还不觉得咱们这些人好使唤,以后还不把什么事儿都往咱们这儿推呀。”
“是呀,车间里的工人火气大的很,我们那儿那么容易跟他们谈得笼呢。再说,这本来就应该是领导做的工作嘛,我们无职无权的那儿能震得住那些人。”
大家的这些牢骚其实都是冲着李凤巧的,大家都觉得是李凤巧为了讨好厂领导,想夺回课长的位置,才害得我们部门担了这苦差事。李凤巧自然也能感觉得出大家对她的不满来,要是放在过去她当课长的时候,她总会将说怪话的人呵斥一顿,可现在她没那身份了,也就只能一语不发了。
发牢骚归发牢骚,工作还得做呀。我们人事行政部门的职员们应付起铸造车间的工人们,各个都有情绪,对人家都是一副执行公物的冷面孔,谈起话来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威势:“你是成型组的某某吧,这个新员工守则你看过了吧,好,看过了就好,看过了就在这里签字吧。”这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让那些工人觉得签字是他们必须履行的义务,他们绝没有表达意见的权力。
其实我们部门的人,尤其是老员工,早已经这样居高临下的对待工人惯了。办公室坐久了的人,都有这样一条经验:跟车间里的工人谈这类事情,绝对不能对他太客气了,你越客气,他反而会觉得你有愧于他,或者有求于他。除以以外,他们还有一条经验是:跟工人谈话,尽量不要给他话语权,你要是让他提意见,谈想法,他就会说个没完没了,这样就会耽误很多时间,这工作就不能按期间完成了。
一线工人面对我们这些居高临下的白领,态度是各异:
有的是坚决抵制:“我想问一下,我不签字又会怎么样,不签字厂里就能把我开除了?”
有的是左顾右盼:“那么多人还没签呢,凭什么让我签呀?”
有的是犹豫不决:“哎呀,这个东西能不能让我拿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再说。”
有的是反复无常:“行,我签字。哎呀,要不,等一会儿吧,让我看一看再说。”
我们部门的人应对工人的方法也是各异:
有的威胁恐吓:“反正你迟早都是要签字的,告诉你,早签和晚签结果可是不一样的,聪明一点的话,你还是早一点签字吧。”
有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你在厂里不只一年,二年了,厂里怎么样,你该最清楚,这些年厂里亏待过你吗,你从厂里赚了多少钱,你该有个数。你再想一想,咱们厂什么时候坑过人,再说了,我们都签字了,我们总不是糊涂人吧,我们都不担心,你担心什么。”
也有照本宣科的:“我们每个员工都必须遵守企业的制度,为了保障员工能够很好的遵守企业制度,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应该在员工守则上签字。遵守企业制度是我们每个员工的职责,任何人不能例外,希望你能够正确对待这件事情。”
铸造车间大部分工人都是老实本分的,换句话说:都是比较好糊弄的。可是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正如林儒成事先估计的那样:这厂里有坏人在煽风点火,在蛊惑工人拒绝在劳工协议上签字。开始我们说服工作做得还挺顺利的,到第三波工人时,这个坏人终于跳出现了,本来挺顺利的工作,被这坏人给搅和了。
这坏人叫陈田骏,顾锐克处理群体事件时找来帮忙的六个员工中其中就有他。陈田骏虽然是成心要与我们作对,但他倒没有跟我们部门里的人大吵大闹,他只是逐条的仔细地品读新员工守则,遇到他认为有问题的条款,他就让我们给他解释。他这一招,比跟我们吵闹还厉害呢,我们的耐心都要被他折磨的快崩溃了。陈田骏不光自己拒绝在劳工协议上签字,还不让其他工人签字:“大家等一下,等我问清楚再签。”那些工人还都愿意听他的,都看他的脸色行事。
这一下可好,我们的说服工作彻底没法进行下去了。要是这样拖延下去,很多工作要被他耽误了。我们本来想绕不过这个陈田骏,也就是暂不跟他谈,先跟后面的工人谈,可结果后来的工人早已经受了陈田骏的蛊惑了,都要等陈田骏把这新员工守则搞明白了,他们才肯签字。
中午吃罢饭,利用休息的一点时间,李凤巧召开了个总结会。李凤巧动员大家说:“还有二个多小时就要早班换中班了,早班的人还有那么多没有搞不定,中班、夜班就更没有希望了。我们现在的工作进度太慢,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大家都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