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开点头说:“是不明白,尤其是你们说的道德仁义礼这些到底是什么我都不是很清楚。”
吴静波点点头,说:“那我还是先给你解释一下道、德、仁、义、礼的意义吧!”
吴静波说:“道,就是规律法则,万物运行需要遵循的法则;而德是跟据万物运行的法则让万物各得其所;仁是不计回报去帮助别人;义是帮助别人,但是也希望别人以后能帮助自己;礼,刚才江流已经说了,就是大家都按自己的职责、身份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江流想了想点头说:“感觉师兄说的这几个标准有很明显的层次,但又是一个整体,这应该是我们管理努力要实现的几个目标。”
吴静波不禁鼓掌叫好说:“你说的太对了,这几种手段既有高低层次之分,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说有层次,是因为高层次的标准丧失后低层次的标准就很难继续维持,可能会导致继续恶化;说是一个整体,人有贤愚,个人目标也各有不同。所以,有时我们需要用很多不同的层次的标准把员工团结在公司发展的旗帜下,不能够一个标准,作硬性要求。”
江流这时插话说:“吴总的意思是道德仁义礼是管理的五种手段,但是这五种手段不是完全平等的。我的看法是代表合理原则的道和合理分配的德是最重要的。这是管理的基石。而仁和义是分别从物质和精神的角度有针对性的吸引人才,针对某些人才的特殊政策,对于一般的员工则是通过礼,也就是基本的职责和制度来管理他们,使他们发挥作用!仁义礼都是要基于前面的道和德的。这是高低之分!”
江流看了看吴静波,继续说:“而之所以说这五种手段是一个整体是因为如果没有正确的原则,任何努力都是缘木求鱼,没有公平的回报,就不能长久。道和德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但是如果都是一视同仁地对待,就没有办法让团队里面的每个成员都充分地发挥价值。有些人是能够共图大业的,也有良好的德操,对于这种人,我们要有仁;有些人有我们需要的能力,但不是我们能够共图大业的人,他们更看重物质的利益,对于这种人我们要有义;至于那些普通的员工我们也要求他们至少能够做到我们最基本的要求,使他们也能为组织发挥自己的价值。缺少哪一种手段都使我们没有办法针对性的发挥整个团队所有成员的价值!”
沈开苦着脸说:“太深奥了,还是不明白!”
吴静波解释说:“那我先来给你解释道吧!道是合理的原则,这个原则既包括选人、用人的原则,也包括做事的原则。选人用人的时候,我们要根据人的特点使用人,最大地发挥人的价值。做事的时候,也要根据事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去做。”
沈开说:“我们公司好像不是这样的,公司鼓励我们多学习,鼓励我们换岗,让我们什么都去学一学,什么都去试一试。我感觉挺好的!”
江流笑着说:“公司不是培训学校,是要创造价值的地方。员工也不是要参加全能比赛,他们需要为公司创造价值,同时获得自己的回报。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说,我们没必要让员工什么都去试,什么都去学。还是应该立足于每个人的特长和爱好。这才是符合道的作法。否则大家都去学习,谁创造价值呢?没有创造价值,员工又从哪里获取收入呢?”
吴静波说:“不道早亡!不合乎常理的肯定是做不好的。这是管理的不二法则!江流在这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我看他提拔那个管生产的小陈就做得很好!这个提拔就符合让有兴趣、有潜力的人做他们喜欢做也有能力做好的事情的道理,所以这次提拔,看起来不合理,但是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的成功!”
吴静波说到这里,神色有些黯然,说:“中伟就没有这样做!什么事情都是唯领导意志是从。对于业绩,领导也喜欢下死命令,碰到问题就下死命令逼迫大家完成,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更别提和下属一起找出合理的方法了。还美其名曰:绩效管理,能者上,庸者下。结果有很多事情都是完全不计手段去做,根本不合理。我们还沾沾自喜,把这种文化称为狼文化!”
沈开有些不解地问:“我感觉只要实现了目标就好了呀!对于企业来讲最重要的还是结果呀!”
江流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反问沈开:“你现在能够实现目标,不代表以后能够实现目标。现在的方法以后很可能行不通。要想保证目标实现,还是应该找到合适的方法,不能一味蛮干。否则,竞争对手的方法和技巧提升了,自己的还是过去的三板斧,恐怕失败就是迟早的事情。”
吴静波叹息了一声,说:“中伟就是这个样子,一开始竞争对手有的比较弱,有的对中国市场不够重视,竞争还不那么激烈的时候,我们的那一套所谓的群狼战术还可以奏效。等到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比拼越来越重视内部管理水平的时候,中伟的管理水平不足的短板就日益显现出来了。很多管理的漏洞得不到及时解决,公司的规模又快速膨胀,放大了这个缺陷。所以,公司的反应就越来越慢了。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大叫,说公司得了慢性病。可也不知道怎么解决”
江流说:先为不可胜,然后胜之。现在的企业,很多都等不急为不可胜,觉得即便自己有弱点,只要竞争对手抓不住就可以了,更热衷于怎么出奇制胜。所以,能静下心提升管理的真是少之又少!”
吴静波说:“如果不能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律,强行去做,虽然可以得计于一时。但是迟早还是会被这些不合乎规律的做法拖累的。
沈开点头说:“那么道这个手段我明白了。德呢?”
吴静波说:“前面的道主要是针对是选人用人、做事的方法。后面的德就主要就是养人留人了。能找到人还不够,还得留得住人才行!能够让万物各得其所的就是德。具体到管理中来,就是要根据员工实际为公司所做的奉献给予应有的回报。工作做了之后,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回报。最担心的问题也是付出了没有回报,有的人因为得不到回报而不愿意付出。最终公司和员工双输。”
沈开问:“吴总别笑我钻牛角尖啊!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得到的少,自己应该获得更多。人心不足蛇吞象,什么为合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我想很难有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所以,这个德还是无法落实,还是需要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分配!”
在群里和一个群友讨论老板的一些管理手段的得失,他最后提了一句说:“老板永远是对的。”我问他这是从那个角度来看的,如果说事情本身,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存在谁是老板,谁就永远是对的这种说法。如果从员工要保存自身,不宜和老板对抗这个角度来说,还有几分道理,确实是在自己没有更好的选择的前提下只能委曲求全,顺着老板。但是如果站在老板的角度,这样做最终能够留下一帮阿谀奉承之徒,能够走的人谁愿意受这个气,都会走掉的。公司还有什么前途?从这个角度来说,老板永远是对的,也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还有管理人员、老板把这组谬论奉为圭臬,那就太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