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说:“小沈不是已经嘲笑过他原来的经理吗?总是想靠几本书,几句空洞的话给他们洗脑。希望别人只付出,不追求回报,真是把别人都当傻瓜了!”
江流接着说:“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事情谁都不想干。不要说员工了,就连我小时候邻居家的狗都识破的小伎俩,能骗别人多久呢?一味的、单方面地要求对方付出而自己不回报的事情是不可能长久的。努力去做这种没可能实现的事情怎么可能不失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去想的人才是真正的傻。”
吴静波说:“是的,在自由的状态下,人只会做自己认可的、对自己有益事情。虽然也有些人会做一些自我牺牲的事情,但那一般都是为了一些人类的高尚的情操,比如为了国家和同胞的利益,或者是为了感情。为了爱人、朋友而牺牲也是有的。但是即便是出现了这种牺牲,也是因为牺牲者觉得自己为之牺牲的目标给了自己美好的感觉,自己的这种牺牲仍然是他们认同的。而工厂一心从员工身上索取,而不思付出。总是希望马儿跑得快,同时还要不吃草。那最终的结果不是马儿饿死了,就是马儿跑掉了。”
江流插话说:“还有一种可能。”
等到大家都看着自己,江流笑着说:“这匹马是喝汽油的!”三个人又大笑了起来。
吴静波继续说:“我在前面说江流处理李勇的事情的时候就说了管理其实是一种博弈。如果我们认可了员工有权利决定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获利,能够自由的做出反应,我们会发现其实公司和员工的这种关系是一种博弈游戏。”
沈开问:“博弈,我大学学了一点点,但没什么理解,吴总能解释一下吗?”
吴静波说:“在企业管理的这个博弈中,管理者是决策者,有权利制定游戏的规则,而员工是局中人,可以根据管理者制定的规则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由于作为局中人的员工有权利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让双方谁都得不到。所以,作为决策人的管理者一定要制定出合适游戏规则,并且坚持规则,让双方都可以获益。”
沈开还是钻牛角尖问:“很多老板肯定会说这种思路太复杂,听着都累。管理者还不如自己直接下命令要求员工怎么做,这样还直截了当一些。这样的话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多自由呀!”
江流一笑,说:“没有那么简单!我当初来飞达的时候,老板也是很喜欢直接下命令,直接指挥整个公司的行动。可到后来怎么样呢?自己累得半死不说,还感觉公司的反应速度越来越慢。不像原来那样有效了。他还认为是新员工的执行力不如老员工,老是说现在的人一代不如一代。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沈开带着惊诧的神情说:“我以前的公司泰瑞的老板也是这样说我们的!看来大家都遇到了这种问题啊!”
江流解释说:“公司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老是靠一个人做决策,不仅精力上越来越不现实,就是知识上也越来越无法支持。”
吴静波和沈开都点头表示赞同,江流解释说:“其实飞达过去很多时候反应迟缓都是因为大家在等待老板的决策而耽误了时间,也有的是老板没有做出正确的决策导致反复更改浪费了时间。估计沈开的公司也差不多。”
江流看到沈开点头,继续说:“我来飞达公司这两年,他对供应链的管理越来越少,但我们的反应速度很快呀。比如说这次的天祺的项目,如果按过去的做法,我知道出了问题之后要首先汇报刘总,请示刘总如何处理。刘总只能把其他的事情搁置一下,先召集相关部门开会,了解实际情况。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他还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就算他考虑到了天祺对公司的重要意义,要求大家不惜一切代价解决天祺的问题。也很难像我这样,知道马上清查物料、备料、准备老化工装、技术文件。他不熟悉供应链,如果他来决定这件事,就很容易遗漏问题。如果大家都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找他,请示如何解决。你想公司的事情得多久才能解决?”
沈开苦笑说:“我不知道多久能解决问题。但我估计这个老板会发疯的!一个公司,事无巨细,都来找他。他的大脑不崩溃才怪!”
江流笑着说:“所以,你现在明白为什么你以前的公司响应速度越来越慢了。而且,如果按过去的作风,由老板开会解决问题。别的部门的负责人或者骨干人员就得停下手头的工作来参加会议,这又有可能导致其他的工作延误。如果这样做形成了风气,很多人就会不管大事、小事都找老板,有些人会哭会叫获得老板更多的支持,占用了老板过多的资源,到时候可能真正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及时处理。那个时候乱子就更多了!”
沈开说:“我看有些古装电视剧里面反应以前做生意的,很多事情都是请示老板之后再执行下去,感觉好像没有我们这么多问题。是电视不靠谱,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吴静波说:“电视靠不靠谱,我不好说。但是现在信息科技越来越发达,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速,员工的平均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使原来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江流也赞同说:“现在,按过去的标准很多原来应该属于执行层的员工也能接触很多信息,而且他们的教育水平也相当高,具备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变化使快速反应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