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想了想又补充说:“我认为这些要求其实更像是我们这些做管理的需要努力的方向。是一个需要时刻努力奋斗的方向而已。这其实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标准!”
吴静波听了微微笑着点头,沈开却听得一头雾水。江流看了解释说:“之所以说这些要求不是标准,是方向,这是因为管理要我们时刻努力去保持这种不断前进的状态的。不是说谁达到了这个标准就像得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样,可以高枕无忧。”
江流看到沈开还是有些不大明白的样子,继续解释说:“有些成功的管理者年轻的时候就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到了晚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是让他们原来的盛名蒙尘。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曹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一辈子打了很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好仗。统一了北方之后也难免起了一些骄傲之心,小看天下英雄。结果赤壁之战让他统一中国的大业功败垂成。其实当时有很多人都建议他暂缓征讨孙吴,先修养生息。但他就是听不进去,结果白白让周瑜成名!”
吴静波不禁拍手称好,说:“其实真正的管理的自我完善之路就像屈原的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这条求索之路走到了终点,管理提升的道路也就到了终点。”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好久才由沈开打破了有些沉重的气氛,问:“我现在已经知道你们说的管理者需要具备的素质指的都是些什么素质了。那第二点呢?什么是能够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价值的文化氛围?感觉很多公司都是说通过kpi考核来激励员工创造价值,
吴总说的这种文化氛围和现在流行的kpi考核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江流这时却摇头说:“我并不觉得仅仅靠几个指标考核就能解决激励员工的问题。kpi最多只能作为一个推动企业提升管理的辅助工具,绝不应该成为企业提升管理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全部手段。我在自己的部门就曾经反对完全依赖kpi管理的想法。”
沈开有些意外,问:“但是现在通过kpi考核员工的绩效已经成了一种主流模式了,难道这么流行的方法也有问题吗?姐夫能说说自己的道理吗?”
江流笑着说:“首先,流行的并不代表是对的。我认为kpi是静态的,而企业的经营是动态的。你很难用一个静态的指标来衡量动态的目标。”
沈开想了想说:“感觉也是,如果这个目标都不是很确定,却一定要搞出一个能够衡量这个目标的kpi,现在仔细想想也是觉得很不可理喻。这就好像是连孩子还没生下来就想知道这个孩子几斤几两、单眼皮还是双眼皮一样。”
江流微笑着点点头,说:“就是这个意思。企业的kpi是静止的,至少在一个考核周期是静止的,而企业的经营目标可能是不断随着市场变化的。”
江流喝了杯茶,继续解释说:“就比如说飞达吧,原来利润还很不错,但是市场形势变化很快,市场马上就受到了要求降低成本的压力,公司内部马上就要把成本控制上升为一个工作重点。原来只做消费品,后来又拼命想切入工业品市场。这都是很难事先制定kpi来考核的。”
沈开说:“你说的我明白,但很少有公司像你们飞达那样的吧?感觉大多数公司变化都没有这么快,有没有更有代表性的例子呢?”
江流想了想,说:“诺基亚的事情应该是一个好例子吧。几年前我们很多人都喜欢诺基亚的手机。直到三、四年前苹果手机出来之后,诺基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丧失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原本喜欢他们的消费者迅速抛弃。我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个老牌的公司这么快就衰落了呢?就算当初他们市场感觉迟钝一些,没有能够第一个开发出触屏智能手机。难道他们当初一点都没有发觉苹果的手机带来的威胁吗?前几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说当初苹果手机问世的时候,诺基亚就研究过苹果手机,最后的结论是苹果手机不可能畅销。”
江流卖了一个关子,没有马上说下去,反而是从果盘里面取了一片西瓜吃了起来。沈开马上说:“这怎么可能呢?大家是排着队去买苹果手机的呀,诺基亚不可能完全不知道吧?不用测试,就看看新闻报道就知道苹果手机卖得很好啊!”
江流说:“可问题是诺基亚的测试实验室是根据他们内部的评分来给手机打分,根据分值来推断手机的销售情况的。而诺基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手机是否经摔。而苹果的手机是不经摔的!那分值就肯定不高,按他们的评估就自然不可能畅销了。”
吴静波也笑了,说:“是的,前些年我们买手机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手机是否经摔。所以,有些不良商家甚至针对顾客的这个心理做了汽车碾压手机都不坏的虚假广告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江流又说:“诺基亚错在哪里呢?他们其实就犯了以静态指标衡量动态目标的错误。现在的市场已经变了,首先是手机的网速越来越快了,使手机上网变成了一个很方便快捷的手段,而且网络软件应用,内容也大大增加。通讯网络和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大家越来越看重手机的智能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家甚至可以接受手机不那么结实。”
沈开点头说:“是这样的,我没事就喜欢玩玩手机。如果我的手机不智能,不能上网,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打发自己无聊的时间了。”
江流继续说:“其次,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大家在手机上面花费的时间大大增多,手机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在需要打电话的时候才掏出来用一下的通话工具了。手机现在越来越像是使用人的一个小宠物了,大家希望它更时尚,更酷,功能更强大。而诺基亚显然也没能抓住这个市场潮流的变化,导致一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短短几年的工夫就丧失了大部分市场,甚至陷入亏损。这就是完全依赖指标考核的弊端。”
沈开说:“如果一个公司完全依赖kpi考核的话,很容易发生指标和目标脱机的情况。那时,指标不仅不能推动员工向目标努力,甚至可能会阻碍员工向目标前进。”
江流点头说:“确实是这样,如果公司完全依赖考核来评估员工,谁还肯花时间做和自己的利益不相关的事情呢?对于员工来说,自己现在挣多少钱还是比公司的长远发展来得更实惠。要求员工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考虑公司的利益实在是不符合人情世故。所以,这种让员工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受损去维护公司利益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吴静波这时说:“完全依赖kpi还容易鼓励员工造假。比如说我们以利润来考核企业的经营状况。公司以利润考核员工绩效是暗含了一个前提的:公司是通过正常的销售获取利润的。但是当企业内部只关心利润,甚至是只关心纸面利润的时候,就有弄虚作假的风险了。”
沈开不解地问:“纸面利润是什么意思?”
吴静波说:“我们实际上是很难、甚至是没有办法准确知道企业的实际盈利状况的。我们都是通过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利润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片面追求账面数据好看而不顾实际经营情况而做数据的可能,这种情况下,会计报表反映的就是虚假情况,上面的利润利润就是纸面利润了。这最终导致大家只看数据不管实际经验,这样做对公司的永续经营是大害!”
江流说:“在完全通过kpi来考核业绩的情况下,管理层就有可能运用这种手法人为调控报表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我认为不能完全依赖kpi对企业进行管理。”
吴静波也说:“所以,指标只能是一个参考工具,如何运用这个工具,是否应该调整这个工具还是要依赖管理者。作为管理者,我们时刻都要考虑这些指标是否有助于推动企业的运营良性化,是否需要调整指标来刺激组织调整工作方向。只有我们这样考虑了,并且找到了适合的指标,指标才能推动企业良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