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波赞许得说:“确实是这样。其实日系的消费电子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
沈开嘴一撇,带着几分嘲笑地口吻说:“最近几年日本电子企业除了佳能,还真没几个过的好的!”
吴静波笑着摇摇头,说:“十年前,甚至更早之前,日本企业可不像现在这么不景气。我有一个朋友十年前也在一个日本电子企业工作,当时这个日本公司就已经开始面临韩国和中国竞争对手的竞争,销售开始下滑,公司需要缩小经营规模。但那个日本公司最后做出的决定让很多人感到吃惊,他们裁掉了中国的工厂,保留日本工厂。想保住日本制造工人的就业机会!”
江流听了很吃惊地问:“这怎么行得通?那成本岂不是更高了,企业产品更没有竞争力了?”
吴静波笑着说:“我也不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日本人就是看不出来。反正最后的结果是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到最后连中高端市场也接连失守。而市场份额缩小,很多固定的费用分摊越来越高,公司其他的产品也越来越没有竞争力。最终公司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出现巨亏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前几天,我的那个老同学带着几分解恨地口气告诉我,他原来工作过的公司被迫大裁员!”
沈开听了坏坏地笑了,说:“吴总,你同学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吴静波摇头叹息,说:“日本人现在面临的问题比以前更严重!到现在不仅是日本的制造工人保不住工作机会,就连为这些公司工作的日本的管理人员、研发人员也因为公司缺乏竞争力失去了工作。这就是抗拒经济发展潮流的恶果!”江流和沈开都点头表示认可。
吴静波接着说:“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公司可能具体做某件事情、某个工序的效率很高。但是在市场上仍然反映为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公司收入下降。我们说他们的管理水平低下也不为过。因为他们的管理者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缺乏对未来的明确的业务发展方向。而搞清楚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本身就是管理最核心的工作。”
江流这时插话进来说:“其实不仅仅是企业要有这种思维,我们个人也应该有这种思维、这种不断发展的思维。有的人总是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其实不管你教不教徒弟,总有人会学会的。迟早都有薪资要求更低的人来竞争这个位置的,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问题。师傅被饿死绝对不会是因为教会了徒弟,而是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没有进步。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还是不断提升自己,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沈开点头说:“这下我明白了。姐夫说的这个做更有价值的说法很有道理!这也是吴总前面说外企的管理水平不一定高过民企的原因。即便从单件事情看来外企的工作效率可能比较高,但如果他们没有做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们仍然会失去市场、陷入亏损。这样就不能说他们的管理水平很高。”
沈开忽然又想起了一个问题,说:“那如果相对落后的企业和地区采取追赶战略,他们直接去做先进企业和地区现在做的事情。那岂不是可以更快发展,赚更多钱?”
吴静波笑笑说:“从理论上来讲,你这样想也是不错的。但实际上未必总行得通。”
江流看到小沈还是有一定的疑虑,说:“其实吴总说的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打个比方说吧,你肯定也想像我师兄一样做个集团副总,想像他那样赚更多钱吧?”
江流不等沈开回答,就接着说:“就算你想跨越式发展,但是你现在真地能够做得了一个集体的副总吗?”小沈摇了摇头。
江流说:“其实比较现实的是你先想办法做个部门总监,学习提升几年再来想办法找机会去做副总。没有那个能力,想也基本上是白想。”
吴静波笑着说:“江流拿我开涮了。其实更为常见的一个例子是现在很热门的一个发展概念:寻求跨越式发展!很多地方都提出了这种概念,要赶超谁谁谁。最后很多这种赶超都会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沈开说:“我们那儿也在搞跨越式发展,路修得像广场一样宽,不知道一下子跨越了多少年?我们那里的乡亲说可以在上面乘凉了!但是大家还是觉得钱不好赚,有什么用?”
吴静波点头说:“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副总了,我想不用你父母要求。你自己都会想办法抓住这个机会的吧?你需要谁来告诉你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