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老版本产品的返工已经安排下去,江流看到返工的文件已经制作完成,李义新那边也准备好了老化的工作安排。
江流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想想是时候和李勇说说发货确认的事情了。李勇到了办公室后告诉江流目前老版本产品返工的工作进展顺利,为了替换已经发出去的不良品的新的生产计划已经下达,目前仓库正在安排领料。只等整流器和外壳到了之后就可以安排生产了。
江流连连点头,说:“很好!我们这次的补救工作已经得到了刘总的肯定。现在还有希望保住这个客户。你的计划安排做得很好!”江流看到李勇紧张的表情松了下来,露出了笑容,示意李勇坐下来。
等李勇做好了之后,这才缓缓说:“你和研发到底是怎么沟通天祺的这批发货的,你能详细地给我说一下吗?”
李勇刚刚松弛下来的表情马上又崩了起来,带着一些紧张的口气问:“江总,你是要了解什么细节呢?”
江流说:“我想知道你当初和研发沟通的全过程,每一个细节!现在研发不承认说同意发货,我想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相信你肯定和研发沟通过了,而且你也没有必要撒谎来出这批货。因为你完全没有必要撒这种谎。我想了解所有的细节才有可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到底是误会还是另有原因。而且等不良退货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我还要向刘总解释这件事情。所以,你有必要让我知道所有的细节。”
李勇显得很愤慨,说:“当初我明明和他沟通好了,他说可以发货我才通知说可以发货的。他为什么现在不承认!我要和他当面对质!”
江流说:“你还是冷静一点,这次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谁敢扛这个责任呀?所以,如果是研发撒谎,你现在去对质也没有用。还是把每一个细节都说给我听听,我好考虑一下怎么去和刘总解释这件事情。”
李勇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说:“事实上那天我打了两次电话,第一次我问蓝工的时候,蓝工的确没有同意。他说这样发货有潜在的风险,他还需要再考虑一下。让我等他的通知。但是隔了不到半个小时,张总又打了电话催我,很着急,问我货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出,说客户那边已经催得不行了。我说研发还在考虑,物料有一定的风险。张总要我马上和研发确认能不能发货,如果不能发货要马上告诉他。结果我只好再打电话给蓝工,听到我说张总已经在追问这批货能不能今天发货,蓝工这个时候就同意先发货。这件事情我印象很深,不可能记错。他现在说没有同意发货,这绝对是撒谎!”
江流说:“那你和他的沟通完全都是通过电话沟通的,并没有邮件等书面通知。对吗?”
李勇有些不服气地说:“当时发货紧张,而且蓝工在实验室,发邮件很不方便,我也不好要求他为了这件事情特意出来发个邮件。这样做好像也太不信任他了,所以这种事情我也不好坚持呀!”
江流点点头说:“我知道了。他也没有任何邮件等书面的形式通知你说这批货到底能不能发,对吗?”李勇说确实是这样。
江流想了想,对李勇说:“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李勇很坚决地说:“我认为自己并没有错,江总,你一再向我们强调要重视对客户的服务速度。我打电话联系是最快的方法。难道不成还要我发个邮件,在电脑前面慢悠悠地等研发的回复?如果大家都这样想,我不认为我们公司就真能把事情做好!而且事实上当时蓝工正在实验室,如果我不及时打电话和他联系,等到他看到邮件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江流微笑点头说:“你这句话倒没有错,我们首先要考虑到解决问题。而不是总想怎么保护好自己,如果都这样考虑,我们的工作就一定有问题了。你能以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为重,我很高兴。我也很赞同你这样的想法。”李勇听到江流这么说,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江流接着说:“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想一想,这件事我们是不是真地已经做到最好了?这样是不是对我们的工作更有利?你再想想,你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真的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李勇有些惊愕,一时不明白江流的意思。江流只好解释说:“你前面的工作态度我是很赞同的。这件事情我也会向刘总表达我的立场,尤其是我对你的工作态度的赞赏。但是,另一方面,我希望你不仅有好的工作态度,还希望你掌握更恰当的处理的手段。你再想想,你是否还可以在这件事上处理得更好?”
李勇的脸色恢复了平静带着一丝凝重。他想了几分钟,说:“我到现在还是坚持认为,应该采用最快捷的方式沟通,因为市场发货紧急。大家都在等着。如果说需要改进,也许用邮件沟通这件事对我自己的保护会更好,但我清楚,这一定不是江总你期望的方式。我真是没主意了!”
江流说:“其实,你换个角度想一想,电话沟通的方式也的确隐患很多。你现在认定是研发在撒谎,所以从你的内心深处否定邮件联系。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口头的沟通是很容易因为通话质量不好、对方思想开小差,误会对方的意思而造成错误的!你好好想一想,你周围是不是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这种事是不是比较多发生?”
李勇想了想,最终点头承认说:“这倒的确有碰到过,有些时候事情很多很杂,说是在听电话,其实脑子里面可能还想着自己的事情,嘴里就随口应着对方。有时甚至双方说的都不是一回事。”
江流说:“既然你自己也有这种经历,这批货是否能发,这是个很重要的事件吧?这么重要的事情,你就凭一通电话就说怎么做,你不觉得太冒失了吗?就算不考虑对方撒谎,是否也有误会的可能呢?”
看到李勇点头承认,江流继续说:“所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确应该立即用电话沟通此事。但是我们也完全可以在沟通完成、安排好事情之后,发一封邮件,确认沟通好的事情。这样,如果对方觉得自己的意思没有被误解,也可以马上更正误会。如果不回复,以后也不能说你在擅作主张。你觉得这样是否可以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李勇说:“这样做是很完善,既有沟通的效率。也防止沟通的错误和推诿。双管齐下,是很好。我明白以后该怎么做了!”
江流赞许地对李勇说:“其实很多人碰到这种事情,首先都是想到要明哲保身。至于公司的目标,还真没几个人能挂在心上。你放心,这件事我不会让你受到不合理的处罚的。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种做事的积极性。当然,如果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方法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