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这么一说,很多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笑容。江流继续说:“我们开这个会主要是总结经验和教训。如果我们没有找出成功与失败的真正原因,你深刻总结一百次、一千次,我们的管理还是不会改善。所以,以后不要深刻检讨了,要找出深刻的原因!而且这次是试运行,试运行就是对相关过程的理解还不全面,通过模拟实际运行发现问题的过程。出现问题也是正常情况,找出来改正就是了。”
江流看到田德海此刻的表情放松了很多,继续解释说:“如果我们追求每次试运行都能圆满成功,那永远都不能改革,改革哪有事事顺利的?反过来,如果墨守成规,看起来不会犯错误,但这其实是最大的错误!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但只要风险可控,大家找出原因不断改善,我们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公司也能获得更大的市场,赚到更多的利润!所以,大家不要对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错误那么紧张,这是正常的!如果总是希望不出错,那才是不正常的!”
江流停了一下,笑着说:“刚才说得有点远了。现在回归主题,田德海,你总结一下这次的经验和教训吧!”
田德海清了清嗓子,说:“我认为生产部的失误主要是找工艺文件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导致换线前时间很紧张。这也导致我没有提前安排好物料员到产线准备把物料配到各个工位,使产线生产出现了停顿。”
江流点点头,说:“是的,杜山松说到了点子上。我们有必要认真梳理一下物料员的工作,使物料员有一个合理的工作安排,保障生产的平稳。一些日常的、程序性的工作一定要尽量和产线的生产准备工作错开,或者由别的人员分担这些工作。田主管,这个事情你要下去再好好调查了解一下,要让物料员也参与进来。我们过去的会议都没有考虑物料员的实际工作的特点,这导致了第一次试运行的失败。所以后续你多向这些实际操作人员了解情况,争取能找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要从制度上保障物料员工其他工作和产线准备工作不冲突。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但实际情况一定要调查清楚。”
江流又似乎想起来什么:“生产部很难找到文件,说是文件太多,又不熟悉,不好找。但是质量部好像没有碰到这个问题呀?质量部不是也要用到质量文件吗?质量部是怎么做的?能不能拿出来借鉴一下?”
刘经理很自得的说:“我们在收到计划的生产计划后就把文件单独放在一边了,试运行之前我们根本不需要时间找文件!”
江流有些吃惊地看着刘经理,楞了一会才问:“我不是要求试运行力求真实吗,要求按平时的操作去做。你们为什么单独准备文件?”
听到江流这么说,刘经理有些尴尬,说:“现在文档已经很多了,而且一个系列又分不同的非标。那么多文件,如果不事先准备好,临到要用的时候找,是很难找到的。如果我们也是生产一样,临到要用的时候才去找文件,肯定是来不及的!”
江流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沉默了一会儿才问刘经理:“如果是一个很平常的生产任务,你能这样做吗?你手下的ipqc能够早早地把文件准备好吗?如果以后正式运行了,你能每天都早早准备好文件吗?”
刘经理的得意的申请消失了,小声说:“我也只是希望试运行成功,没有考虑到这么多。”
江流追问:“你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试运行吗?”
看到刘经理没有回答,江流自问自答地说:“试运行就是为了发现我们的流程中的潜在的问题而做的。而你这样做,导致我们有可能会忽视一些关键问题。如果这样掩盖问题,等真到了正式运行,再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很难挽救了。”
看着低着头的刘经理,江流缓和了一下语气,说:“你想把事情做好,这种心情我能理解。但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两次做得漂亮。不是因为我在关注这件事,你们才要做得特别漂亮,是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来保障长期都能运行得很好。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把重心放在这种长效机制的建立之上,而不是靠一些临时的修修补补来做给我看。这是没有实际作用的!”
江流缓和了一下语气,问刘经理:“你现在知道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了吗?”
刘经理点点头说:“我应该尽可能真实地按照正常的作业方式操作。不过我觉得文档的事情还是要解决。我们现在才运行了半年多,但是各种非标文件,设计变更文件已经很多了。有些文件执行的时间很长,要在这么多文件里面找出一份特定的文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实际操作人员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根本来不及花很多时间去找正确的文件。三五分钟是他们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超过了这个时间,别人就会催了,所以大家经常是凭自己的记忆在做,并不是按文件做!”
江流点了点头说:“回到我刚才说的要求,我们要建立一种长效运作机制来保障我们运行顺利,不是靠一些临时手段。所以,我们希望员工按文件操作,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让员工长期都可以看文件操作的机制。而不是因为哪个领导关注,哪个客户参观才来做做样子。所以,我们要真正解决员工按文件操作遇到的文件太多不好找,太费时间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形成长效机制。所以这件事大家下去后都动动脑筋,下次开会再看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