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不惊地过了三个多月后,质量部提出了新的质量问题:发生了好几起元器件损坏导致的成品不良。
质量部经过调查后发现这些不良都和非标产品改制相关。由于瑞达还处于市场拓展阶段,有些时候为了满足客户的一些个性化的需求,不得不在原有通用产品的基础上做一些单独针对某个客户的作个性化开发。这些客户需求的产品都属于定制产品,就没有库存备货。目前计划往往是安排生产部把库存的标准机器改制后发货。而就是在非标改制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不小心损伤了某些器件,导致了产品不良。
刘经理向大家介绍了目前面临的问题之后,等待相关部门发言。
首先是田德海说:“非标改制的过程中,生产部已经非常小心了。但是有些器件要取下来,再安装新的器件。这个过程中很难保证所有的器件都不受损伤。最好还是不要进行非标改制了。”
杜山松说:“我也不想改非标啊。可是市场有需求,交期又紧,做新产品根本来不急,我不改也不行啊!”
田德海说:“直接下新单,一次做好不行吗?”
田德海说:“直接下新单,一次做好不行吗?”
杜山松说:“问题是这些非标产品的订单量都很小,而且市场给的时间往往又很紧。如果我从头备料生产,需要的准备时间太长,市场不会接受的。而且这些非标往往批量也不大,如果我都是单独生产,生产频繁换线也不好。”
田德海也连忙改口附和说:“最好不要频繁换线,每次换线生产都有工时损失,换得越频繁,工时损失越多。”
江流没有直接回应这个问题,而是转向杨总,说:“杨总,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没有?能不能尽量在前段解决?”
杨总说:“目前我们的市场拓展还比较艰难。如果强行在客户那里推标准产品的话,市场会碰到非常大的困难。所以,在短期内为客户定制产品这个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急单也是没有办法消除的。”
江流说:“这个可以理解,那么长期呢?长期来看这个问题是不是能够得到解决?”
杨总沉默了一会儿,说:“感觉长期也难以解决,因为我们不是设备的终端供应商,我们的客户才是医疗设备成品的供应商。我们的产品是要装在客户的设备里面的,客户的设计不同,要求不同。我们作为部件供应商只能适应他们的设计。我看不出来有什么可能会改变这种情况。”
江流说:“那我明白了,就是说这种情况不仅现在存在,以后还会继续存在下去。杜主管,你有什么看法?后续我们的计划应该怎么做?”
杜山松很吃惊江先生这样称呼他,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我感觉还是应该先考虑满足市场的需求。非标我们还是要继续做下去。至于说非标改制带来的品质问题,我觉得只能是品质和生产尽量想办法去减少。这方面计划也实在是无能为力。”
江流却继续问道:“我们的目标你搞清楚了吗?”
江流看着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回答的杜山松,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我们首先是要满足市场拓展的要求。根据这一点,我们必须接受非标改制。其次的目标是要达到客户的质量要求,再次是交付时间的要求,成本要求。所以,高比例的质量问题是不能接受的。为了保障质量,有时我们可以牺牲一些效率。另外交付时间也很重要,有些订单是市场临时抢到手的,我们必须发展出一套能够保障快速发货的机制。最后是在满足上面的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我们实现的成本。”
大家显然都没有明白江流的意思,都带着疑惑不解的神情看着他。江流解释说:“我认为既然长期来说我们都存在非标改制。我们应该发展出一套适应这种市场需求的运作机制,而不是一味在现有的运作机制上修修补补。”
江流看到大家似乎还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就继续解释说:“我认为以后稍大一点的市场的非标需求订单都应该是直接生产出来,而不是通过改标准机去完成。这样生产部比较容易保障品质。对于市场抢单,单台的,非常紧急的样品发货,这种情况需要考虑市场的时间紧迫性,我们也要发展出一个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出非标样品的运作机制。我感觉是这种改制应该是由特定的人员单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