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想了想,继续说:“我们现在是在和成熟的竞争对手拼时间,研发周期短,时间紧,任务重。研发也没有办法把什么问题都解决的干干净净才转给我们。所以,我们做为最后一道环节,一定要加强警惕,对于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千万不可以麻痹大意呀!这个你要在整个生产部内部反复强调!同时要通过奖励政策激励员工提出问题!”
对于大设备的安装,大家一时都没有什么话了。毕竟一个人做这么长时间,做这么多工序,是很难避免完全不发生问题的。但是很多人都记得江流上个星期的话,谁也不敢说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看着沉默不语的大家,江流问:“你们觉得员工出错的根源是什么?”
田德海说:“大设备装配时间太长,有的一台就要装一整天!这么长时间很难保证不犯错。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间,还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中断工作。中断了之后就很容易遗漏工作,尤其是需要校力的螺钉,如果是在打上螺钉之后员工中断工作,回来的时候很容易误认为已经校力了,导致螺钉不紧。”江流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看着别人。
看到大家还是不说话,江流问工程的秦工:“秦工,你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办法?”
江流想了想,继续说:“我们现在是在和成熟的竞争对手拼时间,研发周期短,时间紧,任务重。研发也没有办法把什么问题都解决的干干净净才转给我们。所以,我们做为最后一道环节,一定要加强警惕,对于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千万不可以麻痹大意呀!这个你要在整个生产部内部反复强调!同时要通过奖励政策激励员工提出问题!”
对于大设备的安装,大家一时都没有什么话了。毕竟一个人做这么长时间,做这么多工序,是很难避免完全不发生问题的。但是很多人都记得江流上个星期的话,谁也不敢说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看着沉默不语的大家,江流问:“你们觉得员工出错的根源是什么?”
田德海说:“大设备装配时间太长,有的一台就要装一整天!这么长时间很难保证不犯错。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间,还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中断工作。中断了之后就很容易遗漏工作,尤其是需要校力的螺钉,如果是在打上螺钉之后员工中断工作,回来的时候很容易误认为已经校力了,导致螺钉不紧。”
江流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看着别人。看到大家还是不说话,江流问工程的秦工:“秦工,你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办法?”
秦工说:“我觉得原来我们的工艺的确没有考虑员工实际操作的困难,我们应该实行分层装配,分层检验。这样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看到江流似乎有些不明白,秦工连忙又补充说:“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把装配工作分成几个阶段,让操作员工先没做完一个阶段的工作都停下来检验确认一下,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做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做完后再确认,直到全部装配完成。这样就把整个工作分成了几个阶段完成,每完成一个阶段就自检一次。这样应该可以减少部分问题。”
田德海说:“这样会不会影响生产的效率啊?这样我们做得更慢了。”
江流制止了田德海,说:“我们公司是以质量为先的。如果没有质量,再高的效率都是空谈,起码要达到客户要求的质量水平之后才能够谈效率!这是个基本原则!”
刘经理也补充说:“可以要求对于重要的工序点彩确认,这样也可以防止员工自检不注意,漏过了重要的工序的检查。”
杨总也点头同意。江流说:“那员工中断工作之后容易出错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刘经理说:“能不能让员工尽量不要分心,把工作做完才离开岗位?”
田德海摇摇头说:“很难!首先有的设备一台要装一整天,甚至是一天都装不完一台设备。就算我们不打断他,他也要吃饭、上厕所、休息什么的。特别是下班休息,那么长时间,如果再睡上一觉。很难说不忘记什么。就算按秦工的意见分阶段了,我们也很难要求员工做完一个阶段才离开岗位。要知道一个阶段也很可能也要做两三个小时。”
江流说:“员工的休息的确无法避免,但是休息不一定会造成我们工作的错漏吧?”
大家都不说话了,江流继续说:“我们现在只所以觉得中断工作是个问题是因为工作中断后很可能会忘记自己到底做了多少了,其实只要有一个措施让员工能够记得自己做到哪儿了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杜山松插话说:“我觉得可以发个小本给员工,让他记下自己离岗时工作做到哪一步了就可以了。我们计划事情比较杂,经常被别人打断,很容易忘事。我就经常用记事本来记录没有完成的工作。有空看看,我就不会忘。”
田德海高兴地说:“是啊!这个办法应该行得通。我也不发给个人了,其实放在工位固定的位置就好了!员工离岗的时候自己记一下。”
刘经理问:“如果生产觉得这样可行,我希望生产部能够严格贯彻执行,我会要求巡检人员经常查员工离岗的工作记录。”
田德海很有信心地说:“这个没有问题,欢迎质量部监督。”
议论到这里,江流看到一大半的问题已经有解决的思路了。于是说:“那请刘经理会后把会议纪要整理好,发出给在座所有人。同时也请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要按决议落实解决。下周我们会回顾落实解决的进度。同时也要关注剩下的问题,我感觉质量这次解决问题的模式很好,希望继续发扬。现在的问题解决后,可能会有新的问题浮现出来,大家还是要保持对问题的警惕性。质量工作是没有止境的!”
时间很快又过了一周,按照计划,大家聚在会议室里开质量例会。不过相比前两次,刘经理的情绪显然高涨了很多。
会议一开始,刘经理就开始介绍上周的决议执行情况。生产部那名员工又被发现晚上玩游戏,经过田德海的沟通,他已经同意自己辞工了。前提条件是公司要给他一点时间找工作,工作一找到就办离职手续。
生产部也落实了离岗登记制度,大设备装配的工位那里放了小本,让员工记录自己的工作进度。质量不也不定期抽查,目前没有发现不执行的情况。对于重要工序,点彩确认也得到了严格执行,目前没有发现漏点彩的情况。
至于弯头气枪的制作,现在已经联系到了原因配合的供应商,目前已经制作了一个样品,但是使用过程中发现焊接还是有些问题。已经向供应商提出来改善了。通过试用,大家感觉的确比起原来的气枪更容易操作。而且,刘经理也检查了部分产品,没有发现螺钉松动的情况。
关于研发设计更改需要先通知工程的要求,这一点郑博已经同意了,已经在研发部发布了正式的通知。同时研发还会复核过去研发设计更改,看是否存在质量隐患。这些更改全部重新通知给了工程。工程也在一一确认。估计这项工作大约还需要两周才能完成。
分层装配、分层检验的问题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相关文件因为制作比较费时,暂时是由工程人员现场在指导工作。争取两周之内,先把几个常用机型的文件做出来。后续的机型的文件以后陆续补出来。工程秦工也同意,在文件没有制作好之前,他可以现场指导。
江流满意地点头,说:“既然改善已经落实执行,那么我们再看看现在的情况吧!看看到底有没有什么改善。”
刘经理开始向大家通报本周的螺钉漏打、打不紧的不良数据。总体来说,不良比率是有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大设备,虽然还没有实施分层装配,但是以前漏打螺钉的情况已经大幅度减少。有两起漏打螺钉也不是在休息之后漏打的。这两起质量问题都是同一个人造成的。
江流听了不禁皱了皱眉头,问:“又是那个员工吗?”
田德海急忙解释说:“不是的,是一个熟手员工,平时表现还不错的。但这次在一个上午就被发现两起质量问题。我在下面调查了一下,这个员工说是因为女朋友刚刚提出分手,心情特别差。在工作的时候,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江流也楞了一下,沉默了几秒钟,才问田德海:“那你认为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