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上述权重,我国各城市房租全部上涨30%,所能撬动的cpi也就0.48%,加上房租上涨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对于cpi的影响必定在0.48%以下——即便大城市的租房者怨声不断,无法影响cpi分毫。
相比而言,猪肉在cpi中的权重要大得多,猪肉在cpi权重为3.03%,如果猪肉价格上涨30%,那么,影响cpi0.9%,几乎有一个百分点。可见,猪肉对cpi的撬动能力是房租的一倍左右。
——————————————————————————
解读:中国cpi中食品占31%,房租占比不到2%”
对比之下,美国cpi中食品占8%,虚拟房租占大约25%。
显然,中国的cpi是刻意扭曲居住在居民生活中的比例。这样的cpi,除了粉饰太平,稳定居民情绪,看不出有什么经济学及政策意义。
期货日报:早籼稻期货交割杂质指标由1.5%放宽到了2.0%,为什么?
负责人:早籼稻期货交割杂质指标应由目前的1.5%放宽到2.0%,既能降低交割成本、提高交割效率,又不影响安全储粮,对各种性质的储备粮入市接货也没有大的影响。因此,从贴近现货、降低交割成本角度考虑,拟将早籼稻杂质由1.5%放宽到2.0%,扣量方法借鉴国粮发[2010]178号,同时考虑延续交割细则原有的扣量方法,以减少对市场的影响。
----------------------
解读:各种怪招都出来了。通过降低交割标准来打压期货价格。如果不是粮食出问题的话,应该不至于这么搞吧。不过这么搞有用吗?除了扰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根本改变不了供需基本面。
谢国忠:资本外流加剧,利率市场化难有进展
重庆商报:怎么理解货币的不断外流?对下一步的货币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谢国忠:中国一个月的外贸顺差在200亿~3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也有100亿美元左右,这么多钱进来,但外汇储备还在下降,这说明钱往外流是很多的。再不断减息,让大家对货币信心大幅度下降,钱会跑得更快。而且存款的利息本来就那么低,还有什么好降的呢?我认为,下一步的货币政策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谈利率市场化还言之过早
重庆商报:经济学界有不少声音认为,连续的降息对于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谢国忠:我也注意到,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一个重要的依据便是如果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能做,中国就更能做。这种观点认为,两到三年内,我国就可以实现基本完善的利率市场化。但我对此并不乐观,目前进一步利率市场化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重庆商报: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谢国忠:利率市场化会一定避免不了竞争,而目前规模较小的银行,譬如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受地方政府的控制是比较强的,资产质量有一些问题。如果进一步放开利率,会出现恶性循环,小银行大幅加息吸引存款,但贷款出去变成坏账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我的观点是:利率市场化还言之过早。
——————————————————————————
解读:现在的国有银行其实是披着“股份制商业银行”画皮的政府直属行政机构。国有银行领导的目标不是盈利及降低风险,而是如何在保住乌纱帽的前提下,将个人及其所代表的管理层利益最大化”
利率市场化的结果,银行利差即使缩小也非常有限,但是一定会造成坏账的攀升。
想让国有银行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就好比希望央行下属的不同处室之间进行竞争。这种竞争,其实就是装b.
华尔街日报:中国gdp数据可疑
总部位于伦敦的研究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economics)在上次经济低迷(即2008年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创建了自己的中国指数。该公司经济学家威廉姆斯(markwilliams)说,为解答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数据的疑惑,我们也建了个指数,而让我们意外的是,它一般来说与官方数据基本接近,但今年初二者开始出现偏离,所以关于数据质量的怀疑还是有道理的。
凯投宏观的这个指数显示,中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速在7.6%左右,比官方gdp数据低0.5个百分点。
-----------------
解读:明天要出第二季度gdp数据。估计应该在7.8左右。数据是否可信?鉴于一切(包括统计数据)服从政治大局的传统,不可能看到很低的数据,甚至出来一个8%也不奇怪。
但是,不管最终数字如何,想靠这个数字来安抚市场可能有点困难。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198亿外储余额3.24万亿美元
——————————————————————
解读,信贷增加略超预期,应该是5月、6月份以来新批项目逐渐开始运作的结果。另外,外汇储备比起第一季度的3.31万亿美元减少了700亿美元。考虑到第二季度新增贸易顺差450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第二季度资本外流约1150亿美元。
外汇储备减少有两个可能的原因:1,资本净外流2,欧元对美元贬值.其中资本外流应该是主要原因。
估计中国外储中欧元大概占25%左右。假定到年底欧元对美元贬值5%的话,将减少中国外储大约350亿美元。另外假设资本将以同样速度净外流的话,下半年净外流将达2300亿美元左右。欧元贬值与资本净外流两项加起来约2650亿美元。如果下半年外贸顺差消失(这是很可能的),那么现在的3.24万亿美元的外储到今年年底可能将降到3万亿美元以下。
当然,如果资本外流加速的话,外储减少就会更多了。
统计数据出来了,第二季度gdp增7.6%,没有出乎预料。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销售同比增13.7%。固定投资增20%,其中房地产增14%。另外出口增长9.2%。
从这几个数字看,显然中国的gdp还是在增长,但是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都在减速。如果说出口减速是受到外部需求影响,但是投资与消费的减速则是反应中国经济的结构缺陷: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
纯粹从增长率看,并不是很糟糕,毕竟还是在增长。但是增长率的变化所反映出来的趋势则令人担忧:显然上次4万亿的药效已经没有了,是不是还要再来个4万亿?
继续维持以前的判断:接下来当局还将是以打酱油为主,包括降准备金(今天下午或本周末也有可能宣布),及再次降息。而4万亿2.0牵涉到太多的分赃问题,一定会有激烈争夺,不到十一前后不会成型。因此,我估计7月份大宗及股市将继续下跌。
人为压低cpi的目的之一:虚增gdp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