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呵呵笑:那是他没表达好,应该练一下背简历基本功,该练就练,三分钟让投资人了解你的背景。
岳迁:我之前确实没发现他谈话能力这么差。他其实是本硕连读,然后又读博士,一说常州光高兴了,连最高学历都没交代。
我笑:人家可能觉得不用介绍,你肯定都私底下介绍过。
岳迁:早知道他这表现,我确实应该事先跟麦韦沟通一下。
我:你以前没跟他谈过融资这种事吗?你们俩当初谈话他也这水平?
岳迁:第一次有xx在场,xx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后来再见面,我们谈的都是具体问题,谈具体问题他脑子挺清楚的,我还觉得这个人又朴实又直接,特好结果今天一看,让麦韦诳得跟个大傻子似的。
我:没有吧?我觉得麦韦表现得挺好的,大暖男,创业前辈,大哥。
岳迁:问题就在这儿他是大暖男吗?他他妈是、是……唉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反正他今天表现太假了。我都能想象,我们一走,麦韦就跟你说“哪来的大傻逼”。
我:真没有!真没有真没有。我觉得麦韦像个老大哥似的,说话又真诚又中肯,还给了好多实在的意见。
岳迁:那我心里为什么这么不是滋味?
我笑:你想让麦韦当面说“哪来的大傻逼”你才是滋味?
岳迁:行吧。
我:别矫情了。不过,说什么“广告公司数据注水”,什么“不能太狭隘”……我当时确实替你们这合作捏把汗。
岳迁:还说呢,我当时觉得脸都没地儿放了。你贬低人家这行业,人家能高兴吗?然后你还把自己的技术建立在贬低人家的基础上,人家能不一跳八丈高吗?结果就是歪楼,盯着一个没用的事儿争个没完我当时就颓了,觉得麦韦肯定觉得他是大傻逼。
我笑:确实舍本逐末。就像你说的,一个计数功能,爱使使,不爱使不使,你是来卖ar的,不是来卖数据的。可见宋涛平时没什么谈判经验你怎么不事先训练一下他?
岳迁:我这个人吧,不爱管别人。我不像麦韦控制欲那么强,也不像你,遇事总主动往前站,我觉得我就是个辅助的角色,好多事我不愿意插手。
我笑:你是懒。
岳迁:我一个是懒,一个是性格比较平和。我们大天秤,就爱好世界和平。所以我平时也不干涉他技术的事我也插不上嘴。我投了他以后,主要是掐着他们公司的财务,花钱我得过目,支出我得签字。这次来跟麦韦见面,我们俩就是确定了一下都说什么,我真应该让他一句一句先跟我叨咕一遍,我把把关。如果我把把关,就不会把天聊死了。
我:这就是甘蔗没有两头甜,他不把心眼儿使在跟人打交道上,也好,至少不会骗你。
岳迁:你说的太对了!你听说过一句话吗,叫“国外一开源,国内就自主创新”。
我:好像听说过。就是拿人家国外的开源软件骗国内的钱呗。
岳迁:是。技术创业这个圈子里,海归最爱干这种事。好多回国创业的海归,真的就是回来圈钱的,把国内的资本当土老帽,ppt骗钱。还有一些高校,骗国家经费。所以,我当时看上宋涛,主要就是因为他不是海归,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我认真地问:大兄弟,我能真心问一句我憋半天了,真特想问
岳迁:你问。
我:你真相信他技术上高人一等?ar我不懂啊,但是这技术在美国热乎好几年了,我也多多少少听了几耳朵。首先,主流的ar不是都得戴眼镜吗?你这个不戴眼镜的ar,不主流啊,不主流意味着什么我想你知道吧?技术这玩意儿没有百花齐放,最好的技术一定会把不那么好的淘汰掉,1000块钱的完美ar跟100块钱的不完美ar比起来,100块的连一天都活不了。
岳迁:戴眼镜那个主要是个人消费端,2c的……好像2b的也可以不戴……
我:那你真相信,宋涛这个公司能干得过faamg?美国那边都是顶级公司、顶级团队干这个,你这边的技术能力能超过人家?还是你相信奇迹?
岳迁:怎么说呢……这里确实涉及一个判断的问题。我给你简单讲讲我的判断,不一定对,但是我相信也不是毫无道理。
岳迁:首先是主攻方向,faamg的主攻方向,本身就设得比较高,人家就是奔着100分的完美技术去的,人家是要做梦幻产品。但是ar作为一个产业,层面比较多。技术确实有90分,80分,60分,30分。但到了产业层面就不一样了,不是每个公司都想做梦幻产品。因为适配的对象不一样,有的行业只需要简单的ar给锦上添花一下,所以ar作为产业是多层次的。
岳迁:其实宋涛今天演示的这些应用,美国早做出来了,而且效果也比宋涛的好了。国内也有别的团队做出来做出来不新鲜,就是写代码、集成设备呗。反正美国人已经把目标给你清晰化了,人家也开源了,然后就看国内谁能在开源的基础上产业化……
岳迁:这就好比,好比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能抗菌,告诉全世界,霉菌里有一种酶,能抗菌。然后全世界的医药公司都可以去提炼,生产自己的青霉素制品。
岳迁:所以麦韦说“你这个最好”,宋涛自己也承认“我没说我这个最好”。宋涛这个公司,就是达到了美国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这么一个境界。但是他确实是自有知识产权,是靠自己一行一行敲出来的代码,搞出来的属于自己的ar技术。
我:美国那边的技术更好,国内就没引进吗?
岳迁:这就是我2012年投他的原因2012年的时候,美国已经做出了宋涛2015年才做出的产品,为什么我还投宋涛呢?就是因为,先进技术进入中国,没那么快……
我:为什么?
岳迁:原因很多,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你就这么想,美国人自己还没想清楚ar到底要用来干嘛,美国资本会急着输出这个技术吗?
我想了想:这倒是。美国国内对ar和vr还处于大设想、大讨论、大实践的阶段。
岳迁:而且中国的企业对新技术特别没兴趣……
我:啊?
岳迁:真的,你去问问卫格朗你就明白了,这个我就不讲了。总之,我认为,美国人划出道儿,中国人只要能按照这个道儿走起来,就有机会。最次我们还有一个语言优势,中国人肯定喜欢使中国的技术公司。
我秒懂: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瞧我问得这傻问题。
岳迁:我以前跟你一样,我也觉得中国人搞这种研发都是瞎扯淡,肯定没有美国人好。我也是在老卫那学到的,技术跟产业化是两码事。
我:那我再问一个小问题,美国人2011年就搞出来的东西,肯定有它的商业模式了吧?这个商业模式肯定也成熟了吧?宋涛既然模仿这个技术,难道不能模仿人家的商业模式?
岳迁:你又问到我的痛点了。宋涛今天被麦韦全盘否掉的商业模式,就是我参照美国的商业模式帮他想的……麦韦这是把我全盘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