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他发明这个理论解决了科学分界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前,对科学的定义,通常都是归纳法,根据经验归纳,觉得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非科学的,但是归纳法解决不了很多问题,比如你老看星座按照归纳法,占星应该是科学的,因为占星也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积累了很多理论方法。
我:但是“可证伪理论”一诞生,这个问题马上就解决了。从此,科学可以跟占星,巫术彻底区分开了,因为在“可证伪理论”面前,占星不得不摘下科学的面具因为占星不可证伪,占星怎么说都有理,能解释一切,正也好反也好都能解释,不清晰不明确,理论不可检验,所以占星不是科学。等于从逻辑关系入手重新定义了科学,很巧妙的角度。
张美听的很认真:这跟转基因有什么关系?
我:关系很大啊。你看,转基因到目前为止,有证据证明它是有害的吗?谁说我吃了转基因就头顶生疮脚底流脓了?没有吧……
我:科学是强硬的,也是脆弱的,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它。比如,世界上哪怕只有一只黑天鹅,也能推翻“天鹅都是白色”的理论。所以,哪怕只有一个反例,也能推翻“转基因无害”的理论,我看目前为止,还没有能让科学界达成共识的反例吧?
张美:但是……我觉得乐慕说的也有道理,就是说,万一是有害只是没发现呢?
我:那也有可能,不过穷尽现阶段的科学都没找到害处,那就先当无害吃呗。
张美:等吃出毛病就晚了。
我: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这话你没听过吗?还得看摄入量。
张美:万一吃得基因变异了怎么办?
我:要真变异,也得积累个几十年,追踪个几十年,才能积累出足够有说服力的样本。到那时候我早死了。
张美:那要是应在你孩子身上呢?
我:嘿,说话怎么这么冲啊你不一定就那么严重嘛,以后的事你操那么多心干嘛?
张美:那你是不是应该避免一下摄入转基因?
我:刻意避免太麻烦了,我懒得避免。
张美:那我要避免,我决定以后只吃有机。
我:那我觉得你太没科学精神了。这种没影儿的事儿何必忧心忡忡呢?人类不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活了几千年,不知道有的癌症是由病毒造成,也活了几千年。你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张美:什么意思?
我:就是生命有限,知识无限,别指望掌握知识指导生命,还是认命的好。
张美:我怎么觉得你这个才不是科学精神啊,你这个很虚无嘛。
我:我这个才是科学精神,人类就是科学的小白鼠,小白鼠还要啥自行车,就胡乱活着呗。
张美:你们理工男都是这么看待人类的吗?!
我:对啊!难道普通人不应该为科学捐躯吗?
张美:我怎么没听科学家这么定义过人类。
我:那当然,告诉你们实话你们就不能当称职的小白鼠了。
张美:怎么,还怕我们造反?
我:开玩笑的。我是说,就算转基因有害,那又怎么样呢?人终有一死,一场流感还能死几十万人呢。怎么不见大家担心流感?不就是死吗。也许等发现转基因有害那天,人类都已经长生不老了,大家都盼着横死解脱呢。这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没证明是错的,你就当对的看待。不要庸人自扰,要相信科学。它正确一天,你就信任一天。
张美:可是科学家不总是说要保持质疑吗?
我笑嘻嘻地:对啊,科学家保持质疑,普通人心怀信任,好好做小白鼠。没毛病。为了全人类嘛,分工不同。
张美张大嘴:你你你……太有道理了!
只见张美拾起手机,一通猛按。
我:干嘛呢?
张美:聊微信。
我:跟谁?
张美:李公子。
我:???
【116】一把dr.钥匙开一把dr.锁
因为局面大变,次日的工作就很轻松了。
这次月光专门从国内调来一个陈博士对付阿paul。
陈博士看着像个土博士,谢顶+眼镜,温驯,缺乏锻炼的身材,年龄40+。前天刚落地,昨天一闹,我还没来得及跟他彼此正式介绍,今天就直接拉队到研发中心了。
没想到人家说一口极好的专业英语,很快俩人就“lus”来“lus”去(xx菌的词尾大多是lus)得聊了起来。
我们的常规工作上次已经完成,这次以听为主。
目前看,这是影响估值的最后一块拼图了。
比如paul博士说他们找到了几个菌种,要用来降糖,这个项目如果上马,需要投入营销费用,需要对投入产出有个预判。比如说植物蛋白提取技术,本身应该有个估值。比如待上马项目“包装能吃的酸奶”,如果上马到底需要花多少钱,又能挣多少钱?
在尽调报告中,这些项目都应该有所体现,在估值时,也要考虑其影响,在速赢战略中,更要大致体现未来对新项目投资几何,预期收益几何。
当然,不可能很细很精确,但是要有体现。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回到原点:这一系列创新储备到底有几分可靠,是不是忽悠。
聊了一会儿,阿paul问陈博士:听起来你是研究微生物的,对吗?
陈博士:对,加州理工,2007年。
阿paul:微生物方向?敢问你的导师是谁?
陈博士说了一个名字。
阿paul笑笑:普林斯顿,1995年。你的导师比我高三届,我们是同一个导师。
陈博士:那么你是分子生物,对吗?
阿paul:对,我是分子生物。你的论文方向是什么?
陈博士:工业生物技术的蛋白表达方面的一个小方向。
阿paul:你的科学背景很好,很适合做食品工业的研发。
陈博士谦虚了几句,表示自己还在学习。
阿paul笑笑,带我们去看“包装能吃的酸奶”。
这是一款冷冻食品,内芯是酸奶,外包装是水果或者蔬菜做成的薄膜。
阿paul:薄膜技术不是我们的,是一个法国公司的,我们是跟他们合作。
陈博士:法国公司?不是哈佛的技术吗?
阿paul:哦,你知道这个技术?
陈博士:我来之前学习了一下,wikicell。
阿paul:对,是哈佛大学davidedwards教授的技术,不过拥有这个技术的公司是他在法国注册的,我想是因为他入选了法国国家工程院,所以……你懂的。
陈博士:哦哦,明白,哈哈。
阿paul:哈哈。总之我们是他这项技术的重要伙伴,在美国,只有我们一家实现了技术落地。
陈博士:我听说是因为收购所以推迟了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