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总:怎么支持?
我:咱们公司收饲料的时候,带上他就行。
钱总:到了现场他怎么着?我们收的饲料,他每样来上一斤?每批来上一斤?
我:到了现场,他要把设备打开,现场检测,在线实时抓数据当然,估计他也会留样品。
钱总有了点兴趣:在现场实时检测?当时就出数据?
我:对,他拎个箱子就去了。
钱总:我记得一般近红外光谱设备都是实验室设备,我们也有实验室,按批次监测饲料质量。
我:他那个设备的特点就是便携,可以直接去现场,当场读数。我看过那个设备,就是一个转盘,一个探头,连一个笔记本电脑,转盘上放一个不锈钢盆儿,用来装饲料,探头用来照射饲料,这边一照那边笔记本就哗哗出数据。
钱总若有所思:哦。
我:那个设备的厉害就是探头随便拆,可以跟收割机配合,比如收玉米的时候,一边收割一边照,驾驶室里直接读数。
钱总:哦……
我:我也不懂这个,我都是听他说,他说实时数据的好处就是马上知道玉米里的营养物质含量,可以马上按不同等级储存发酵要是不同质量的玉米混合储存,影响发酵质量。
钱总:是这么回事。
反正也张嘴了,我继续喷:收集数据最好是收饲料的旺季,门口一排大卡车那种,他就每辆车采集若干样品,做好标记,拿到设备上一照,直接出数据,然后收饲料的时候直接用这个数据分类,直接用这个数据结账淀粉和干物质不达标的饲料直接扣钱。
我咬着后槽牙又补了一句:听说有的饲料商给玉米注水,或者不成熟的时候就收割。国内玉米检测都是隔天出数据,等数据出来的时候玉米都混合完了,全倒窖里了,想罚钱都找不着是谁家的唉,国内这农业进步空间太大了。
钱总点点头:确实,你同学这设备不是国产的吧?
我:德国进口的。
钱总:我看也必须不是国产的国内没这高级需求。
我:对,他这个设备在国内主要卖给杜邦,杜邦的农业部门使用很广泛,全球各个国家的杜邦分公司都使这个设备。
钱总:其实他应该去找xx、xx企业,适合给他们做品控,他们的需求大。
我:那有机会您给介绍介绍呗。
钱总看了我一眼,好像看个活傻子:我给你介绍?
我傻呵呵地:呃,有问题啊?
钱总一转身,招手让我坐:万总,你对我们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了解不?
我:不是特了解……
钱总:我正发愁怎么给你布置工作呢,你自己撞上来了看来咱们的合作是命里注定啊。
我:啊?
钱总:咱们就从我为什么不方便帮你推设备讲起。
钱总拉开架势,正色说:三聚氰胺事件出来以后,咱们这些乳企痛定思痛,打算以此为契机,好好提升一下产品质量,大干一场。结果没想到发生了一件事。2010年,卫生部要牵头制定新的《生鲜牛乳收购标准》,结果制定出了“全球最差标准”这不是我总结的,是记者总结的,“中国生乳标准全球最差”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标准比起卫生部2003年制定的标准还低,形同倒退。
钱总:2003版的规定是,生乳蛋白质含量=2.95g/100g,菌落=50万个/ml,2010版变成了蛋白质=2.8g/100g,菌落=200万个/ml。等于蛋白质含量低了,菌落数量高了。你明白吗?
我:明白,又稀又脏。
钱总:你也不要误解,这只是生乳的标准,毕竟我们收上来还要消毒,不会把带着200万细菌的牛奶卖给消费者这个完全可以放心。
我:为什么出了三聚氰胺事件,标准反而降低了呢?
钱总:问的好。这明明是个行业跃进的机会,怎么反而放松要求了呢?因为某个省的官员起了极大的作用,原话我不记得了,大致意思就是这么高的标准不现实,牧民达不到,所以就会造假,要杜绝造假,与其提高标准,不如尊重现实情况,降低标准,这是我们国情决定的。
我:哦……原来是这样……
钱总:对,就是这样,你怎么看。
我实话实话:我觉得这逻辑有点别扭……
钱总:怎么别扭?
我:钱总,我听您的意思,咱们是不同意降低标准的吧?
钱总:对,咱们不同意。所以你放心说。
我:那我就说了标准存在的目的,本来就是督促进步,要不干嘛要建立标准体系?如果让标准迁就落后,那还要标准干嘛?大家都怎么省事、怎么省钱就怎么来呗。
钱总抱着胳膊看着我,笑而不语。
我:标准当然要考虑现实情况,但应该是一国的现实,不是一省的现实。省里的事应该省办,既然是省里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省里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别的省能做到,我们省做不到。比如,牧民生产的生乳为什么达不到原先的标准?我记得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往牛奶里掺东西假装蛋白质含量高,对吧?为什么蛋白质含量不达标?是乳牛的品种不行?还是饲料不行?还是牧民不给奶牛吃饱这么简单的事,一定有个具体的原因嘛。
我看钱总很鼓励我说的样子,最后来了句狠的:奶不行赖标准,拉不出屎赖不赖茅坑啊?
钱总:所以说,我不方便给你推设备啊,万总。我要是给人家推这个设备,人家会以为你老钱是在讽刺我们饲料不达标,生乳质量低吗?
我:哦哦,这我哪能想到啊……太复杂了。对不住了钱总,我刚才说话没深没浅了。
钱总:确实很复杂。我们这个行业,有人有奶源,有人没有奶源有奶源就是自己有农场,自己的农场,品控容易做。没有奶源的,品控就不容易做你想啊,品控太严格,奶站一查,牧民的奶都不合格,结果收不上奶,这不是自己卡自己脖子?
钱总:但是,自建奶源成本很高,你又要操心奶牛,又要操心饲料,又要操心污染养殖业污染很严重的。所以自建奶源的企业,成本高。没有奶源的企业,这些成本都转嫁给牧民,自己轻装上阵,没有那么大成本压力。
钱总:当然,三聚氰胺我们也中招了,这个我们也承认。因为自建奶源也不能覆盖所有产品,我们也得收购养殖户的生乳,补充自己的不足。
我:那现在还是这种局面吗?
钱总:肯定有改观,出事以后大家都忙着自建奶源,xx、xx也自建奶源。不过他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摊子铺的太大了,他们需要在全国建很多牧场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像我们,没有大的产量,也没有那么大的销量。他们的销量大,要想自建奶源为主,收购为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