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总:这个我们还没有计划,要到尽职调查,看到贵公司更多的信息后再做决定。但是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入乡随俗”,我们会遵从美国文化、也会保持贵司的企业文化,我们相信那是成功的文化。
ceo:我希望你们理解,我们关心所有买方接下来的经营计划,我们要确保我们的员工得到公平的对待。中国企业非常擅长压缩成本,但是我提醒你们,在美国经营,需要遵守美国的法律。
因为美国人已经回到了正常的语速和商业措辞,所以吴总快速地给钱总翻译了一下,他俩又小声交流了几句。
钱总慢慢地回答: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我觉得你的问题是暗示,我们中国企业有低人全的问题。人全问题很复杂,涉及两国文化冲突,我只想说,月光集团从来没有被指控成“血汗工厂”过,中国有世界上最高的社保负担,我们每向员工付出10000元薪酬,就要同时向政府缴纳4400元社会保障和住房基金。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有4万名员工,我们的平均薪资是8000元,你们可以计算一下相关的数字,这对理解我们有好处。
这个答案其实是模棱两可的。如果美国人算一下,发现每个月月光集团仅社保和公积金就要交1个多亿,那会觉得月光集团确实不能不算低人全企业。如果美国人更进一步,把这个数字跟月光公司每年披露的财报相比较,又会发现,账对不上啊,貌似你们并没有为4万名员工交足额的社保公积金嘛……这时,1个多亿的数字又足够解释“为什么我们没交,因为我们负担不起啊”……所以钱总的回答很圆滑了。
钱总当然不会留时间给美国去算,他停顿了一下就继续说:关于削减成本。我相信,尊敬的sean先生(给ceo起个名吧),您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经验丰富的经理人,如果有能压缩成本的办法,您一定早就想出来了,我们不可能比您更熟悉美国法律和市场。
ceo笑了一下,但钱总没给他谦虚的机会:如果sean先生真的关心我们收购之后的员工福利和社区福利,请留下来,跟我们一起,继续经营乐慕,保障他们的利益。
绵里藏针啊,看似诚恳的邀约,实际上是老实人的心机。
像sean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在工作合同里一定有一个“黄金降落伞”条款,就是当企业被出售时,买方要给ceo一个月薪十几倍甚至高达几十倍的补偿,形容“背着黄金做的降落伞平稳着陆”,这是美国职场常见的高管保障条款。
钱总的意思就是:你又关心这个,又关心那个,那你别拿补偿走人了,继续在这儿干呗。
绵里藏针有没有?
当然,sean也有自己的应对,他马上说:如果你们赢了,这个问题不是不可以讨论。
鼓掌鼓掌。旗鼓相当。痛快啊痛快。就喜欢这种互相怼,但绝不让难听话落地的过招。
钱总和sean对谈的时间很长,期间有些问题还需要吴总帮忙翻译或者解释。
双方交换了许多关于企业经营的意见,相当于卖方对买方做了个访谈。可以看出sean确实很关心并购后的经营策略,很牵挂乐慕的命运——我不认为这仅仅是他个人的关切,背后一定有托马斯·穆勒的影子。钱总呢?阐述了很多观点,说了很多遍“agreewithyou”,表达了足够的诚意。
要啥自行车啊,双方坦诚的交换意见——这还不够吗?
终于聊的差不多了,sean问钱总:你们还要在美国待几天?
钱总说:还有三天。
sean:祝你们有愉快的旅行,如果有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愿意提供帮助。
钱总:thankyou.
我抓住机会加了一句:如果能在这三天里得到你们的反馈就太好了。
钱总:对对,wastetime,nogood.
sean笑,看了petervanderkaay一眼,人家没吱声,sean只好说:乐慕是个好企业,你们的眼光很好。
钱总笑着说:是的,我的顾问告诉我,也许我们可以用earn-out来付款。
vanderkaay马上跳起来:noway,he’swrong.
大家都笑了。
earn-out是并购中的一种付款方式,是根据企业并购后的盈利情况分阶段付款,会拖的比较长,三五年都有可能。我只是跟钱总说了一下这个方式,钱总今天临场发挥太好了,居然最后的最后还玩了个梗。
钱总笑着回说:我是为了表达我对乐慕公司的信心。
vanderkaay跟钱总握手:感谢你们的前来。
sean也伸出手与我们一一相握:很高兴认识你们,再见。
【101】故纸堆里做功课
我们吃了一顿欢乐的午饭,几乎每句话都是以“你记不记得”开头。大家全程复盘了首秀的每个亮点。
首秀太圆满了钱总当然是最大的亮点。一个勇于承担的领导是企业的福气,我都觉得我应该买点月光公司的股票!有这么牛逼的领导,月光还能差了?
钱总也非常高兴,有一种凯旋而来的豪迈,一定要找个中国餐馆,请我们喝点白的。
白酒太烘托气氛了,大家互相称赞,讲述自己的感受,分析对手的心理,一起猜测对手的策略和性格……我真为钱总和月光骄傲。中国有这样水准的民营企业,何愁富国强民。当然,我对自己的表现也很满意。
酒下的比菜快,有人喊头晕了。这时我们才回过头来给eddie讲上午的会面。
eddie当即给他朋友的朋友打了电话,表示报价已经提交,希望尽快得到反馈,最好能牵线单独见见卖方顾问云云。
但我觉得钱总已经不担心报价通过与否了,因为他跟对方ceo聊得爽,心里踏实了。
次日还有一个重大安排:纽约办公室帮我们预约了《匹兹堡邮报》的资料室,我们要去做托马斯穆勒的背景调查。
背景调查既对人,也对企业。通常背景调查要回答的最大问题是:这个企业为什么要卖掉?
前文咱们讲了促成购买的三个动因:账上有钱别闲着;打击对手不能停;资本市场很宽松。那么促成出售的动因呢?
无论卖儿卖女,还是自插草标,都必有不得已的原因好不央儿的至于沿街叫卖吗?
这里面原因就多了:
卖儿卖女母公司出售子公司,一般有三个方向供考察:母公司经营不善,变卖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战略调整,卖掉跟战略方向不合的子公司;子公司经营不善,甩包袱。
自插草标企业整体出售,原因其实比卖儿卖女还简单:控制在财务投资者手中的,可能是财务投资者选择资本市场的合适时机出货;控制在战略投资者手中的,也就是真正做企业的人手中的,选择整体出售,那就是企业做不下去了才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