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我到嘴边的几句客气话又咽回去了。
佩服李董事长和钱总,明智。
不是我说,你从中国派个ceo过去,能行吗?懂美国工会吗?派个财务总监过去,顶用吗?精通美国会计准则吗?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能给人家输出什么?你是管理比人家强,财务跟人家相通,还是管得了人家销售,管得了人家科研?
为什么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总得溢价很多?因为没有输出,只有……人家不信任你能管好企业。
但是在海外干企业比国内能挣钱。
曹德旺说的好:在美国经营企业成本比中国低。
赵总说的好:理财。
钱,要放在又安全又兴旺的地方啊。
当然,这不会影响我跟张美对工作的要求,我们该努力建模型还是努力建模型。该做敏感性测试还是做敏感性测试。该测算收入协同还是测算收入协同——月光公司打算引进乐慕旗下的一个酸奶品牌在中国市场试试水。
第一轮报价很重要。
报低了,出局。
报高点,晋级。
报到多高呢?
这里面确实包含不同的买方策略。
在有的竞购中,有的买家愿意在第一轮就报出高出一块的价格,显示自己志在必得的决心,震慑对手、压迫对手。
但在大部分竞购中,几个买方势均力敌,大家都更愿意报价时悠着点,为自己在第二轮争取更多的表演空间。
乳业是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业,并不像大宗商品能牵动行业神经,所以我们也不打算把过程搞的太戏剧性。
先保过第一轮就行。
这一忙,就忙到了春节。
老板帖子里讲的很细了,并购的买方策略,不取决于标的值多少钱,取决于你愿意、能够付多少钱。
这个道理蛮简单的哈,因为标的值多少钱,卖方心里有数,你的竞争对手心里也有数,大家都知道这东西大概值多少钱,关键在于你愿意出多少钱。
竞购都是这个原理,就好像圆明园12生肖兽首。
80年代被发现的时候,古董商只花1500美元就买到,送到拍卖会卖25万美元,2000年香港拍卖会,保利拍了三个,牛和猴都花了700多万,虎花了1500多万港元……2007年,马出来的时候,澳门何赌王花7000万港元买下来,后来何又变相买回来猪,都捐给国博啦。2009年的鼠和兔,在欧洲拍,拍了1400万欧元,当时很神秘,1200人在场,但无一举牌,三个买家用电话竞投,后来因为拍得人拒绝付款,等于流拍了。不过2013年,著名的奢侈品集团开云集团(gucci、巴黎世家、ysl、麦昆、彪马……)把这俩玩意捐给了中国……
大家看,从1500美元到1400万欧元……20年升值多少倍?可是兽首值这么多钱吗?
肯定是不值。兽首只是乾隆时期的文物而已,200多年历史。当初就是圆明园喷泉上的雕塑,就是欧洲各国喷泉的标配那种裸女性质的东西。这玩意的功能就是整点儿报时,到哪个时辰哪个兽首喷水。材质就是铜合金。
要我说,这都算不上文物。就是个守大门的铁狮子的意思。
所以你看,竞购这种事,跟标的价值有关系吗?只跟“买方觉得标的价值是多少”有关系。而这种买方心理,又会夹杂很多其他的因素……
比如香港拍三兽首的时候,是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当时就炒要拍卖圆明园文物,然后有关部门就出来表态说拍卖行不该拍卖这玩意,因为有关于文物流失和回流的国际协议嘛。但是并不符合协议——总之拍卖行一通炒,那意思就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丢了已经是国耻了,现在你们中国人再不买回来就是国耻……所以保利就去买了……2000年耶,花了3000万港元,那时候北京三环内一个三居室才八九十万人民币。
而且虎还多花了一倍的价钱,因为人家知道你要买就会都买,不惜代价。那就抬价呗,虎又最有象征意义,就更抬价呗……谁抬?呵呵,反正拍卖行是拿佣金的,拍卖金额越高,佣金越高。
啊,举三兽首的例子真的特别适合理解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呢!
1.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失去理智——8102年都到了,大家是不是都同意【成熟的字典里是不包括“不惜任何代价”这句话】的,没有必要嘛,赌什么气较什么真?就算是中国文物,存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得到良好的照顾,就都能接受,否则只是白白便宜了想从中渔利的人,何必呢?有这个利,宁可留在国内干点别的呢~~~
2.国企有钱任性——大家同意吧?8102年了,其实国企花啥钱都是全民补贴的。
3.市场大鳄不是吃素的——2009年拍卖兔和鼠,三个买家都是通过电话竞拍,当时有1200个位子,为什么不现场举牌?是否存在背后串谋抬价的因素?当然,最后,实际拍得人是中国福建的蔡铭超先生,他说他不会付款,他就是为了搅局,最后开云集团把这俩玩意儿捐给了中国(因为这是ysl的私人)。拍卖市场一直水很深的~~西方艺术品市场早就金融化了~~想想当年,力拓要出售,必和必拓出来说买,我们就上钩了的事,实际上必和必拓根本不是真心买,就是出来干扰力拓的;
4.艺术品拍卖具有洗钱功能。把黑钱打给拍卖行,换回一件东西,比如梵高的一幅画,拍了3000万美元。ok,拿回来,抵押给银行,银行评估打个五折,发放1500万贷款。画存到银行保险箱,仍然属于你。1500万贷款是白钱,随便用,记着给银行利息就好……还记得黑钱洗白要花多少成本吗?40—50%,可是买艺术品,一下就可以洗到全白,把钱换成艺术品,再把艺术品抵押换成钱。成本不高哒~~(所以当时就有人怀疑保利在洗钱哈哈哈哈哈哈)。
哦对了,天涯有亲说,不理解为什么买个艺术品就能把钱洗白,为什么拍个影视剧就能把钱洗白。
这里小解释一哈:主要是因为咱们不是无现金社会,所以不理解西方社会洗钱之难。西方社会的资金流动都很透明,一个人,突然拿出一大笔钱买艺术品,拍卖行也要给他申报的(咱们之前讲过一次,500元以上的交易,双方都要申报,拍卖行卖了东西,也要申报给美国国家收入署,表示收到了这个人3000万美元云云)——一国家收入署发现这人的3000万元不知道从哪来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这不就露馅儿了?所以艺术品市场是最好的跨国洗钱市场,因为黑钱大多来自离岸公司,拍卖行就算申报,也不能跨国申报。当然,然后还要经过离岸信托等复杂架构,把这件艺术品倒腾回西方社会,再抵押变现,成为白钱——弄回一个东西,比弄回一笔钱,难度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