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是保密协议中比较普遍的条款——万一几个买家联合起来压价,或者大买家怕自己出面买贵了,派个小弟出来买……这都会损害卖方利益。所以卖方一般会提出“no-teaming”条款。这次收购,我方因为有一致行动人,必须跟卖方沟通取消这个条款。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是收购常见的组合,只要说明情况,卖方会同意修改。

从审查保密协议开始,我们对乐慕公司的“勾引”就开始了。

在兼并活动中,卖方在双方关系中占支配地位,但买方为了少花钱,就要策略地、甚至艺术地博取卖方的好感,为自己争取利益,可以形容为君子好逑了。

怎么样策略地博取卖方的好感呢?

比如审查保密协议,要说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可以挑出无数毛病。但一定要列出必须修改级、可改可不改级、可以不改但一定要提出来秀一下智商级、算了别改了级……

像“no-teaming”不组队条款,就属于必须修改,不修改影响收购;

像“mostfavorednation(mfn)”条款——这个词大家都熟悉了,就是“最惠国待遇”,如果卖方给其他买家优惠待遇,也要给我们同等待遇——这个就属于可以谈的,如果对方不给要问个为什么。有可能对方为了省事,对谁都不给。

像卖方要求尽“bestefforts(最大努力)”进行信息保密,我们可以要求改成“reasonableefforts(合理努力)”,在双方出现纠纷时,这个措辞就有意义了——万一对簿公堂,对方律师说,你们没有尽“bestefforts”,就不好办了,不如改成“reasonableefforts”对我们有利。

“算了别改了”的条款——比如说“违约条款”。违反保密协议了怎么办?卖方提出的是“买方提供保障”,我们可以要求改成“违约赔偿损害”。区别在于,如果我们答应“提供保障”,那卖方的弹性就大,如果我们不承诺提供保障,改成“违约造成损害的话,我们可以赔钱”——这就得上法庭才能确定了。所以,“违约赔偿损害”看似严重,实际是对我们有利,毕竟为一个“泄密”上法庭忒麻烦。但是为什么对我们有利,但是我们把它放在“算了别改了”条款呢?因为我们既然已经要求把尽“最大努力”,改成“合理努力”,那就别在“违约”问题上纠缠了。纠缠多了,人家以为你是存了心要利用保密协议漏洞达到你不可告人的目的,直接把你刷下去,你就只能挠墙了。

说实话,因为保密协议触发的法律纠纷不是没有,但毕竟不多,只要谈判胜利,保密协议就作废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护自己的利益也要适度,毕竟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份铁桶似的保密协议,而是一场少花钱多办事的收购胜利。

不过,审查保密协议,需要非常高的专业性。海外收购的通用语言是英语,商务英语中,每个重要的词、固定的短语几乎都对应着英美两国几百年来沉淀的司法解释、甚至著名案例。大家总表扬过我说话严谨,这是因为企业兼并本身就是一个贯穿着商务,更贯穿着法律意识的活动,交易文件中的任何一个英文词汇,都可能涉及到双方的利益分配。严谨是服务业的生命线啊。

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是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大家在描述交易时,把它说成是“thetransaction”还是“atransaction”,意义就不同。“此次交易”指的是咱们正在进行的这个交易,“一次交易”是指:我把你提供的信息用于咱们的“一次交易”了,至于是“哪次”你甭管,反正是交易了——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咱俩要是一级市场的收购谈不成,我要利用你提供的信息在二级市场上对你进行恶意收购……我还没违反咱们的保密协议。看看,在英文世界里,哪怕一个冠词,都是有意义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真正要搞恶意收购的人,下的棋远远比在保密协议上动手脚来得大。

总之,cdproject已经拉开序幕,第一步:让对方知道你是serious(严肃的)。老子既有一双电眼看穿一切,又有一颗诚心求爱于你。快到我的碗里来,美女~

【91】商誉是个筐,真敢往里装(改)

今天有空,给老板改了改文章(捂嘴笑)。上次发完有亲在后台问:啥是商誉?才发现他讲了一大堆商誉,但没给定义……对不起大家了看得一头雾水。感谢大家火眼金睛,我老板对亲自下场已经颓了,说要跟我探索合作方式,以后一块儿讲。哈哈哈哈哈哈。

红字部分是新加的,大家看一下红字部分就行。

闲话少说,周末回京休息,麦韦约我周六晚上撸串。

麦韦撸串有一个固定地点,就是他们公司一位员工的家属开的小店,离我们办公地点不远,麦韦在那个店不但可以签单,还可以外带酒水,甚至点外卖……所以麦韦非常爱去。

宝贵的休息时间取兄弟还是媳妇儿?

当然是媳妇儿。

麦韦听我推托,又补充说:不是光撸串,谈点工作,张总也来,咱们合计合计跟老郑的事——你就带着费米一块儿来,不碍事。

——大兄dei,是你碍我事了好吗?!

事儿确实是正事儿:郑总看麦韦有钱,想跟麦韦合作,麦韦就跟张美商量了一个方案。

方案内容:郑总定向增发一部分股份给麦韦,拿到麦韦的投资后,收购周舟的公司。

我访问张美:请陈述一下这个方案涉及各方的得失。

张美:麦总投资郑总,进军了影视界,可以做网剧的贴片广告、植入等内容营销的业务,算是开辟一条业务新路。麦总现在手里有非常多的优质客户,一直都想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挖掘客户价值,对吧?

麦韦点点头:没毛病。

张美:郑总想海外上市,但是四套标准哪套也够不上,指望内生增长,太慢,只能靠收购。所以他要收购周舟的公司。

我:周舟有公司?

张美:有一个。

我:干嘛的?

张美:影视公司呗,拍影视剧。

我笑:哦,原来您老给他想了这么一个辙。

咱们讲过好几回:小型企业长成中型企业,靠苦练内功,中型企业跃变为大型企业,靠资本帮扶。苦练内功是有机增长,这一阶段企业要建立核心竞争力。经过市场经济的battle,证明自己能打,才配搭上资本的快车。依托资本搞并购,好处就是快。在价值链上进行水平收购或垂直收购,总比从打地基开始建立分支快得多。

回国4年发生的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安托万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回国4年发生的事第1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