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也很重要。你要老觉得自己心里有鬼,这事就没法阳光地干了,你就成了团队的短板,早晚捅娄子。现在投行已经帮你把这笔生意阳光化了,你就得按照阳光化的思路来。
一句话:戏要好好演,不要三心二意。
投行帮你把角色定了,戏路定了,该扮演战略投资扮演战略投资,该扮演财务投资扮演财务投资——这不难吧?
当然,后面的事就是你钱总自己安排了。你们安排谁去当财务投资者,你们就把谁发给黄总。黄总自然会辅佐的。
钱总后来听明白了,所以发出了两次感叹,一次是说,你们确实比我们成熟多了,一次是说,我要向你学习。
然后跟黄总见面这件事。
我老板其实已经跟黄总充分沟通了这件事的操作方法,当然,他可能没有透露客户的真实身份,只是说有这么一件事。
我想他应该没透露,犯不上透露。
按理说,出于职业约束,不该把这种事告诉第三方,但是我老板得寻找外援啊。
当着钱总的面,他和黄总还是蛮自然地上演了一个“事先没有通气”的戏码。
当然,钱总信不信的,反正人家也没戳穿。互相理解吧。
然后跟黄总说的时候,也蛮轻描淡写,就说是个常规业务。
关于黄总给钱总上的业务课~下次讲!
【83】香港行
跟我一起去香港的是李先生,我敏感地联想到了董事长也姓李——不过都是上市公司了,有些事不用我提醒吧。当然,人家“李”也是大姓。
我头天到上海,晚上钱总宴请我和李先生,只说:这次香港考察的事都拜托老李和小万了。席间,钱总让我说说,去人家那考察,都应该考察什么项目,有哪些侧重。
我想了想说:黄总的咨询公司的业务肯定是考察要点,还有就是考察一下他能提供的实体状况,跟律师碰碰具体的架构方案,还有收费问题。考察的重点除了常规的公司合法性,注册、年审、报税的情况、公司的法律现状……还有就是充分感受一下公司的企业文化、作风。跟公司不同部门和级别的人接触接触,很多时候,直觉很重要,换换视角……当然,像法律现状、公司合法性之类,香港都有政府网站可以查询,咱们白天跟他谈一谈,自己还可以上网印证。
老李听了频频点头,说:我感觉有万总就够了,我心里踏实多了。
钱总:咱们肯定得依靠小万啊。
我:我肯定尽力。
钱总:兄弟,尽力还不够,得万无一失啊。
我笑说:那必须的。再说,我也是相关方——我们给他介绍业务,他要付我们公司介绍费的。我还等着挣他这笔介绍费呢。
钱总:竟然还有这么一项?
我:惭愧惭愧,信息倒卖也是我们的一项业务。信息时代嘛。
老李和钱总都笑了。
钱总继而又半真半假地说:别为了介绍费因小失大。
我:放心吧钱总,介绍费数额很小,我就是开个玩笑。我当然不能为了挣他那点介绍费,损失了我们的成功费。这不是丢西瓜捡芝麻吗?
钱总:我开玩笑的。
我:李总,咱们俩到时候好好配合。
但黄总那边真没什么可操心的,他把我老板都从纽约喊去了!
震惊!99%客户都没想到的事!
哈哈,不震惊,我之前跟eddie说了,合同谈的七七八八他就得在上海露个面,光我一个人不够斤两。当然,如果他能去一趟香港最好,毕竟我跟黄总不熟,如果他在场稳妥得多。eddie说黄总也让他跑一趟,他安排好时间,最好香港-上海一条线儿都跑了。
讲真,有eddie在场我真的轻松多了——既然是美国公司,必须有个中年新教白人坐镇才够斤两啊!
黄总的接待也很好。香港公司不讲排场,虽然谈不上俯瞰维多利亚湾,但办公地点也在寸土寸金之地。黄总为李总安排了小型的介绍会,公司的副总向李总介绍了公司的情况、业务范围,具体案例等。
这里是黄总的主场,黄总松弛多了,时而跟eddie讲英语,时而跟下属讲粤语,时而跟老李讲港普。
谈着谈着就谈到了这次的方案,老李带来了很多实操疑问。,
比如,老李问,月光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的时候,是否应该披露财务投资者的身份,即:月光公司联合xx投资对美国乐慕公司进行收购。老李希望不披露为佳,但怎么才能合规呢?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黄总和eddie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比如,老李问,财务投资也需要一大笔收购款,怎么把这个钱从月光公司转移到财务投资者账户。
这个问题黄总做了回答。
比如,老李问,能不能让这个周期短一点,因为再从财务投资者手中收购的话,又要间隔至少一年,夜长梦多。
这个问题问的也好,我、黄总和eddie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比如,老李问,听说现在离岸避税已经不时兴了,都改成岸上避税了,为了长远发展,在这二者间应该做何选择?
这个问题问的也好,我们三个顾问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
这次见面还是很圆满的,了解了客户的底层逻辑。进一步细化方案的工作就甩锅给黄总吧,他才是财务投资者的顾问嘛。
晚上,黄总做东,请我们仨吃了饭,席间他大谈内地政治秘闻,谈前两天结束的“占中”事件,李总特别喜欢这个话题,俩人认真讨论了香港年轻人的心态,最后以“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为结论。
我给eddie当翻译,断断续续翻译了一些,经历了“占华”的我们但笑不语。
第二天按照行程是见律师,我们一行赶到黄总的合作律所,把方案再次复盘了一遍,律师提了一些专业意见和建议,主要是围绕架构的,很精细,很务实。
律所鸡贼,不管饭。飞机是下午的,黄总说带我们去新界吃一点香港特色。
吃完这顿饭基本就没事了,新界离新机场不远。eddie说他要利用碎片时间去见一个老朋友,于是黄总建议我们先随他到附近的办公室歇脚,他的司机送eddie回中环,稍后接回来,大家一起去机场。
事后想起来,这里面不知道有无刻意安排的成分,或者是黄总就坡下驴的急智。
黄总这第二办公室就在新界,但非常诡异。出了电梯就是厚重不透明的门,看来是占据了整层,进门是密码锁,进去以后只有一个前台。黄总把我们让到会客室就出去了。我们看到他刷卡又进了一道门。
李总:唉,这好像是个监控。
我一看,还真是,能看到办公区很多很多电脑。
老李好奇,扒开细看:这好像是在炒股啊……老黄不会是个庄家吧?
我也上去看看:这还真不知道——投行也有专门做证券交易的部门,不叫庄家。
李总趴那认真端详:我看像a股,这红绿跟人家是反着的——没想到老黄还有这么一业务。
我突然想起来一事:这……得业务隔离啊!月光公司还没有做海外收购的信披,黄总不会利用这个先机炒一把月光公司的股票吧?不过兼并这个事,是买方股票跌,卖方股票涨……倒是没有炒一把的价值……得赶紧跟eddie说,让他出面提醒一下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