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我继续捣蒜:那当然好!黄总这么有信心,我一定要把这个信心传递给客户。

黄总扶住我的肩膀,制止了捣蒜:但是我的情况不要向客户讲太多。树大招风,他们未必想找一棵大树——如果想找大树,他们在国内完全可以找,对不对?所以我这边的情况不要透露太多。

我犹豫了一下,什么都不说,怎么取信于钱总呢?

黄总看我迟疑,说:这样好了,到时我会自己介绍自己。

我:也好,黄总自己介绍,总比我来的有分寸一些。

黄:对的。放心,我知道该怎么讲。我一直以来都让我的客户感到他们是我的贵宾,而不是——你们北京话怎么说,行——活——儿?

我:哈哈,懂了。

当时,我对黄总的第一印象就是故弄玄虚。

……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价格?还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所有的去路都与来路有关?

呵呵,pickvictorhwang之时,我还傻乎乎地深庆得人,哪知道,一年半后,我们四个人为了阻击这孙子,不得不使出吃奶的劲儿……金融人玩儿到他们这个年龄,这个层次,哪里还用故弄玄虚?尤其是对我这种小人物故弄玄虚?只怪我当时道行不够,没有四个意识!

【81】香港人的服务精神

我把我的方案跟钱总说了一遍,钱总听完闭上眼,往沙发上一靠:小万,麻烦你你再说一遍,这遍说慢点哈。

我又说了一遍。

钱总:这个方案倒不新奇,别说海外收购了,国内收购都使得很多。不过,外方能配合吗?

我:应该可以。一般来讲,任何并购标的都很难说没有业务瑕疵,从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的角度考虑,分阶段收购是普遍现象。另外,乐慕不是上市公司,交易信息无需披露,董事会只需对股东尽信义勤勉义务就可以。信义义务要求他们必须以最好的条件出售公司。勤勉义务要求他们不能嫌麻烦,如果条件合适,高管必须配合买家要求。

钱总:你有把握?

我:当然不能说有十分的把握,事在人为嘛。

钱总:这个义务具体要求是什么?

我:就是字面儿意思,要忠实,把股东利益最大化,要勤勉,对公家的事儿要像对个人的事儿一样尽力。

钱总哼了一声:这不喊口号吗。

我:要是把口号法制化就不一样了,这俩义务是他们商法的核心,英美那边所有的商业活动,对人的行为的要求基本围绕这两点。

钱总:我知道,咱们这边也有这个要求,信义义务。问题是现实生活里谁把这个当回事。

我:中国人就是太苛责了,对人要求面面俱到。其实彼此要求简单点,事情反而好办。

钱总:行吧,希望美国人脑子简单点,顺顺当当配合咱们,可别吃不着羊肉惹一身骚。

我:不会的,咱们也是跟对方的顾问打交道。对方的顾问不是华普会所吗?他们很职业,而且对中国企业的处境、难处、优势特点都很理解。

钱总:我先提前跟你打招呼,具体谈判的时候,每推进一步都要得到我这边的确认,说法啊文件签署啊都要慎之又慎。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我:钱总,这些事您可以放心。美国企业界很活跃,每年发生在美国的并购金额是中国的十好几倍,这还不算巨型交易。投行在企业兼并上积累了非常多的案例和经验,像华普这样的顾问,不但在中国,在全球主要国家都有业务,他们对新兴国家的特点也很熟悉。事实上,他们在促成交易上,本身就有很多发明创造。而且,美国企业对中国政府也没有任何义务。

我这话说的已经很直白了,你想干嘛,人家不管,人家对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股民没有义务,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股东就行。你把钱给够,人家才不管你什么目的。金钱开道绝对是资本主义的真理。

钱总颔首:咱们之间是不是也有信义义务和勤勉义务啊?

我擦,咱们之间是没有信义义务的哇钱总!我们就是一个顾问而已你还要啥自行车儿啊。

我:我们对业务肯定是全力以赴。我们公司也是华尔街的百年老店,几个合伙人也都老奸巨猾,不比中国人心眼儿少。

钱总笑了:你瞧你这话说的,前半截听完挺高兴,后半截听完很担心——你没事儿跟中国人比什么啊,中国人都是占小便宜吃大亏。

我:啊?有吗?

钱总:当然有了,不熟悉国际规则本身就是吃大亏——不能运用规则武器争取利益嘛。

我:这倒是。钱总又抓本质了。

钱总:咱们公司,出海经验有一些,但是跟美国公司比不了,现行的商业规则是人家建立的,人家泡在里头,玩的转。咱们公司这次收购,不指望占多大便宜,别吃大亏就行。

我正色:钱总,虽然企业和企业,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规则面前平等不对等,但是两边的顾问是平等又对等的。投行作为一个行业,几乎跟现代商业同步进步,商业领域的很多规则,都是投行制定的,很多办法,都是投行想出来的。投行是企业发展的伙伴,企业不是在孤军奋战。

我这一碗鸡汤太浓郁,钱总都听乐了:小万你入美国籍了吗?

我:没有。

钱总:你赶紧入籍吧,我觉得你可以改行从政,竞选个议员什么的,侬看侬这演讲能力,服帖侬。

我不好意思了:钱总,勿开吾玩笑,阿拉都是真心话。

钱总笑说:好,美国方面就先说到这儿。财务投资者这块,你是怎么考虑的?

我:我们需要为财务投资者引入一个财务顾问。

钱总:哦?还要请一个?

我:对,请一个比较好,能解决业务隔离的问题。

钱总:哦?需要隔离吗?

我:当然需要了,大的方向虽然一致,但具体的关切还是不一样。比如财务投资者比较关心退出,或者收购有先后,先进入的要得到充足的保障。

钱总:我感觉没有绝对的必要啊……不是都……

我莞尔一笑:钱总,我觉得是您把事情想复杂了。还是那句话,彼此要求简单点,事情反而好办。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联合收购,一家战略投资者,一家财务投资者,各自有各自的顾问,这个形态很正常。

钱总:可是……

我:您觉得我哪里没讲解清楚?

钱总:肯定是有些地方你还没说透,要不我不会一头雾水。

我:哦,那我再说细一点——我们两家一起去收购,比如咱们收购了80%的股份,他们收购了20%的股份。半年或一年之后,咱们再从他们手里收购这20%的股份,当然,这个价格要远远高于他们当初收购的价格。

钱总:这个要披露啊,为什么溢价这么多?得有合适的理由。

我:因为他们承担的风险大啊。

钱总:他们承担什么风险了?

回国4年发生的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安托万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回国4年发生的事第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