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阿里巴巴上市,动用了六七个投行,为什么?市值太大,要推销掉的股票太多,需要六七个投行动用自己的资源给它卖股票。当然,虽然有六七个,但是主要干活的就一个——之前咱们写了,ipo这个事,核心就是写招股书,人多没用。

阿里巴巴选的是瑞信。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阿里巴巴看中的人在瑞信。阿里巴巴看中谁了呢?一个孟加拉人。这个人原来是小摩的行业研究员,2006年的时候,他为了写雅虎的分析报告,来中国调研了阿里巴巴——因为阿里巴巴是雅虎的重要投资,要研究雅虎,就要研究阿里巴巴。那次调研,这个孟加拉人跟当时阿里巴巴的cfo,现在的老二蔡崇信非常投缘,相见恨晚!

所以阿里巴巴一放出风声要上市,瑞信马上就把这个孟加拉人挖走了,直接当投资部的老大!话说这个孟加拉人就是个书呆子型,一点都不炫酷,干研究出身嘛。

所以,瑞信就拿到了阿里巴巴上市的牵头工作,从阿里ipo里挣承销费就6800多万美元!承销费不是关键的,4亿承销费6家平分,关键是风光啊。全球最大ipo,让我们瑞信做了,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下开红花呀。

当然,这么大的单子,别家机构也都有自己拿单子的办法。

比如排在第三的高盛,高盛主要干稳定股价的工作,保证首日不破发,保证股价稳步上升。这个活儿很有技术含量。高盛团队的leader是高盛亚太区的老大,他之前是软银的董事会成员——软银是阿里最大的股东哦~~所以高盛必须占一个席位。

此外还有一个欧洲投行,罗斯柴尔德,它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活儿最轻,就是协调路演,但是也挤进来拿一份钱。为什么呢?嗯,因为阿里巴巴负责金融的资深副总裁,姚某,是罗斯柴尔德跳槽过来的。人家利用自己的权力,给老东家点油水——没毛病。

所以你看啊,我老板说,选投行其实是选顾问,就是这个道理。这不是一件需要招标的事。

吴总套路我老板,想给他施加点压力,让他报价往低了报。我老板也在套路吴总,想让吴总透露一下,到底收购标的是哪个——话说这种事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标的都不知道,你踏马让我报价?

嗯嗯,是的,不知道标的没法报价。对于并购这种事,没有统一报价,每桩交易跟每桩交易都不一样。别的不说,不知道交易金额的范围,就没法报价。

大家读了帖子这么久,可能都知道,投行是根据交易金额的百分比拿钱的。但这又涉及一个问题:太便宜或太贵,都不宜依照百分比拿钱。

比如,你要收购一个估值2000万的企业,那么按百分比1%计算,你才拿20万佣金——这不等于白忙吗?所以,规模小的收购,是要有个最低保障的。

比如,你要收购一个估值450亿的企业,那么按百分比1%计算,你要拿4.5亿的佣金——抢钱啊?所以,规模大的估值,是有个封顶的。

那么投行有没有个行业收费惯例呢?

就拿卖家的主要收入——成功费来说吧,也是有的,有个叫雷曼兄弟公式的收费规则——对就是那个倒闭了的雷曼兄弟。它的规则是54321规则。就是,交易的第一个100万,我收你5%,第二个100万,我收你4%,第三个100万,我收你3%,第4个100万,我收你2%,后面的每个100万我都收你1%。

比如一个交易,金额是8500万,那么头4个100万,一共收你5+4+3+2=14万,后面的8100万,收你1%=81万,一共是95万成功费。

以上为举例。事实上8500万的金额太小,卖家会要求双倍雷曼兄弟,就是108642。

反正只要投行出手,起点就得有个一两百万(我老板帖子里说的他对月光公司的报价是往低了说的,可能是他故意的,大家不要对那个数字认真)。

通常交易金额越高,卖家成功费比率越低,1亿以上应该是2-3%,5亿以上就变1%了。

以上是卖家顾问的成功费收费标准。但是买家顾问不一样。卖家的成功费是你卖的越贵,你提成越高。如果买家顾问也是金额越高提成越高——那不瞎了吗,买家顾问是用来砍价的,应该是砍的越多,提成越高!但投行怎么会做这种把自己套进去的买卖——哦,指望我砍价?那东西值多少钱就多少钱,我砍不了,您找别人吧。所以买家顾问,也就是我老板报价,是分成两半的,一半是固定费用:买卖成不成,我都付出劳动了,这个劳动你要给钱。另一半是成功费用,如果成功了,当然还要付成功费用啦。

当然,买方顾问最终收取的费用,要跟卖方差不多——如果买卖双方投行收取的费用差很多,那就都去干卖方别干买方了!

事实上,干买方还累呢!卖方就是往那一坐,你们来报价吧,你们来谈吧……买方不行啊,得搞model啊,得弄策略啊,得做业务尽调啊,别忘记,并购交易的原则是——买者当心。

所以买方累啊……但刚入行的小年轻比较爱干买方,因为能锻炼人。

所以我老板为什么一定要套路吴总,让他说一下到底公司要收购谁?有个大概范围才好报价嘛。

吴总也是美国回来的,知道行规,所以他还是透露了一下。嗯嗯,话说这段我老板是简化了,因为猜测标的也没有那么简单,大家就看个意思吧。

总之,心里知道这个交易价格的范围了,就好选择指数了,4-6亿的交易规模,然后就大致按固定费用,阶段奖金,成功费,实报实销费几大块罗列,当然报价也不是按具体数字,也是给个大致范围。

大家注意啊,这离做合同还差着远呢,就是说个大概的数字让客户心里有数而已,真的签合同,很多条款需要讨论的。

比如,客户聘投行干嘛,做交易啊。那交易是指什么呢?你要买个公司,后来你没买这个公司,你买了这个公司的子公司,这算不算交易成功?你要100%收购这个公司,后来你只收了50%,这算不算交易成功?你聘了投行,谈了半天,接触了半天,后来你说算了不买了,大家撤吧。回家你想了想,觉得还是可以买,就回来用投行替你战斗留下的热乎劲,把公司又买了——这时你说,上次是上次,这次是这次,上次交易没成功不用给投行钱,投行要不要跟你拼命?

哈哈哈哈哈哈,不开玩笑,花儿为什么那么红?合同为什么那么厚?律师为什么挣那么多钱?投行为什么使用固定合同不许客户更改?

西湖的水我的泪,你敢少给我钱,我情愿和你化作一团火焰~~~拼了!

又回到了我老板说,金融交易很残酷的,就是知识对知识的碾压——你要是没有这个知识,也没有人提醒你的,挣的就是你这个老帽儿的钱。看你是老帽儿,人家就用合同碾压你。

那么问题回来了,如果你本来计划花4亿买公司,结果你最后只花5000万买了点股权。那你就不想按4亿的费用给投行钱,怎么办?嘻嘻。

回国4年发生的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8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安托万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回国4年发生的事第8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