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要是牛奶作为传统饮品的形象问题,太成熟,都形成刻板印象了。ndprb每年向奶农收钱,收了钱就搞牛奶的营销,比如那个“白胡子”的广告,牛奶的整体营销一搞50年,倒是把牛奶的形象在全球范围内立住了,都知道每天喝牛奶,补充营养。可现在美国人都营养过剩,又高又胖的,他们觉得牛奶的卡路里太高,不能多喝,结果美国鲜奶的销量一年不如一年——现在美国人吃什么都先看看卡路里。
我:所以说,行业成熟也容易刻板。不像国内的乳企,我看国内乳企营销上都挺给力的,也许到了美国,能把营销的长处发扬光大呢。再说食品这东西,也讲个新鲜劲儿。美国人挺喜欢异域风情的。
董事长听的笑意盈盈:那这两年美国乳业有什么营销上成功的先例吗?
我:说这个话题真是有点班门弄斧了——希腊式酸奶算不算?美国人本来都喝传统酸奶,结果不知道哪个公司引进了一个“希腊酸奶”,也是火遍全国,我前两年正好看过一份报告,就这一个品种,酸奶市场销量翻了一倍。国内管这个叫“爆款”,是不是?
董事长:嗯,希腊酸奶,咱们国内也有,不过没有美国市场的销量好。
我:希腊酸奶似乎主打零脂肪,零卡路里?
钱总:对,工艺上跟普通酸奶有点差别,多一道过滤程序。
我:美国人认希腊酸奶,主要是它把自己做到“健康代食”的类别里,健完身来一罐,代替食物补充。这个“健康代食”就是对“营养”的概念颠覆。所以,只要营销对路,还是能挑动消费者的神经。美国人消费能力还是比中国人强。
董事长又笑眯眯冲我举杯:万总真是什么行业都了解,后生可畏。
我:谈不上了解,主要有一些行业分析工具。另外,我上次跟钱总见了面,回去也看了几份投研报告。我们这行的报告,抓表面的东西抓的贼快……
董事长邪魅一笑:为什么要回去看投研报告呢?
【73】打个飞的去吃饭(下)
我老板嘴大会说!
我酒劲一醒,说错话了!对方是上市公司,有个信息披露的问题。收购作为重大事项,信息还未披露,就已流出,对人家不好。所以,就算被人家咨询了一脸,作为金融人,也应该装傻充愣。看破不说破,说破不职业——一秒钟的功夫,我大脑运转到要烧毁。
但我还是给对付过去了:主要是因为钱总问了我几个问题,我回答的不太好,所以回去想把这块知识短板补充上。
赵总适时地帮了一把:老李,你这是逗小万呢,还是逗小万呢?
董事长:这不是聊的高兴吗?万总,你看的哪个企业的投研报告?
我当然看的你家的投研报告了!你家不是行业的营销大牛吗?
但我说:内德公司,因为做过这个公司嘛。报告说,虽然公司市值下滑,但是营收还是每年都在增长。美国人离不开乳制品。虽然鲜牛奶喝的少了,但是只要吃汉堡、pizza,就都离不了奶酪,还有烘焙,离不了黄油、乳清粉这种东西。这些副产品的销量一直稳中有升。
董事长笑了:好家伙,连乳清粉都知道,万总这知识面够广的。
赵总笑嘻嘻地说:小万,给董事长说说什么是乳清粉。
我:我也是以前做业务的时候学的,就记得一点儿。我记得牛奶提炼完黄油,副产品是脱脂牛奶。提炼完奶酪,副产品是乳清粉。好像牛奶里有两种蛋白,一种是奶酪蛋白,做奶酪都提炼走了,剩下就是乳清蛋白,干燥后就是乳清粉。乳清粉主要是做婴儿配方奶,还有烘焙什么的吧?是吗钱总?
钱总:说的很专业。酪蛋白和乳清蛋白。
赵总:你们说干金融容易吗?脑子得装多少东西啊,不定什么时候就得用。
董事长:名校精英,学习能力强。万总见过我们吴总了吗?也是名校精英,华尔街回来的。
我:对,吴总很专业,也是顶级银行出来的。
董事长终于捅破了窗户纸:万总,你也知道了,我们公司打算去美国走一趟,你对我们收购标的有什么建议没有?
我:收购标的?
董事长:对,你觉得我们公司收购一个什么样的标的最能实现协同效应?
我:这我可说不好……咱们公司在澳洲已经参股了一个乳企是吧?
董事长:是。
我:我觉得澳洲和美国最大的不同就是:澳洲在全球分工里主要作为原产地存在,但美国不一样,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单一市场……
董事长看我不说话了:然后呢?没啦?
我:董事长,咱们是上市公司,我真不敢乱猜啊。
又是赵总为我解围:对,别猜了,他要是猜中了,你是承认,还是不承认啊?重大信息披露啊老李!
董事长也笑了:到底是美国资本市场培训出来的,职业审慎也有,合规意识也有,值得信任!
我抛出了最后一个大招:谢谢董事长。对了,今年年初国会通过了一个新的“农业促进法案”,可能会给美国畜牧业造成一些影响,这个情况咱们公司掌握了吗?
董事长:听说了一耳朵。
钱总:万总,美国金融界怎么看这个法案?
我:美国一直在改变对农业的直接补贴,希望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补贴问题,这样在全球贸易上也少一点被动。这次变化步子比较大,主要是把对农业的直接财政补贴全部改成间接补贴,新设立了两个保险项目: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农户可以二选一参保。价格保险主要保的是农产品价格下跌,只要农产品价格下跌,保险公司就启动赔付,可以理解为是个抗市场周期的保险;收入保险比较综合,可以以县为单位参加,如果说全县某种作物的综合收入水平低于基准,就启动赔付,这个可以理解为是抗自然灾害。补贴方式是,农民出保费的35%,政府给保险公司补贴其余的65%。
我:在乳业方面,还有单独的补贴。以前美国乳业用的是价格补贴法,现在用利润补贴法,设定了一个基准利润,一个最低保障利润,牛奶生产低于基准利润时,启动利润补贴,低于最低保障利润时,由政府用市场价格收购,然后捐赠给低收入家庭。
我:金融市场对这个法案的反响比较积极,普遍认为短期内农产品价格会上升——因为直接补贴取消了嘛,直接到农民手里的钱少了。
钱总:价格上升为什么反响会积极呢?
我:因为长期看,可能会提高产量。美国闲着的耕地多的是。现在保险跟产量挂钩,你产量小,损失小,赔付也少;你产量大,受了损失,赔付也多。反正都有保险保底,那就敞开种呗,谁怕谁啊。
钱总:嗯,能增加多少呢?
我:这个说不好,毕竟农业人口有限,干活的就这么多人。但是金融界是玩数据的,哪怕单种作物增产5%,市场都要进行预期修正,这会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我:其实我觉得对乳业影响不大,但对于种植业影响很大。毕竟美国是农业大国,粮食出口大国,如果作物价格提高,产量提高,出口扩大,那对全世界来说都是……怎么说呢?恐怕粮食进口国就得花更多钱了。说实话,咱们要出海,去美国收购,这个法案在美国对咱们的影响未必有多大,但是在中国,对咱们的影响反而要超过美国。
钱总:你是说饲料涨价,对国内养殖业影响大的意思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