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你听不懂什么,我给你解释。
于是跟我说了说什么是“保底发行”,就是乐视和制作方签合同,给《太平轮》做票房8亿的保底,即使最终票房没有达到8亿,也要按8亿给制作方分账。如果票房超过8亿,超过的部分,乐视也要分一块走。
我:哦,那……8亿票房,乐视真正要给制作方的也是8亿吗?
郑总:哪有那么多,40%了不得了。
我:那这片子还不挣钱?光挣乐视的钱都够收回成本了吧?我看这条新闻说电影投资是三亿。8亿的40%是3.2亿,还超了呢。
大家听了宽容地呵呵笑,然后又自己聊起来。
制片问郑总:我觉得把乐视圈进来的真是神来之笔,不知道是谁推动的。
郑总懒懒地说:它还用圈?哭着喊着就来了。
导演:我觉得张昭不至于走这么大眼,这片子连我都二虎。肯定有人忽悠他。
郑总:你二虎?没看出来。你不是挺嗨那挂的吗,章子怡,金城武,黄晓明,中日韩……
导演:我嗨的是演员,但我不嗨它这个定位啊,我不知道它是给谁拍的,目标观众是谁。
制片:张昭进来肯定不是别人忽悠的,就是自己,我了解他。他就是喜欢玩大的,各种大。
郑总:嗯,像是他的手笔。
导演:他已经到了砸钱买围观的境界了吗?那乐视资本得多雄厚啊……
郑总:资本雄厚和砸钱买围观,天仙配啊。
女演员:我也觉得是,现在乐视爆红,都说只要上市,分分钟超过华谊,马上中国第一大影视公司。而且他们出手特别大方。我看上个月新闻说,张昭给了张艺谋好多股票,按一块钱一股卖给他,但是那一股值40块,看人家拉人,多下本儿啊……
郑总没言声,大家都不说话了。
小张得空插了个嘴:一块钱一股?实际值40块?干嘛不直接发钱?公司怎么能这么操作?
导演:人家就是这么操作。而且我听说,人家以后要经常这么操作,张昭计划把半个娱乐圈都给收了。
小张:怎么收?
导演:就是给股份呗,让他们都入股乐视,然后一起上市一起挣钱。
小张:啊?经过股东大会同意了吗!
我:没上市应该没事。
小张:哇,我要是乐视财务总监,我掐不死这个张昭。这可怎么做账啊……
我:你是商学院毕业啊,你给我们讲讲,这在账上算利得还是损失?
导演:必须算利得啊,张艺谋都成了股东了,以后张大导的片子还不都归乐视垄断?
小张:no,no,会计上不可以的。
我转问郑总:国内影视界很有金融意识嘛,这个公司岂不是要雄霸天下?一统江湖?
郑总苦笑了一下,说:不至于不至于,哪那么容易。
我:那就是搅局了。
郑总:是啊,这么一弄,确实有点……
我:颠覆格局?
郑总:就是这个词儿,太准确了。
大家都不吱声。
小张:你们都不说话了?是不是让乐视吓的?哈哈哈哈。
这孩子又喝多了!
制片:吓什么?不就是新玩法儿吗,干我们这个的,最不缺玩法儿,你就说要几个吧?要几个给你整几个,还都锃光瓦亮。
导演也说:没觉得吓着,人是垄断不过来的,年年都有得奖导演,难道乐视年年都签?再说现在大导的片子也没票房保证。姜大导牛不牛?《让子丨弹丨飞》粗剪的时候,一样心里没底。
女演员:唉~~~我也想1块钱买值40块钱的股票,要是买上100万股,不就4000万到手了吗?躺着就把钱挣了。
郑总:你问问万总,4000万是现金吗?那股票就是一张纸,说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
我:对对,只是估值而已。
郑总:万总,你觉得乐视这公司最后能怎么样?
我:我不了解这公司啊。就刚听你们说了几句,你们不说我都不知道这公司。
郑总:不会吧?乐视网,老板贾跃亭,前几天说要造电动车呢。
我:好像前几天在朋友圈里看见过这么一条新闻,我学习一下。
我拿出手机看新闻,大家都等着我发言。
匆匆看完,我又百度了一下乐视网,没看出什么端倪。
我:好像就是一般的套路,弄个题材拉个股价,增发融资,就造车去呗。刚才你们说的乐视影视,和乐视网不是一家公司吧?乐视影视没单独上市对吧?
郑总:对,你看它能单独上市不?
我:国内的情况我不太了解。要是符合标准,没理由不让人家上市啊。
郑总:哦……
我:不过好像证监会对企业的盈利有要求吧?我记得a股是连续三年盈利且累计不低于3000万,创业板还真不知道……哦,查到了,是连续两年盈利且累计不低于1000万。呵呵,国内还真是不盈利不许上市啊。不过对影视公司来说,这个盈利是不是很容易达到?
没人回答我。
小张:没想到国内影视界这么有金融意识,不比美国公司差。
我:美国的影视圈已经固化了,小影视公司可没有这么猛的。
制片笑说:国内最有金融意识的就是影视圈了,就说一年影视剧市场规模好几千亿,这里头能没金融的事儿吗?
小张:几千亿是人民币吗?那真不算高,阿里巴巴一个公司,市值2300亿,美元!整个中国大陆的影视剧市场规模还没人家一个公司的市值高呢。
制片:张总,你这话我就不爱听,影视剧再怎么也是个文化产业,文化对中国人来说不是刚需,能跟淘宝比?淘宝剁手不是你们女的的刚需吗?
小张:嗯,arpu值肯定也低。
制片:所以,你们干金融的,赶紧来给我们扩大扩大!
小张:这个容易啊,你们多找投资不就行了,不是好多热钱都进了影视行业了吗,我看新闻老说。郑总,你也赶紧融资,把股本做大,然后我给你做美国上市。
说到这儿,大家又没话了。
制片支吾了一句:是,现在找钱倒是不愁。
这种谈话中突然出现的沉默有好几次了,我估计都跟“你是给我们公司做上市呢吗”有关。各位,我也在等你们老大发话啊。
我:我也挺好奇的,请教请教各位,国内电影是怎么赚钱的啊?就说这个《xx轮》,到底是挣还是赔?听着挺复杂的。
【66】电影原来是金融产品
我问完问题,大家都打哈哈。
制片先说:这个说不清,很复杂。
编剧也说:太复杂太复杂,而且怎么叫赚,怎么叫赔,这些定义都很模糊。
导演:对,怎么叫赚,怎么叫赔?拍电影跟干投行肯定不一样。
小张:这有什么不好定义的?挣钱赔钱,看账呗。你们拍电影没账吗?
导演:有啊,没账哪行。但是拍电影,不光产生利,还产生名啊。名气不值钱啊?!你告诉我这名怎么记账。
小张不理导演:还是看不出来有什么复杂,每部电影审计一次,不就都清楚了?郑总,你赶紧请个审计公司,看你公司那破账,我都恨不得亲自下手了。
郑总呵呵笑:张总给弄,求之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