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妈,我们不是在卖设备啊,我们是在倒逼企业改革,倒逼行业革新……不忽悠,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63】华谊光线哪家强
入冬以后,天气越来越冷,这是我回国后的第一个完整冬天,期待北京下雪。
某天,郑总突然上午打个电话,下午说要上门拜访。
倒是直奔主题,先是感谢我介绍了律师,还说跟律所合作的不错,打算跟他们“互通有无”,帮他们拍摄一个品牌宣传的小片。
郑总:我去了一看,这么牛的一个律所,在美国数一数二,中国分公司也不小,这得做品牌啊。品牌品牌,你不抬,让人家怎么品?我年轻的时候拍过不少广告,一看见好的产品,创意突突冒,就想给人家拍一个。
我就嗯啊就是。捧哏儿呗。
郑总:当然也不白拍,我就说,要是有律师费,可以互相抵了——别笑话我啊万总,毕竟咱们还不知道咱们能不能上市,这个阶段,能少花点儿是点儿,您能理解吧?
我:能能。
郑总:能理解就好,我也怕万总误会我。其实我们这行啊,都是人家求我们,我们很少求人家。我们是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现在全社会多需要创意啊?!而且导演、演员都是稀缺资源,真不是说你有钱就能请动,有些外行跟我们合作老想谈钱,就特别不上路。咱就说老谋子,您说我出三千万,请张导给我们哪个市哪个景区拍一风光片,人家不一定乐意——我认识你是谁啊?但这要是朋友,比如说合作的地方政府,我拍片子在你们这个景区取景,你们特别配合。那老谋子可能就给你拍了。一句话,钱不叫事儿,不是钱的事儿。
我:嗯嗯。
郑总:这就是各行有各行的生态,万总见过的企业多,您说是不是各行跟各行,情况千差万别?
我:是是。
郑总:像我跟xx,认识多少年了?她刚毕业,采访的第一个电影人就是我。你说我们这是多少年的交情?
我:嗯嗯。(这xx到底是谁啊必须得去问问安总了)
郑总:万总,你上次给的意见我都认真执行了。审计、律师都找了,审计这块活儿也干差不多了。我今天找你来,就是商量咱们下一步的工作,看看怎么推进。
郑总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凑不够4000万美元的净有形资产。
郑总:我们公司,基本是轻资产的公司,没房子没地,就是拍电影电视剧,现在流行拍网大、网剧,我们也插了一脚。公司资产就是一些版权——这也不值钱啊。当然公司也挣了一些钱,但是这些钱也不能在账上趴着,挣了就得投入下一部戏的拍摄制作。
郑总:即使一部戏拍完了,放在那儿,它也不能算有形资产,因为没法儿评估——你说这电影值多少钱?那得靠市场检验。你说我这电影花了五千万的制作费,至少得值五千万吧?可是评估师不这么认为,它毕竟不像房子、像车那样有一个使用价值,便于评估。
郑总:所以,虽然营收不弱,但是我们很难凑两个多亿的现金或者股权。
我:嗯嗯。
郑总:哦,对了,我个人在全国各地有一些房产,北京、上海、大理、三亚,我问了,倒是可以以入股的形式过户给公司。但这里头有两个问题,一是,过户要交一笔契税,评估款的4%吧。要是所有房产都过户,这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二是,房产在公司名下,公司要每年交房产税,这又是一笔钱。
我:哦哦,原来是这样。那您公司的估值怎么样呢?
郑总有点不好意思:没估过,但我估计不会太高。
我笑了笑,解围说:一听影视公司,我脑子里就是“八大”,比如时代华纳,它旗下有cnn、hbo、time杂志、people杂志,还有网站。比如派拉蒙,拥有院线。看来这个印象有误。
郑总也笑了:我要是干的有“八大”那么多年,没准儿也能有那规模。
我:必须的。
郑总试探我:会计所能给做估值吗?
我装傻:可能也行吧,要不您问问。
反正我司并不想拍宣传片。
我:对了郑总,提醒您一下,如果您对上市有计划的话,一定要重视“做账”,要按照上市的财务要求做账。账都是做出来的,尤其是记账科目和时点,很重要。
郑总: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您看,咱们用哪套财务标准合适呢?
我:如果像您说的那样,就又回到nasdaq的标准上了……至少“资本市场”的标准我看您是能达到的。
郑总:就那个75万盈利那个应该是没问题。那咱们就按那个吗?
我:哎呀,这我可不敢说。
郑总:要不也别找会所了,你们投行不是会估值吗?你看看,咱们怎么弄一弄。
郑总,你这样就不能怪我直言了,我说:估值这个工作,一个人两个人还真干不了,得上团队……
郑总:那请你们团队估个值,大概多少钱?
我:呃,我们公司的合同都是制式的,工作不能拆分。要估值的话,怎么也得签个财务顾问的合同,或者就按上市工作走,上市成功了我们收取成功费,平时的工作收个杂费就行。
郑总:那万总有空把合同发来我了解了解。
我:行,回头的。或者先不着急说那个,您先把账做出来,看看利润情况。
说着说着我想起来一事儿:郑总,国内好像有几家上市的影视公司,他们都是什么情况?
郑总:万总想听什么情况?
我:商业模式吧,主要经营方向就可以。咱们梳理一下人家的情况,可以对标一下自己。
郑总:这个我倒是可以说上几句,都是我看着发展起来的。
郑总:国内目前就是6家上市的影视公司。
郑总:第一那肯定是华谊兄弟,最有名,上市最早,业内老大。他们是拍广告起家,然后靠小刚的贺岁片打出影响。他们主要就是两块内容,一大半是电影制作发行、艺人经纪,一小半是手机游戏。这两块都挺挣钱。他们投资的一个网络游戏公司还上市了。
郑总:第二那肯定是光线传媒。光线传媒是靠电视节目制作起家,电视台“制播分离”以后,光线发展的很快,手里有很多金牌栏目,好多都是娱乐节目。因为它做娱乐节目、颁奖礼,跟明星、娱乐界关系一深,自然而然就开始拍影视剧。所以它的收入是三块:电影制作、电视制作发行和广告、艺人经纪。光线的艺人跟华谊不一样,它很多艺人是主持人。
郑总:我感觉,光线马上就要取代华谊,成为行业老大。因为电影现在太不好做了,就说这个票房,现在整个电影界,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看准一部片子的票房——观众口味捉摸不定,有的你很看好的片子不挣钱,有的制作很烂的片子反而成了爆款。就这种情况,指着电影挣钱,那就……怎么说呢?
我:风险加大。
郑总: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光线的收入来源,比华谊好歹多了一个电视,虽然现在电视也没人看了,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再说他们还可以做网络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