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壮士,请留步》16
第三回郑江平巧讲概念,短小说晋之作业。
04随性发挥
见没人回应,郑江平说道:“反正已经拖堂了,老师我索性跟你们再多聊几句自己对营销的了解。大家有意见吗?”
所有人都摇摇头,一个个坐直着身子等着郑江平继续讲下去。郑江平满意地点了点头,道:“第一个问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营销。”
用什么态度对待营销?六位学生面面相觑,这是问题吗?当然是认真学习的态度啊。看出学生的疑惑,郑江平摆了摆手,说道:“学习营销的起点有三个问题—营销的概念、营销体系的概念和对待营销的态度。这三个问题弄明白了,后面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前面两个问题可以理解为营销我们要学什么,而对待营销的态度则可以理解为营销该怎么学。”看着这几位学生若有所思的样子,郑江平也不停顿,继续说道,“还记得刚才我在讲营销概念的时候,说自己更喜欢科特勒给的概念,因为里面包含了对待营销的态度。那就是将营销视为科学和艺术。”
“视为科学,怎么讲?是科学就讲逻辑,讲规律,讲体系,同时科学从来都是尊重和推崇新科技的。视为艺术又怎么讲?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艺术是有生命力的,是美的,是有创新的,有突破的。两者相结合,就是我们对待营销的态度。当然,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伴着互联网独角兽公司和新的商业模式等等的不断涌出,我们对待营销还要能从变化的迷雾和成功的喧嚣中,学会冷静和耐心。现在很多人都觉得企业的成功靠的是移动互联、新媒体、流量、爆款,甚至他们会认为只需要把其中一点做好,就能成功。现在,似乎成功是那么的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真是如此吗?不,也许成功的开始是某种技术上的突破、偶然的灵感或机遇,但长期的成功一定需要长期的系统的营销管理方可应对剧烈的竞争和挑战。所以,我们要冷静,也要有足够的耐心,不为别人的成功而浮躁不安,而去怀疑营销体系的重要性。”
“另外,对待营销我们要热爱更要重视,因为营销的确太重要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的营销战略,而商业模式的创新,则蕴含在营销规律之中,只不过在这个环节,营销规律潜伏成了商业模式可行的条件。没有人能脱离开营销规律而完全创造一种商业模式,他们只是在摆弄营销规律时发现了新的公式,比如流量变现。”
沉默,只有沉默,六位同学听得如痴如醉,他们已经明白为什么郑江平一定要讲对待营销的态度,里面的学问可真多啊。
“我们再来点饭后甜点”,郑江平对自己刚才的演讲也很满意,神采飞扬地继续说道:“刚才我们是从形而下来讲的,现在我们再说些形而上的内容。大家有没有兴趣继续听?”
当然有兴趣要听,六个学生异口同声的表态。
“好!下面的内容我就想到哪儿讲到哪儿。营销,营销什么?常规的商业范畴,产品、服务、体验、品牌、事件等自然包含在内,除此之外,我们自己、其他人、观念、组织、信息,对,甚至还有政治事件,等等一切事宜皆可营销。为什么现在的社交软件、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这么火,因为这些都是营销的平台,可以塑造自己、塑造别人、也可以塑造观念。有什么是完全不需要营销的吗?对不起,我不知道。当然对待营销也要客观理性。营销并不是天山上的雪莲、千年的人参,包治百病。营销并不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它只是可以提供致胜的方法,但事情还是要人来有效的推动。”
“再讲一个,有一种说法学习哲学悟道的前提是看透人性,那么学习营销看透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认知’二字。营销的一切结果都体现在目标者的认知上,看透如何形成认知,如何改变认知,也就离营销大师不远了。”
“再来。孙子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营销的环境在变,工具在变,营销的逻辑规律也会变,可以说营销本身就是自带变化属性的。所以哪里有什么传统营销理论一说,那是人为的理解和设定。所谓的传统营销理论负责的是不变的范畴,而变化是营销的主要规律之一”。
“最后,我们学习营销将来一定会涉及商业运作和企业经营,而做这些事情,就离不开‘功利’二字,但希望你们以后不要被功利所左右,不忘初心,多做一些仁爱的事情”。
“好啦,今天我们已经讲的足够多了,你们慢慢消化吧。总之,扎扎实实的学习营销体系的内容,融会贯通,而用于无形吧。平台,小则小用,大则大用。下面我布置下今天的作业。”
郑江平转身在黑板上写出两行字,“1、阐述你对营销概念的理解,体裁不限,字数不限,以容易记忆为标准”;“2、找一家互联网企业,列出其营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