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02

定位派的诞生和发展简介。

特劳特先生悟出“定位”的时间是1969年,那年他34岁。悟出“定位”,虽然让他踌躇满志,但要想开创门派,还要先证明自己的实力(正确性)。同年,他在美国《工业营销》杂志发表论文《定位: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预言通用电气、美国无线电等进军电脑行业将无功而返(悟道之后就是这么自信)。

1971年,美国无线电电脑部门巨亏2.5亿美金,通用电气电脑部门卖给霍尼韦尔。特劳特预言的成功让舆论沸腾—定位理论很厉害的样子!《工业营销》杂志更是邀请特劳特先生再次撰文,发布了论文《定位回顾:为何通用电气与美国无线电不听忠告?》(通用电气与美国无线电的内心:mmp)。

1972年,特劳特先生在美国《广告时代》杂志发表《定位时代》系列文章,并汇编成册发行。“定位”在业内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1981年,《定位》一书(就是前文所说的长篇散文)正式出版。至此,42岁的特劳特先生成为营销江湖里的一代宗师,定位派正式屹立于各门派之中。

从1969年悟道到2010年封笔,在这41年的时间里,特劳特一直都在不断完善其定位理论体系,先后共出版了16本定位专著,他的名字与“定位”一词已不可分开。

在武侠的江湖里,少林寺是在嵩山,武当派就在武当山,峨眉派当然是在峨眉山,别无分号,只此一家。门派的高低之分,就比两点,江湖地位和武功高低。

营销的江湖里,情况大相径庭,门派之间不谈高低,只谈影响。门派武功的实践成果,决定了影响力的大小。

定位派从1981年发展至今,其网络及业务已经遍布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ibm、惠普、宝洁、西南航空、雀巢、苹果、通用电气、微软、沃尔玛和其他世界500强企业。特劳特中国公司作为战略顾问,通过定位理论,打造了诸如车好多集团(瓜子二手车、毛豆新车)、东阿阿胶股份(东阿阿胶、复方阿胶浆)、加多宝凉茶、郎酒集团(青花郎、小郎酒、郎牌特曲)、诺贝尔瓷砖、劲霸男装、老乡鸡快餐、草晶华破壁草本等众多行业成功案例。

定位派经过37年的发展,早已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门派。

前文我也说过,定位理论的核心内容加起来也许不会超过2000字,那为何定位派会有如此成就?下面让我们通过比较科特勒《营销管理》中品牌定位的内容和《定位》的核心内容来了解下。

03

“品牌定位”vs“定位”。

1967年,36岁的科特勒先生第一次出版了他的著作《营销管理》,著作的内容主要强调公司必须由顾客和市场驱动,没有其他现在看来非常基础的营销课题,当然也不会有“定位”。2年后,34岁的特劳特首次提出“定位”的概念。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营销江湖还只是出现雏形,各个门派的创始人在里面忙着跑马圈地(建立自己的营销专业术语)。科特勒先生圈到的是最大的一片土地“营销管理”,特劳特先生圈到的“定位”土地也不小。有了土地(专业术语),才能建立自己的门派。

科特勒创建的“营销管理派”有一个特点,他负责梳理清晰的营销管理体系,内容上则是海纳百川,谁的理论和术语好,他就会放到自己的《营销管理》里(有点像超市)。特劳特的“定位派”相比而言,则是一个专卖店,我的就是我的,你的我也不要。

我们现在似乎没有办法知道,在1969年特劳特首次提出“定位”概念后,科特勒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但从其《营销管理》书中“品牌定位”的内容上,我们能看到一些端倪。线索如下:

1、“品牌定位”的整个章节中只字不提特劳特(正常情况会提到引用理论的作者),仅在书最后的注释里提到某句话引用了《定位》这本书;

2、整个章节的内容强行与《定位》区分开,《定位》里提的,就不说(不符合《营销管理》海纳百川的特点)。

这两条线索已经告诉我们答案,1969年特劳特首次提出“定位”概念后,科特勒先生的内心是复杂的,“这么好的一块土地被他圈走了!”

由于我查不出科特勒在《营销管理》第几版里引用“定位”一词,也就没有办法得知其是在什么时候因为“定位”的影响力而做出妥协。但妥协归妥协,用名字,不用内容,这是底线!

好了,了解了两个门派之间微妙的关系后,我们接下来可以开始让科特勒“品牌定位”和特劳特“定位”进行pk了。

(续)

在营销的江湖里,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派和特劳特的定位派都是非常大的门派,此两门派进行pk,那阵势跟打战差不多。下面我们就分别对各自的军队做一些介绍,通过比较我们来评估各自军队的战斗水准。

军队(1):品牌定位军。

总司令:科特勒。

军队类型:兵团阵型作战。

军队阵型:一会是圆形(定位靶盘图),一会是方形(感知地图),十分嘚瑟。

军队旗帜:品牌联想(品牌定位的目的)。

各兵团名称:竞争性参考框架、品牌真言、共同点、差异点、情感品牌化。

支援兵团:品牌故事、品牌文化。

战斗打法:强调系统作战,各兵团之间依照阵型紧密配合。

战斗特点:稳扎稳打,但军队推进速度慢,各兵团之间虽有配合也会互相掣肘。

军队(2):定位军。

总司令:特劳特。

军队类型:多骑兵军团作战。

军队阵型:无。

军队旗帜:定位。

前锋骑兵团:消费者心智。

中军骑兵团:产品阶梯(利用消费者会在心里给产品和品牌分级的特点,帮助消费者确定自己品牌和产品属于哪个阶层)、简化信息(一词占领心智)、成为第一(进入心智的捷径)、关联定位(将定位与竞争对手关联)、“非可乐”定位(把产品与已经占据潜在客户心智的东西联系到一起)、始终如一的定位(不断重复)、多品牌拦截对手、更宽泛的名称拦截对手(品牌名称给消费者的感觉覆盖面更广或更权威)、寻找空位(开辟新的市场需求)、价格空位(高价空位和低价空位)、其他空位(类似于寻找空白的细分市场)、重新定位竞争对手(用你的定位帮助消费者重新理解竞争对手的定位)、名字的威力(取一个好的品牌名称)。

后军接应:无。

战斗打法:骑兵军团各自冲锋,一个军团冲锋成功就是胜利。

战斗特点:机动灵活速度快,不强求各军团之间的配合。

战斗缺点:所有军团各自为战,若没有一个军团冲锋成功,战斗就会满盘皆输。

总结:“品牌定位军”更适合打阵地战,有较强的持久战斗力,但灵活性不足(攻守兼备)。“定位军”更适合打闪电战,有很强的冲锋能力,容易短时间内取得战斗的胜利(以攻为主),但一旦各骑兵军团的冲锋都陷入敌人的重重围剿(这样强大的敌人也罕见),则战斗必然失败。

两者之间的pk,更有优缺点,胜负未可知,战斗结果取决于地形(地利,也就是市场)、取决于时机(天时),更取决于消费者的心智(人和)。

通俗易懂讲解营销体系——慧商学院》小说在线阅读_第1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秦的疆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通俗易懂讲解营销体系——慧商学院第1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