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04

消费者的介入程度。

科特勒老先生在“购买决策过程:五阶段模型”的内容中,最后加了个小尾巴,名为“对消费者决策制定的调节作用”,其内容主要阐述“介入程度”对消费者的购买过程的影响(至于还提到的“多样化搜寻水平”以及对应的“追求多样化的购买方式”,我认为这可以说是生活常识,无需再费笔墨)。

考虑到介入程度其实不仅影响购买过程,也同样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过程,所以我决定把这个内容单独拿出来介绍。

首先,何为消费者的介入?科特勒老先生偷懒了,并没有在书里给出定义。没关系,我们有百度。“介入,插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所以消费者的介入程度,就是消费者干预自己消费行为的程度?有点绕啊。

我们翻译翻译。干预也好,参与也罢,所谓介入程度其实就是消费者花了多少心思在这次消费行为里。花的心思多,就是高介入的消费决策(如购买一辆汽车);花的心思少,就是低介入的消费决策(如购买一卷卫生纸)。

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对于大多数价格低廉、经常购买的产品,消费者的介入程度都很低”,价格不敏感、消费有惯性(习惯了某品牌),就会是低介入的消费决策。

高介入的条件刚好相反,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不菲、产品购买周期较长,且没有强烈的品牌忠诚度。

问题来了,知道高介入和低介入这个概念,对企业而言有什么意义?

如果你是一个行业里非常牛的品牌(能垄断更好),在某个市场领域里你没有像样的对手,你很寂寞,那么消费者的介入程度是高还是低,对你而言没有意义,因为大多数消费者都是要选择买你品牌的产品。不过随着移动互联时代产品信息大爆炸,市场变化日新月异,这种情况少之又少(互联网服务型的独角兽公司是最有可能的,如滴滴)。

又或者你是一家在行业里有比较高的市场份额,有很好的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的公司,你当然希望消费者是低介入,因为这样你的市场份额很容易就能保住(前提是产品或服务的水准要保持)。

但对于多数希望快速发展的企业而言,他们当然喜欢消费者是高介入。为何?高介入就是消费者把水搅浑!大家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各凭本事俘获消费者的心。你有品牌故事,我有好的卖点,你有品牌情感,我有高性价比。这是市场竞争的哲学,也是营销的魅力。

关于消费者的介入,我们简单总结一下:1、消费者的介入程度会影响企业的营销效果;2、我们希望消费者是高介入参与消费行为;3、我们需要将低介入产品转变为高介入产品;4、对于实在是不能转换为高介入的低介入产品,要提供一个或更多的正面诱因,让消费者确信选择自己的品牌是正确的(如名人宣传、吸引人的包装和有感染力的促销)。

至于如何将低介入产品转变为高介入产品,书中提到了四种方法:1、与某个引人注意的问题联系(如佳洁士将牙膏与预防蛀虫相联系)、与某种个人状况相联系(如果汁中添加钙等维生素来增强产品的营养价值)、激发个人价值观或自我防御的强烈情感(如宣传麦片对于心脏健康的益处以及延年益寿并享受天伦之乐的重要性)、为产品增加某种重要属性(如智能门锁)。

消费者的介入程度就是消费者在购买决策的过程中花了多少心思,高介入会给新品牌新产品更多的机会。

05

行为决策理论与行为经济学。

烈日、丝风、蝉鸣。转眼间,已是夏天。

在春天的春风里,女神接受了你的表白。现在,数月过后,你将迎来在一起后的第一个任务,给她过生日。她的生日就在夏天。

生日,就要有礼物,就要有惊喜,就要有浪漫。送她什么礼物呢?

在她生日前的一个礼拜,你偷偷地开始了准备。这段时间里,你很少给她发微信聊天,也不约她出去逛街或者看电影。从她主动发给你微信的字里行间,你已经感受到了她的不满。心中有点慌乱,但想像生日那天她脸上的感动和幸福,你决定继续“冷酷”。

终于,她生日的那一天到了。

你的礼物陆续发到她的手机里:你在无偿献血车里开心的照片、你以她的名义捐给希望小学书和钱款的截图、你利用每一天的空闲时间给她叠的千纸鹤和红玫瑰,当然还有一个她喜欢的项链。

接下来发生的画面,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雾霾已散,阳光何其灿烂。女神“嘤咛”一声扑在你的怀里,脸上又是心疼又是甜蜜。然后?巫山云雨不见愁也是有可能的(坏笑)。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说送礼物要送的花心思(当然这有必要),而是说先抑之后的扬,比一如既往的扬更有效果(先冷淡,再给惊喜)。而这一点,是由人性决定的。

回到主题,什么是行为决策理论和行为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的行为(如购买决策)背后的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学科。我前面曾经提到过的“女神的小脾气”,就是指这些内容。

《营销管理》中,这一节只有2页半的篇幅,我们当然不会奢望在这点篇幅里能讲清楚其中的内容。幸好还有《影响力》和《怪诞行为学》,我们后面就会讲到。

那科特勒同志都介绍了什么内容的呢?决策经验法则和决策取景,前者是指消费者利用经验帮助决策的情况,后者是指不同的产品展示会给消费者决策带来的影响。这两个内容都在《影响力》和《怪诞行为学》的五指山内,在此不再赘述。

消费者有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心理规律,此可称之为消费者的小脾气(或惯),让我们在后面通过《影响力》和《怪诞行为学》娓娓道来。

第四节九阴真经:《消费者行为学》

01

如果说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是营销江湖里少林寺的《易筋经》,那么“了解消费者市场”当然是其中的一个章节。《消费者行为学》则是将“了解消费者市场”发扬光大,而自成一派的《九阴真经》。

营销的江湖里,消费者的身影无处不在,哪门哪派都是围着消费者打转,所以说《消费者行为学》是营销江湖的《九阴真经》也并不为过。

《九阴真经》和《易筋经》到底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在金庸先生的武侠江湖里,这一点并未说的明白。同样,虽然《营销管理》的第一版是在1967年,而《消费者行为学》第一版是在1980年,但我们仍然无法得出其中的内容谁是珠玉在前,谁又是珍宝在后。

为何有此一说?因为两者的内容实在是太相似了。

一个是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分为文化、社会、个人,接着是主要心理过程(动机、感知、学习、情感和记忆)和购买决策过程(问题辨识、信息搜寻、方案评估、购买决策和购后行为)。另一个是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为外部影响(文化、价值观、社会、家庭、群体)和内部影响(知觉、学习记忆与产品定位、动机个性和情绪、态度和影响态度、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接着也有消费者决策过程(情境的影响、问题认知、信息搜集、购买评价与选择、购后过程、客户满意和客户忠诚)。虽然结构上不同,内容的轻重之分也有所区别,但对消费者分析的范围和逻辑几乎就跟孪生兄弟是的。

《九阴真经》既然可以自成一本书,是其中不仅有武功心法,还有修内功练外招的章法;《消费者行为学》既然能自成一派,其中自然也增加了有关其理论的营销策略的介绍以及一些案例的分析。

为了能让大家真正领略到《九阴真经》的风采,接下来我介绍下其中所提的营销策略,这样大家也就能直观了解消费者的价值了。

通俗易懂讲解营销体系——慧商学院》小说在线阅读_第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秦的疆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通俗易懂讲解营销体系——慧商学院第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