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这许总好像和曹志刚有过节的消息,自打那次酒桌过后,在桂仁大地散播开来。好在桂仁属于偏远乡镇,并没有给曹志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真正地影响是其心理层面的。曹志刚投入全身精力和费乡长一起,筹备招商引资发布会大事。相关计划筹集到位,曹志刚和费乡长为此专门向焦书记做了工作汇报。计划下月安排在省城天元大酒店召开桂仁招商项目发布会,邀请有关部门、客商和招商项目目录都已经筹划到位。焦书记显得心不在焉,随手翻阅着工作方案:“志刚、祥龙,你们这方案做的不错,我完全同意,你们抓紧时间按计划往前推进。”然后把工作方案放在办公桌上,呵呵一笑:“志刚,我正好有件事情找你谈”。听焦书记这么一说,费乡长知趣的离开了办公室。
“焦书记,什么事情?”曹志刚疑惑的看着焦书记。
“志刚,你来桂仁也大半年了吧,确实为桂仁做了很多工作,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也看在眼里”,焦书记边说边看着曹志刚:“县委已经找我谈过话了,我将上调回县财政局任局长。我向县委推荐你接任我的书记位置,县委常委会已经通过了,下周组织部将来桂仁宣布干部调整方案”。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曹志刚大吃一惊,这焦书记本来忙了这么长时间的调动工作,一直“无动于衷”,却怎么突然性的柳暗花明了,自己是挂职干部,怎么能出任一把手书记一职呢?这是宣判自己要留在桂仁了啊?这非同小可!曹志刚心里一片悲恋,却不敢表现出来,嘴上还恭维道:“焦书记,恭喜你啊!感谢对志刚的提携,不过我这一挂职干部,任职一把手也确实不合适啊,组织上要慎重考虑啊”。
“志刚,这和挂职不冲突,这是对你工作的肯定!”焦书记不以为然:“机会要抓住啊!你和省交通建设集团的许总过去有矛盾?许总是有来头的人,还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好”,焦书记意味深长地说。
“焦书记,那是误会!我和许总其实并不熟悉”,曹志刚解释道。
“那就好。志刚,我也快离开桂仁了,听我一句忠告,这机关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升迁机会的。这机会一定要把握好,过了这村就没有那店了,错失一次机会,一晃就是几年,这干部能被这样晃个几次?这工作既要做,更要向上面说。有的人做了,却不会说;有的人没做,却会在领导面前说。你说领导会把机会给谁?这干部升迁,门道多啊。最怕象寡妇睡觉——上面没人。上面有人照着你,那发展就顺利多了。也怕象**睡觉——上面老换人。树倒猢狲散,这你以前和领导的感情投资就白费了。更怕象和老婆睡觉——自己人搞自己人。最后是力气白费,吃力不讨好,两败俱伤!”
曹志刚看出焦书记发出了从政的肺腑之言,和自己推心置腹起来,心里暖洋洋的。以前老觉得这个焦书记有点“不务正业”,遇到困难就躲,是自己错怪他了。能在关键问题上向上级部门推荐自己,这就很能说明问题,这就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是对自己的器重,再苦再累又算什么。焦书记说的太有道理了,官场上的人其实活的很累,为了迎合领导和自己的仕途升迁,活脱脱的自我早就没影了,人们都是一副伪装的嘴脸。
曹志刚热烈的和焦书记大力握手:“焦书记,感谢您啊”。曹志刚心情半喜半忧之间。
一周后乡政府大会议室。桂仁乡主要领导干部调整大会召开,乡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都到会。这大会周县长亲自来参加,有些意味深长,一般也就组织部长到场宣布下可以了。在之前,周县长已经代表县委已经找了曹志刚单独谈了话,对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能力比较全面,作风扎实,工作业绩突出,是桂仁书记的合适人选。希望你担任书记后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与人为善。”曹志刚知道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来个顺水推舟,向周县长承诺:“一定踏实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栽培和厚望,一定带领桂仁人民真抓实干,早日全面实现小康。”
86
大会由焦书记主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宣读了干部调整决定。部长对焦书记在主持桂仁全面工作期间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然后宣布焦书记另有任用,曹志刚出任桂仁乡丨党丨委书记,费祥龙任副书记,居主任任丨党丨委委员、副乡长。果然焦书记在最后离职前给自己身边鞍前马后的居主任作了安排,也是想在桂仁安插自己的人。最后周县长做了重要讲话,希望新的桂仁乡丨党丨委要团结一致,为加快桂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焦书记离开桂仁之时,曹志刚郑重提出开个欢送会,以表对焦书记的敬重。焦书记推脱说:“这次财政局干部是大调整,都是空降兵,时间紧,就免了。”曹志刚明白焦书记意思,好不容易回城了,又是重要部门,这上任之初,还是低调些,免得别人说闲话,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只好说:“那再约时间。”
接下来,曹志刚快速召开了乡丨党丨委会,事先已和有关人员作了沟通,对丨党丨委分工作了安排。曹志刚负责全面工作,费书记暂主持乡政府工作,继续主抓招商引资工作,居乡长继续协助书记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其他人员维持原有分工。同时曹志刚在会上提出建设服务型乡机关目标,改进机关作风,并作出了两项决定:
一、取消乡级领导就餐小包间,除了工作接待外,乡机关干部均在食堂就餐;
二、取消乡领导专车,根据工作需要,保证乡领导的工作用车,由办公室统一调度;
曹志本想把那个讨厌的乡财政所纪所长安排个非领导职务,闲置起来,考虑到自己刚任书记,不便于动干部,还是观察一段时间为好。
一石激起千层浪,曹志刚的举措在桂仁产生了很大反响,群众拍手称快,乡干部议论纷纷。曹志刚心里也明白大家的想法,这能长久吗?但是既然干事,需要魄力稳定大局。
稳住了桂仁一头的同时,曹志刚心情一直忐忑不安,自己突然没有任何征兆地被任命为书记,及其当心自己挂职时间结束回不到经发局,曹志刚寝食难安,这种不祥的预感在不断强化着。
当他把自己升职的消息告诉了沈黎,沈黎电话里沉默了会:“志刚,这好事是好事,不过我就当心你可能回不来省城了,鲜有挂职干部下去任一把手的。”沈黎的担心正是曹志刚所紧张的,但是他仍然安慰着沈黎:“你不要多虑,正常我是能回去的,我的人事关系还在经发局呢”。
正当曹志刚担心的过程中,某天,夏处长来了电话,让曹志刚有空回趟局里,有事找他。曹志刚不敢怠慢,忧心忡忡,带上招商发布会的邀请函,计划回经发局同时,专门向赵局长做个全面工作汇报,并邀请领导参加招商发布会。
“志刚,坐坐,挂职大半年了,工作怎么样?”一脸严肃的夏处长在自己办公室里接待着曹志刚。
“夏处长,我正好向您汇报下工作”,曹志刚简要地把在桂仁挂职工作做了全面的汇报。听完曹志刚的汇报后,夏书记面露笑容,说:“志刚,你在桂仁干得不错,成绩值得肯定。今天找你来,是向你宣布一个组织决定”。夏书记喝了口茶:“最近金硕县委向市委组织部要你继续留在桂仁工作,并已任命你为书记。市委组织部经综合考虑,根据工作需要,同意了金硕县委的要求。我们也认为这对于你个人发展、对于桂仁扶贫工作,都是好事情。你个人有什么意见?”
听夏处长这么一说,曹志刚顿时打了个寒碜,这不是挖好了坑,让自己往里跳吗?曹志刚据理力争道:“夏书记,桂仁工作很快就会走上正轨了,我个人希望能回到经发局工作”。
“组织已经决定了,你个人意见可以保留”,夏书记收起了笑容,冷冷地说道。
“我服从组织安排”。
曹志刚心情沮丧地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夏处长办公室。他不甘心自己就这样被踢出了经发局,离开了省城,这对自己意味什么!曹志刚心里很清楚,自己很可能一辈子会留在了金硕县。他不是一个怕吃苦的人,更不是一个不愿意扎根基层工作的人,他觉得这事来的蹊跷,有种让他看不见的手在左右着他的人生,这太可怕了,曹志刚直觉在告诉自己,这里面可能是一个阴谋!可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手在支配着自己,谁在有意给自己设套,曹志刚理不出头绪,一片茫然。
曹志刚不死心,想去找刘局长评理,但是他也当心,夏处长本就是刘局长的人,既然夏处长向自己宣布的组织决定,刘局长不可能不知道,而且这还是市委组织部直接找的经发局,刘局长看来是同意的,直接和一把手叫板,这不是好的方法。那找张局长?赵局长?曹志刚思索着,但是正职同意的事情,副职还有什么发言权?那不违反了组织原则?
此时的曹志刚已经不是三年前的初入机关的那个年轻人了,他成熟了,他懂得了机关的游戏规则,他明白了机关里的“机关”。自己在桂仁继续做着书记干下去,已经木已成舟了,无法挽回!自己到了这一步,不是自己工作不出色,不卖力,不懂得策略。恰恰相反,自己再如何努力,抵不上关键时刻领导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是自己在机关里没有强硬的后台,更没有去注意编织一个官场生态链,让自己在这个链条中去站稳脚跟,实现互惠互利、荣辱与共的形态。一双筷子是容易折断的,一把筷子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也同样适用于官场。其实自己认为没有得罪过刘局长,也很尊重他。但这是不够的,与领导保持一定距离,不把工作做到领导心坎上,这就是一个错误,自己挂职大半年,和领导接触的少了,关系是需要维护的,尤其和领导,表面上看无关紧要,相安无事,到关键问题出现才知道自己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