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有时候想一想,古玩行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场所,如果有一个地方可以光明正大的卖假货,也就非古玩行莫属了。

今天我就来谈一谈古玩行的那些事。

古玩,顾名思义,有古,有玩。上年份的东西,可以称之为古,而有一定把玩价值的工艺品,则称之为玩,当然,这是现在的定义,在从前,恐怕这一玩要划拉下去一大部分。

在这个古上,我可以负责的说,现在的古玩市场,基本上没有真货,或者说,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货。这是由这个行业的行业性质决定的。

古玩有个术语叫捡漏,现在可以说,你基本上是捡不到的。做生意有句话,叫巧卖哄不了拙买,我这东西怎么来的,多少钱来的,基本上只有我知道,你以为你捡到了便宜,便宜那是那么好捡的。

早些年的时候是有漏的,那个时候,会有一些收古的商人走街串巷去收东西。但是现在这个行当基本是绝迹了。一方面是各种理财节目,各种节目大肆宣传,那些农民手里有东西,上点年份,就觉得还不得卖个百八十万的,往往比市场价都要高,很难从他们手里收到东西。另一方面,造假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更小的代价我就能拿到一个高仿品,我为什么非要拿真货呢,何况真货也不好卖。古玩行基本上是半吊子多,我也不指望能见到行家。

我们这里不谈古,主要是有玩儿为主,当然,也有可能涉及到古,到时候,我们顺便一谈,亦无不可。

近两年,玩文玩的人确实多起来了,在北京尤其多。当然全国也基本都是这个情况。这可能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完成了资本积累,人们开始关注更高的精神追求。

早些年,说人有钱,脖子上戴一大拇指粗的金链子,现在人不一样了,手里拎一串佛珠也可能值个十几万,但是相对比起来,后一位显然不如前一位张扬,表现的更有内涵。

据说头些年古玩行好做的时候,路上捡个石头都能卖钱。

报国寺流传着两个故事,很有意思,说是报国寺刚开市不久的时候,有一个摊主支摊位,从路边搬了一块石头,一老头转悠半天,什么也没看上,最后一指这个石头,问,老板,这个怎么卖?

还有一个故事,报国寺门外有几家饭馆,中年吃饭的时候,老板给摊主往里送饭,吃过饭,摊主随手把碗一搁,这时候就走过一个客人说,老板,那这个碗怎么卖?据说,一直到现在,报国寺门外的饭馆都不用青花碗,怕那个摊主一起兴就给卖了。

如果这两个故事是真的,那么现在的古玩市场其实还是比较理性的。

不过事事无绝对,古玩行是一个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地儿。就是头两天,一个出摊的大哥,一不小心打碎了邻摊一个“古”花瓶,都是摆摊的,说不上谁为难谁,赔了人一百块钱。这里顺带提醒一个各位,现在的人很不讲规矩。大大咧咧的,东西看完,随手一抛就扔摊位上了,拿两翡翠的镯子,相互磕着听响儿。古玩这个东西,咱不说真假,都是很娇气的东西,你要是弄坏了,说不好听的,十万八万都是它,到哪你都不占理。好,接着说这个花瓶,说这大哥赔完钱,把瓷片收拾收拾摆自己摊位上,没过十分钟,就有一大爷过来,问这花瓶怎么卖?大哥说,没打的时候我卖八百,现在您喜欢给个价,合适就卖。大爷说,这瓷片不少吧?大哥说,不少。(刚打不到十分钟能少吗?)大爷不放心,又拼了半天,确实不少,两人一报价一扯皮,最后四十成交。虽然最后还是赔了,但这个梗还是让我们乐了半天。

这样的故事有机会再给大家讲,我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文玩的心得,当然我入行比较浅,如果讲的不好,你来打我呀。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国人的情结。

中国人特别喜欢,这种情结可以讲是骨子里就有的。这是由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玩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承载体。

我以前讲过一个概念,就是文化没有具象,但有是现象。你说什么是中国文化,什么是传统情怀?我跟一个人待得久了,我可以说这个人文化底蕴比较深,但是你拿出来让我看看。这些东西都是拿不出来的。但是这些东西却可以通过一些现象体现出来,比如建筑,文字,符号,器皿。头几年有一个很成功的电影叫《功夫熊猫》就很巧妙的通过对这些现象的串联,营造出了很有中国风的氛围。而据说这部电影没有一个中国人参与。

另一个方面,不讳言的讲,还是文玩的潜在价值吸引了这么多人参与,不乏有人抱着发财梦参与其中。当然,我不是说这么不好,毕竟是这些人养活了百分之九十的假货小贩。

说到假货,我们再说一下,文玩市场,什么样的人最易上当呢?有人说了,是不懂的人!错,是一知半解的人。

这些人说实话,真的很人意思,他们从书上学一些零七碎八的知识,再到小商小贩这学点呼天侃地的胡话,就到古玩市场到处给人指导,最喜欢听人坚起大拇指,说一句,您老懂行!也喜欢用三五百元卖一件上周的青铜器,以为捡了大漏。

我觉得没事的时候还是应该逛一逛,不管他的东西是真是假,对于提高人的修养是有好处的。说到假货,就得说这个古玩市场的玩家。有玩家就有菜鸟和专家。

要说到专家,其实也得谈到仿品。记得以前见到一位专家说,认识真货就认识假货。我想说的是,这个逼装得有点大。造假其实是分等级的。对于一般的地摊假,过手假,当然可以这么说,但是对于更高级别的假货,只能说你就等着上当吧。

在报国寺有一个卖黄花梨的老太太,玩这个的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卖家会用紫檀柳一冒充黄花梨。不过这回真不是有意冒充,老太太在摊位上摆了一个紫檀柳的样品,本意是让客人对比。结果这天来了一个常在央视某财经做节目的专家,拿起这个紫檀柳手串,就对旁边的一位同行人员介绍黄花梨的特性如何如何,说了一大通,最后问老太太,这手串怎么卖?老太太一听,好嘛,这显然是拿这东西当黄花梨了。于是开口就要了三万。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二万多成交了。这事在报国寺好些人都知道。

一个东西既然能成为仿品,必然是因为它和真品之间有相似之处。而黄花梨不同的树种,乃至于不同的部分,特点都不一样,而且他没沉住气,一心显摆,结果就上了当。

所以在古玩行是谈不上什么专家的,大家都在学,只是有的入行深,有的入行浅。古玩的利润相对较高,而做假利润更高,只有的利润的地方就会有人去做,而制作的精度,往往就是相对利润的大小。

看一些利财节目,常常看到专家这样点评,这个东西器形刻板,线条呆滞,着色太贼等等评语,我只能说这些话肯定不是他们论断真假的主要依据,或者说,这样的话,基本都是费话。

玩艺儿——聊聊古玩行里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山径之蹊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玩艺儿——聊聊古玩行里的那些事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63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