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阿斗傍晚过来看望,一个劲地向母亲陪不是.我装腔作势地批评道:“你们做得太不对,你老婆不清白,你也糊涂?老妈是你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从老家催着过来的,你们还嫌这嫌那的,你作为一家之主,在家就抬不起头来?母亲通情达理,和哪一个都和得来,又不是强势的婆婆,凤莲还这样尖酸苛刻,你要好好说说。”

阿斗毕恭毕敬地点头哈腰:“说得是,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是什么样的。”

“那以后怎么办?让老妈再回去受冤枉气?”我没好脸色地问。

“先在你这住下吧,以后再说吧。”

我对这种窝囊的作风蔑视,小弟当她老婆大人当块宝,一直呵护有佳,放纵其任性,骄奢淫逸。在家中,阿斗是位三好男人,太太打骂不还手的好脾气,对老婆一心一意的好老公,随时随地接受女领导查岗的好下属,如此雄风不振,阴风盛行,很多次我实在看不去,当着这个男人的面指指点点,他却好性格,一笑了之,置若罔闻。这位极品女人,特立独行的劣迹,说出来真让人啼笑皆非,不可思议。

嫡亲堂哥的女儿小惠大学毕业了,来到南方找工作,曾寄居在阿斗家个把月。

某一天,我回到故乡游玩,和堂哥围坐着一起把酒叙亲情。

“阿斗在外面混得好,他从二十几岁离家出去闯荡,一直都没回老家了,结婚这么大的事儿,为何都不带新娘子回家来?摆上几桌酒,让家族里热闹热闹.”长相英武,浓眉大眼的堂哥呡着一口峰口烧酒说,他在本地开一间豆腐铺,老字号,人缘广,生意做得风声水响,经济殷实,两家时常走动,对长幼颇多照拂。

“唉,别提了!”满头银发的父亲一提起这事就伤感郁闷:

“又没人得罪他,不知他如何想的,真是不懂事,这么大件事儿,不回老家操办一下。”

“幺爹,现在的年青人都这样的,不必太计较了,天涯海角地远着呢,能糊住一张嘴就不容易,可能忙事业,没有空闲。”堂哥宽容地说。

“说起来让人生气,你说没时间,那也罢了,但他俩特意回了一趟女方家,大宴宾客,为什么就顺路折到婆家来,见见我们呢?儿子养大了,结婚生子,这是人生大事,不说孝敬公婆,婚都结这么久,老家的亲戚们连面都没见到过,你说这是么回事,唉!”父亲唉声叹息,声音嘶哑。

“太过分了!就是个混球,苕货。”我在一边忍不住地评价,夹起老妈做的粉蒸肉放入嘴中,津津有味地嚼着。

“如果他们嫌幺爹这儿简陋,不方便,可上我家中住,宽敞舒适,比酒店还卫生。上次我的姑娘打忧了他们,正好让我还这个人情。”

直爽的堂嫂笑着说。

老屋一直没维修,70年代建的平房,和人一样,步入衰老。墙壁上裂痕累累,泥灰簌簌而下,污渍斑斓,父亲在上面用粉笔公整地写着几首唐诗,小孩胡乱的涂鸦.地上用红砖铺成的地板,高低不平磕脚.实木方桌条椅, 笨拙古朴.油漆剥落.到处杂乱无章地扔着小孩的玩具,因为没有收捡,显得一片狼籍.堂屋正中央挂着意寓着花开富贵的年画,长长的案几上,正中供着一座白瓷观音菩萨,香炉中插着几根燃烬了的竹纤,两边一对黄色做工精细的陶瓷狮子,姿势威严,栩栩如生.

后面毗邻着鱼塘,室内有点潮湿晦暗,到处拉扯着电线,蜘蛛丝在墙角安营扎寨,开心地织着网。后院中种植着时令的菜蔬,一队黑色的蚂蚁在勤快地搬运,空气中散发泥土清新的气息,幽幽绵长的花香.隐隐约约间,虫鸣的浅唱低吟,小心翼翼地飘来.

屋檐下堆放着半干半湿的劈材,月季,菊花,玫瑰,木槿围成了篱笆。杨柳依依,细细的枝条轻拂着水湖,荡起涟漪。高大的白杨树上,攀绕着葡萄和丝瓜的藤蔓,红色的蜻蜓,轻轻地振动着翅膀,歇在一株翠绿的野草茎上.白色的,黄色的蝴蝶,成双成对,翩翩飞舞在花丛中.邻居家放养的鸡子,肥墩墩在草丛中啄食,一条黑色的狗悠然自得东嗅嗅,西瞅瞅,行人零乱的脚步声经过,惊得鸡飞狗跳.远方,葱郁迷朦间,几只洁白的水鸟从苍翠里扑腾而起,展翅翱翔.

堂嫂突然冒出一句话,让我惊惶失措。

“有句话不知该讲不该讲,我听姑娘说,在阿斗家借住时,作为叔叔的阿斗对小惠关心,送给她几间时尚的衣服,平时她也不讲究,没心眼,大大列列,男孩子性格,弟媳有意见了,说小惠勾引阿斗,两人有意思了,你说弟媳是不是多心,愚腐,亲叔叔对侄女好,有何不妥呢?还吃醋,这是姑娘回来亲口对我说的.”

“心眼这么小,不会做人,怪里怪气!他怎么会看上这么个家伙?”父亲鼻子嗡嗡地嘲讽.

妒妇,怨妇,不通人情世故,给亲戚留下如此不良的印象,真让人叹为观止.叔侄之间,人伦之礼义廉耻,别说这种爱情不可能发生,两人也不可能擦出火花.

我暗自好笑,对阿斗两口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家乡的菜好吃,谗了好久,我专心致志地对湖鲜野菜发起进攻,什么霉豆渣耙烧黄牯鱼,油炸夹心莲藕片,清蒸豆腐肉丸子,红辣椒水煮财鱼……

母亲做了12海碗的洪湖特色美味,我贪婪得喝香的喝辣的,肚胀圆滚,打着饱嗝.

“别提了,都不是外人,你们不回来探望,我可过去嘛,有回我在珠海,带着大孙子专程到他家去玩,和这个媳妇第一次见面,她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好象债主上门讨债,在她家坐了老半天,到了吃饭的时间,也不说买点菜,请公公在家吃个便饭,阿斗带上媳妇,和我们到外面一起吃肯什么鸡,我千里迢迢过来,到你家,连碗热饭都吃不上一餐,你说说,我气不气?不就图个亲人团聚嘛,我吃得了多少?”父亲喝上两小盅,说着嗓门高扬,脾气上来了.

堂嫂一个劲地窃笑.堂哥面色红润,和我相互敬烟.我们都不敢插嘴,这是当今教育的失败,孝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父母亲将子女含辛茹苦地养大,图什么?孩子们长大了,天南地北地讨生活,很忙,很累,也很无奈.老人家不就眼巴巴地守着电话机,等孩儿的一声问候!有空了,回家一趟,在眼前晃一晃,陪着说会话.

“少说两句,多吃菜,再不好,还是你生的?”母亲从厨房端来热气腾腾的田鸡汤,埋怨道.

老两口话锋接上头,你一句,我一句就吵起来.相互反唇相讥,一个说,是你生的好,一个说是你教的好.堂屋的气氛瞬间就活跃开来.

其它的人都不吱声,各忙各嘴里的运动.我们都清楚,老爸老妈脸红脖子粗,争争吵吵几十年,气也呕了,碗柜子也砸过,负气地跑到外面投诉过,不吭不嚇地冷战过.但是,从没动过手打过架,没几天双方又会和好如初.然后,过一阵子,硝烟再起,反复演练,我们都习以为常.当他们的伴嘴是家常便饭,如同生活的麻辣佐料.

我将往事向母亲提起,她不在内疚,心情稍微平复地说:

“我从老家高兴地出来,对亲戚朋友说,过来给小媳妇帮忙,如今一个星期都没呆,回去那有面子呢?”

“不用着急回去,您就在珠海住一个月,散散心,反正我也没啥事,有空到我们开的工厂逛逛!”

我在广东创业的真实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uckyli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在广东创业的真实故事第1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